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161)
展开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题 号 | 书写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
(一) | (二) | (三) | |||||
得分 |
|
|
|
|
|
|
|
书写(3 分)
一(2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蓬蒿. ( gāo) 谮.害 (zèn) 呕. 气 (òu ) 勒.进肩膀 (lē)
B、干瘪.( biě ) 迷惘. (wǎng) 狡黠.(xiá ) 味同嚼.蜡 (jiáo)
C、慰藉. ( jí ) 腻. 繁 (nì ) 诘.难(jié) 吹毛求疵. (cī)
D、要决. ( jué) 锦.嶂(jǐn) 聒.噪(guō) 恃财放旷. ( kuàng ) 2、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①帘卷西风, (李清照 《醉花阴》)
② , ,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号《山坡羊》)
③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
④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关雎》)
⑤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⑥ 后值倾覆, ,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⑦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鱼我所欲也》
⑧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有时真的很累,有时真的想放弃,但是,每当想起孟 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中的“ 10 个字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 个字 , 6 个字 ” 又会重新鼓起我们前行的动力。
学校开展了“关注我们的成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小丁、小红和你等组成合作小组,选 择了以下几个专题。(9 分)
【青少年与营养】
4、每年 5 月 20 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小红搜集到一份国家有关部门根据调查数据而制成的
图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 分)
【青少年与网络】
5、活动过程中,大家搜集到下面一则材料。
我国拥有全世界人数最多的青少年网络群体,到 2009 年 6 月,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人数达到了 1.75 亿,占到全国网民总数的 51.8%。A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能否健康
成长,事关国家的兴衰。青少年的学习、模仿能力比较强,可塑性强,网上内容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B 能否创建文明、健康、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C 为此,我们组织制定了《文明上网公约》,向广大网民要求“提倡社会关爱,摒弃低俗沉迷,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倡议,并且推出了绿色网络文化产品征集和推介方案,组织开展了优秀网络内容和业务的征集、推广和宣传活动,评选出一批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向全社会, 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推荐。
⑴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上述材料的观点: (2 分)
⑵上文画线句有两处有语病,请修改。(2 分)
( )句,修改:
( )句,修改:
⑶根据材料内容,联系实际,为青少年网络安全拟一条宣传口号。(2 分)
二(4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7—13 题。(17 分)
【古诗阅读】(4 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6、下面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伊人”,就在水的另一边,触 手可及。表现了诗人思念心切.
-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到处寻 找,道路艰险且又漫长,表现追求之苦但执著追求不放弃。
- 本诗在结构上重复叠句,一唱三叹,使诗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又使诗作行文富有 变化而无重复呆滞之感。
7、本诗对“蒹葭”就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分析其作用?(2 分)
【古文阅读】(13 分)
燕饥①,赵将伐之。楚使将军之燕,过魏,见赵恢。赵恢曰:“使除患无至,易于救患。伍子胥、宫之奇不用,烛之武、张孟谈受大赏。是故谋者皆从事于除患之道,而先使除患无至者,今予以百金送公也,不如以言。公听吾言而说赵王曰:‘昔者吴伐齐,为其饥也,伐齐未必胜也,而弱越乘其弊以霸。今王之伐燕也,亦为其饥也,伐之未必胜,而强秦将以兵承王之西,是使弱赵居强吴之处,而使强秦处弱越之所以霸也。愿王之熟计之也。’”
使者乃以说赵王,赵王大悦,乃止。燕昭王闻之,乃封之以地。
(选自《战国策·燕策》)
注:①燕国遇到灾荒;②文中划线的均为人名。
8、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是.使弱赵居强吴之处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楚使将军之.燕,过魏 辍耕之.陇上
- 公听吾言而说.赵王曰 请说.之
- 是使弱赵居.强吴之处 面山而居.
9、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和例句“使者乃以说赵王”中的“以”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
(2 分)
A.而弱越乘其弊以.霸 B.今予以.百金送公也C.而强秦将以.兵承王之西 D.乃封之以.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 分)
(1) 使除患无至,易于救患
(2) 愿王之熟计之也。
11、赵恢教楚将军用什么方法说服赵王不出兵燕国。(3 分)
12、下列各项与文中赵恢观点相符合的一项是( )(2 分)
A.伍子胥、宫之奇是“救患”之人,而烛之武、张孟谈是“除患”之人。 B.出谋划策的人应该在灾祸到来之后想尽办法去补救。
- 赵王伐燕国会使秦国坐收渔翁之利。
- 吴国当年曾因齐国饥荒讨伐他,却未取得胜利。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 一 17 题。(13 分)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广阔也 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 那些失去或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是多么的不幸,那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 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拥有或丧失阅读能力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喜悦,那一份痛苦,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 一些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人的世界。这 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 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推未来,体验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这就是读书可 以增长见闻和增加知识。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增长见闻和增加知识,而且还在于感化精神与陶冶情操。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 ; 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 。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超越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他极大的可能是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 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 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作用的。但我们所说读书,总是指以美好 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 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人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 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超脱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 抗争,引导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 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 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这就是读书可以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证明“读书人是幸福人”的?(3 分)
15、请在第③段横线上,从本学期教材推荐名著中任选一部,以之为例补充证明作者的观点。
(4 分)
16、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谈谈文章第④段是如何来论证观点的?(3 分)
17、文章作者认为“那些失去或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是多么的不幸,那是不可补偿的”,下列出自课文的事例不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
- 小弗郎士在抽背书时想,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我愿意任何代价来交换。 (《最后一课》)
- 方仲永五岁时就能指物作诗立就,但最后因为父亲不让他读书,最后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
(《伤仲永》)
- 乔元贞家境贫寒买不起课本,后来只能辍学,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村里叫卖纸烟、花生、 火柴等小东西。(《我的第一本书》)
- 海伦·凯勒在学习“杯”和“水”时将二者混为一谈,感到非常痛苦,实在感到不耐烦时, 她把洋娃娃狠狠地摔在地上。(《再塑生命》)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2 题。(15 分)
回 家
皮特·哈米尔
几年前,我在纽约格林威治村遇到一个姑娘,就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也许是一个神秘的民间传说,每隔几年重复出现,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重新流传。然而我仍然愿意相信它确实在某时某地发生过。
他们要到劳德戴尔要塞去——共三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上公共汽车时,他们拎着纸袋,里面装有三明治和葡萄酒,梦想见到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这时,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
公共汽车驶过新泽西州时,他们开始注意到文戈。文戈坐在他们前面,衣着简朴, 但不很合身。他坐在那里,从来没有动一下,满是灰尘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他一直咬着嘴唇,表情冷漠,一语不发。
深夜,汽车抵达华盛顿郊外,在霍华德·约翰逊饭店停下。大家都下了车,只有文戈坐在座位上像生了根似的一动也不动。几个小伙子感到奇怪,试图猜想他的身世:也许他是一个船长,也许是抛下妻子,离家出走的人,也许是一个回家的老兵,他们回到车上时, 一个姑娘坐在他身边,作了自我介绍。
“我们要到佛罗里达去,”她欣喜地说,“听说那儿真美。” “是的。”他平静地说,仿佛他想起了曾极力忘掉的事情。
“想喝点葡萄酒吗?”她问。他微微一笑,对着酒瓶喝了一大口。他向她道了谢,又 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她回到伙伴中间,文戈则打着盹睡着了。
次日早晨,他们一觉醒来发现汽车已停在另一家霍华德·约翰逊饭店门外。这次文戈进了饭店,那个姑娘坚持要文戈与他们坐在一起。他看来很害羞,要了一杯不加牛奶的清咖啡。他听着年轻人闲聊海滩露宿的情景,紧张不安地抽着烟。回到车上后,那个姑娘又与文戈坐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他讲述了自己辛酸的经历。他在纽约监狱里关了四年,现在回家去。
“你结婚了吗?”
“我不知道。”
“你不知道?”她问。
“是这样,在我坐牢时我曾给妻子写过信,”他说,“我告诉她,我要离开很长时间,如果她受不了,如果孩子们总是问这问那,如果她太伤心,那么她可以把我忘掉。我能理解。再找一个丈夫。我说——她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把我忘掉吧。我告诉她不必给我写信。果真如此,三年半里她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
“你现在回家,对家里的情况什么都不知道?”
“是的,”他羞怯地说,“不过,上一周,当我确信假释就要批准时,我又给她写了信。我们过去住在布伦斯威克镇,就在杰克逊维海港前边。镇口有一棵高大的橡树,你一进镇就能望见。我告诉她,如果她没有改嫁,愿意等我回家,那就在橡树上系一条黄手帕。我看见黄手帕就会下车回家。如果她不想要我,就忘掉这件事——不系手帕,这样我就继续坐在车上走过去。”
“哇,”那个姑娘叫起来,“哇!”
她告诉了其余的人,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他们都关注着布伦斯威克镇的到来,并相互传看着文戈拿出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他妻子和三个孩子——妻子透露出一种纯朴之美, 孩子们尚未发育成熟。可以看得出来,照片不知被文戈抚摩多少次了。
现在他们离布伦斯威克镇还有二十英里,几个年轻人都坐在右边靠窗的座位上,等待着那棵大橡树的出现。文戈停止张望,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好像他在给自己鼓劲,决心战胜另一次失望。
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突然,所有年轻人都从座位上站了起 来,他们叫呀,喊呀,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只有文戈除外。
文戈坐在那儿望着橡树惊呆了。树上挂满了黄手帕——二十条,三十条,也许有几百条;这棵树,真像一面欢迎的旗帜,在迎风招展。正当年轻人高声欢呼的时候,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
18、下列诗句能最贴切地表达文戈回家途中心情的一句是( )(2 分)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9、文戈的妻子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但其形象却在我们心中清晰可见,请结合相关内容、语句分析妻子的性格特点。(3 分)
20、文章的结局牵动着读者的心,然而,在阅读过程中,你是否已经从一些词句中读到了作者对结局的些须暗示,请指出几处加以分析?(4 分)
21、请在下列语句中任选一句,赏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3 分) A.“这时离布伦斯威克镇只有十.英.里.,五.英.里.……”
B.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
选( )
22 、日本导演山田洋次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时取名为《幸福的黄手帕》,根据文章请说说他这样改的理由。(3 分)
三 (50 分)
23、一首奥运主题曲《我和你》感动了全世界,请以“我和你”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1、(3 分)B
2、(10 分)①人比黄花瘦;②骊山四顾,阿房一炬;③生子当如孙仲谋;④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⑤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⑦是亦不可以已乎?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①——⑦每句 1 分,⑧一空 1
分,共 3 分)
3、(3 分)只要抓住要点,语句通顺即可。示例:学龄儿童的营养不良率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学龄儿童的肥胖率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或“不同的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到学龄儿童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4、(2 分)我们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绿色网络环境。
5、(2 分)B 去掉“能否” C “要求”改成“提出”
6、(2 分)例:①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刻不容缓;②关注青少年网络安全,救救孩子!
③拒绝沉溺网络游戏7、(2 分)B
8、(2 分)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用清寥空灵的深秋之景来很好地烘托了怅惘迷茫的怀人之思。(点明渲染了深秋凄凉气氛,衬托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求而不得的怅惘之情即可。答到一点给 1 分。)
9、(2 分)D
10、(2 分)A
11、(4 分)(1)消除灾祸,使它不到来,这比发生了灾祸再来救灾要容易。
(2)希望大王仔细考虑啊。
12、(3 分)两者都是用事实类比说理的办法(1 分)赵恢用历史事实类比,借古讽今,用历史的经验启示今人,使今人牢记前车之鉴;(1 分)邹忌用身边的事,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说服齐王。(1 分)
13、(2 分)B
附译文:
燕国遭到荒年,赵国准备乘机攻打燕国,楚国派一名将军到燕国去,经过魏国,去会见赵恢,赵恢说:“消除灾祸,使它不到来,这比发生了灾祸再来救灾要容易。伍子胥规劝吴王,宫之奇规劝虞君,吴王和虞君都不听,这是“救灾”,而不能“除祸。”烛之武说服秦国不攻打郑国,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国的君王不去攻打赵国,因而受赏。这是做到了“除祸”。 所以,出谋划策的人应该想办法去‘除祸’,先要消除灾祸使它不到来,也就是使攻打人的人不去攻打别人。现在,与其以百金送您,还不如以好言送您。您如果听我的话,就去规劝赵王,说:‘从前吴国进攻齐国,是因为齐国遭饥荒,进攻齐国未必能取胜,可弱越趁吴国疲惫之时,打败了吴国而称霸。现在,大王进攻燕国,也是因为燕国遭饥荒,进攻燕国未必能取胜,而强秦将乘赵国进攻燕国的机会,出兵进攻赵国西部边境,这是让弱赵处在以往强吴的地位,而使强秦处在以往弱越的地位,秦国将象弱越打败了强吴那样灭掉赵国,称霸于诸侯。希望大王深思熟虑啊。’”
楚国使者就用赵恢这一番话去规劝赵王,赵王很高兴,于是停止进攻燕国,燕昭王知道后,就把土封给了这位楚国将军。
14、(3 分)读书可以增长见闻和增加知识;读书可以感化精神与陶冶情操;读书可以使人向善、避恶
15、(4 分)从《水浒传》中学的朋友间的侠肝义胆;从《傅雷家书》中学得做人的道理;从培根那里学得深刻的哲理(能概括名著特点即可)(一条横线 2 分)
16、(3 分)①首先从“极大的可能”一词出发,提出不排除读书人中有卑鄙、奸诈者,也并非凡书皆好,使全文论证更加地严密,更具有说服力;②从自己阅读文学书的切身体会出发, 用事实证明读书使人变得高雅而超凡脱俗。③引用笛卡儿和雨果两人的名言,准确形象地证 明了读书可以使人向善、避恶。(三点答到两点即可给满分)
17、(3 分)D
18、(2分)C
19、(3分)从文戈带的照片上看出她的淳朴;从她坚持等待文戈回来、不嫌弃他看出她的忠 贞、善良;从她系满一树的黄手帕看出她的浪漫、贤惠
20、(4分)①通过环境描写来暗示,“纽约灰暗而寒冷的春天已经在他们身后消失”,他们 的目的地是“金色的沙滩和大海的潮汐”,纽约的天气灰暗寒冷,而佛罗里达的海边则是明 媚的阳光。从纽约开往佛罗里达的汽车,表明主人公即将开始的旅程,将是阳光明媚的。
②文戈说他的妻子是“一个极好的女人,确实了不起”,这就表明妻子不会放弃他。
③他的妻子从照片上看“自有一种朴实的美”,在这里小说又一次的从文戈的妻子的角度暗示了故事的结局。(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到两点即可给满分)
21、(3 分)A 句:反复出现的里程数字,为小说结局的打开渲染紧张气氛,烘托出所有人内
心的期盼。
B 句:这种外表的平静,极大地反.衬.出文戈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22、(3 分)①“黄手帕”是小说情节最重要的标志性物件,所有故事情节都围绕着“等待黄手帕的出现”而展开,依此为题,能揭示小说的主要情节;②文中“黄手帕”成为忠贞的爱情、人世间关爱的象征。用“幸福的黄手帕”为题,可以直接揭示小说的主旨。(意思对即可,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
23、(50 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61):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61),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页二)句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61):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61),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61):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61),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辟”同“避”,躲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