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四年级上册18 青铜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浙美版四年级上册18 青铜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导阶段;,欣赏青铜器,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习从青铜艺术的造型、纹饰以及铭文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器艺术的特点。
2.在欣赏青铜器艺术的过程中,感受中国青铜器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从青铜艺术的造型、纹样以及文字的等方面来欣赏了解青铜器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认识中国青铜器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所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教师:
搜集古代青铜艺术的照片、上网搜集青铜艺术的发展历史。
学生:
超轻粘土,丙烯颜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通过猜物件、听音乐识铜编钟,直入主题青铜器(展示后母戊鼎)。
1.介绍青铜器的历史发展,感受青铜器的美感。
2.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带着思考想一想他们都是做什么用的?让学生自由讨论,谈谈自己的见解。
3.教师讲一讲“青铜器的由来”“什么是青铜”、“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来欣赏古代的青铜艺术?”
(1)青铜器的由来?
青铜器在世界有很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它代表中国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青铜在商、周最为精美。由于它是手工制造,没有两件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2)什么是青铜?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红铜加锡后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其实青铜器做出来时时很漂亮的,时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有点绿)
(3)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我国古代青铜工艺品?
我们主要从用途、器形、纹饰、铭文等方面来欣赏古代青铜工艺。
二、欣赏青铜器
1.教师示范欣赏
(1)课件展示青铜器《乳钉纹爵》,师作介绍:这是夏代中期青铜器,是我国所见最早的青铜器,距今已有3600年的历史。铜爵高22.5厘米。它的流、尾和足虽然都很细长,但整体上却显得匀称平衡,给人一种轻盈舒展迎风而立的美感。这个时期青铜上的纹饰十分简单,这件器物腹部有两道弦纹,其间饰有5枚乳钉。
(2)课件展示青铜器《四羊方尊》,师介绍:这是件商代青铜器。它是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尊的四肩、腹部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
(3)课件展示青铜器《后母戊鼎》,师介绍:这是一件商后期青铜器,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后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面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外,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形态。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耳侧以鱼纹为饰。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鼎腹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据考证,司母戊鼎应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2.学生总结发现
用途: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纹饰:饕餮纹、凤鸟纹、龙纹等
三.新青铜时代(创作展评)
(1)每组同学选一到两种模型,制作青铜器。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创作记录单,解说,纹样,制作,上色)。
(3)贴于展示板上。
(4)通过拍卖形式鉴赏全班同学的新青铜时代。
师作课堂总结,介绍我国青铜艺术的悠久历史与先进工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对我国传统工艺热爱之情。
四、课后拓展:
1.课后搜集青铜器的图片欣赏。
2.上网查阅有关青铜方面的知识。
3.向家人介绍自己的青铜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四年级上册18 青铜器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授,创作,点评,拓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上册17 生肖贺卡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美术四年级上册15 正负图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入,分析讨论,探究方法,欣赏大师作品,感受正负形魅力,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