初中浙教版第2节 氧化和燃烧习题课件ppt
展开物质跟____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塑料制品的老化和金属表面的锈蚀,这些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称为____________,有些氧化反应非常剧烈,如物质的燃烧等,称为____________。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________性。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____________;二是要有__________;三是温度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金属的锈蚀 B. 酒精的燃烧C. 木炭燃烧 D.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反应的是( )A. 动物呼吸 B. 钢铁生锈C. 蜡烛燃烧 D. 食物腐烂
【点拨】蜡烛燃烧属于剧烈氧化。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 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C. 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D. 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点拨】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发光,故A项错误;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但不一定有火焰产生,故B项错误,D项正确;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如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而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C项错误。
【杭州期末】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A. 水能灭火 B. 没有与氧气接触C. 纸不是可燃物 D. 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点拨】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是因为水汽化时吸热,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 有可燃物B. 有助燃剂C.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 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
【点拨】A项,烧杯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燃烧消耗掉烧杯内氧气,而烧杯外蜡烛燃烧是因为接触氧气,符合题意;B项,铜片上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C项,小木块和小石块放酒精灯上加热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不符合题意;D项,铜片上白磷燃烧,铜片上红磷和水中白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和与氧气接触,不符合题意。
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你觉得煮面时纸锅不会被烧掉的原因是( )A. 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B. 面汤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C. 纸锅的着火点很高D. 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使纸锅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
【点拨】煮面时纸锅不会被烧掉是因为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使纸锅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要尽量架空些,这样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A. 散热的速度加快B.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点拨】架空木柴,可以使更多的空气进入,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正确。
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 )A. 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旺B. 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D. 增大物质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火折子”被称为古代的打火机。火折子的主要材料为白薯蔓汁浸泡过的土纸加以棉花、苇絮等,晒干卷成长杆状,点燃后吹灭成暗火,装入竹筒内,需要时取出一吹就能复燃。下列关于火折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土纸、棉花等都是可燃物B. 装入竹筒后火折子没有完全熄灭C. 竹筒不是完全密闭的D. 取出一吹即可复燃是因为降低了着火点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①硫+氧气――→二氧化硫;②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③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④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图a中火柴头竖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 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B. 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C. 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D. 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点拨】火柴头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A错误。
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使温度高于240℃;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过程①中,a、b均无明显实验现象B. 实验过程②中,a中无现象,b中红磷燃烧C. 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D. 对比①实验中a和②实验中b的实验现象, 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点拨】实验过程①中,通入N2,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使温度高于240℃,a、b均无明显实验现象,故选项A说法正确。实验过程②中,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现象,b中红磷燃烧,故选项B说法正确。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通氧气前,红磷不能燃烧,通氧气后红磷燃烧,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C说法正确。①实验中a,通入N2,红磷不燃烧;②实验中b,温度高于240℃,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b中红磷燃烧,由于接触的气体不同,不能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故选项D说法错误。
设计如图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将三支试管(①中充满N2;②、③中充满空气)同时放入50℃的水中,观察到只有②中有白烟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比①和②可说明N2不支持白磷燃烧B. 对比②和③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 低于红磷C. 对比①和③可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D. 气球的作用是缓冲气压和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
【点拨】对比①和②,①中白磷不能燃烧,②中白磷燃烧,可说明N2不支持白磷燃烧,故选项A说法正确。对比②和③,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故选项B说法正确。对比①和③,白磷、红磷均不能燃烧,不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故选项C说法错误。气球能缓冲气压,能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环境,故选项D说法正确。
关于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之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图是( )
【点拨】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故A选项错误;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之间的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B、C选项错误;D中图示符合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故D正确。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 氢气+氧气――→水B. 氧化汞――→加热汞+氧气C.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D.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图中该物质不能燃烧的点是( )A. N、P点 B. P点C. M、P点 D. Q点
【点拨】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由此可知,N、Q点能燃烧,M、P点不能燃烧。
【中考·嘉兴】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__________,因而容易点燃。
(2)1830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使燃烧更剧烈。
为了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A与红磷C尽量拉开距离),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
(1)写出锥形瓶中产生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本实验目的,写出烧杯中70 ℃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磷A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温度计示数上升,红磷C不燃烧
提供热量和使白磷B与空气隔绝
【点拨】(1)锥形瓶中白磷A温度能达到着火点且能与氧气接触,所以能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温度计示数上升,红磷C不燃烧。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25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节 氧化和燃烧优质课件ppt</a>,文件包含32氧化和燃烧1pptx、32氧化和燃烧1教学设计表格式doc、32氧化和燃烧1学案含答案doc、燃烧的条件mp4、白磷的自燃现象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2节 氧化和燃烧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2节 氧化和燃烧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燃烧的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氧气空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常见的灭火器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2节 氧化和燃烧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2节 氧化和燃烧图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氧化反应,氧气或化合物中的氧,氧气具有氧化性,反应剧烈,反应缓慢,剧烈氧化,缓慢氧化,要有可燃物,要有助燃剂,如何熄灭酒精灯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