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单元小卷 碳和碳的氧化物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单元小卷       碳和碳的氧化物第1页
    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单元小卷       碳和碳的氧化物第2页
    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单元小卷       碳和碳的氧化物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单元小卷 碳和碳的氧化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单元小卷 碳和碳的氧化物,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 [2021南京]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 金刚石 B. 石墨
    C. 焦炭 D. 活性炭
    2.金刚石和石墨是常见的碳单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
    B. 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 1 g金刚石和1 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
    D. 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
    3. [2021泰安]“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4. [2021辽宁]下列有关含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碳酸氢钠一定属于有机物
    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通入了二氧化碳
    D.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5. [2021永州]木炭或燃气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容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CO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B. 在相对密闭的环境里,CO气体容易使人发生中毒
    C. 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会生成Na2CO3和H2O
    D. 高温下,CO气体可与Fe2O3等含铁氧化物反应生成Fe和CO2
    6. [2021扬州]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空气中排放CO2会形成酸雨
    B. 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可相互转化
    C. 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CO2
    D.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7. [2021苏州]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

    8.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 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 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 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9. [2021岳阳]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
    B. 检验④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熄灭
    C. 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D. 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
    10. 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 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 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11. [2021安徽]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
    B. 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C.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 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2. (8分)[2021怀化]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吸收)CO2,部分流程图如下。
    (1)大量C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 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操作①的名称 ,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3)往纯碱溶液中加入X溶液,得到NaOH溶液和CaCO3,X的化学式是 。
    (4)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5)若要确认“捕捉”后的气体中CO2含量已经降得很低,先分别取一瓶“捕捉”前和一瓶“捕捉”后的气体,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
    13. (13分)碳中和,中国在行动。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和能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循环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碳元素只占地球碳总量的0.0000319%。通常,这部分碳是通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大气、海洋、地表生物、火山爆发等)实现平衡。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正是这部分碳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为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含义不同,因为 。
    (2)有人认为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你认为是否正确? ,你的证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碳循环中的关键物质——二氧化碳
    ①(6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若每个家庭每天平均消耗甲烷0.32 kg,按三亿个家庭计算,每天向大气中排放 kg二氧化碳(假设甲烷完全燃烧,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②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是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为解决能源需求跟气候变暖之间的矛盾,有学者建议:用沼气替代天然气,这样就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
    ③某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这两种转化方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是(填“增加”“减少”“不影响”):方法一 ;方法二 。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
    14. (6分)[2021安徽]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 (填“m”或“n”)端通入。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
    15. (9分)[2021定西一诊]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 。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相对B装置,C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如用E装置收集CO2 ,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若用D装置检验二氧化碳,D装置中装入的试剂是 。
    16. (4分)[2021台州]某同学对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需要正放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有底的空纸筒盖上硬纸板,在电子秤上称得质量为5.39克;
    ②将该纸筒先后两次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上硬纸板,分别正放、倒放在电子秤上,如图甲和图乙,观察并记录读数变化;
    ③将两次的读数变化绘制成图丙,并得出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操作是 。
    (2)纸筒正放时,电子秤读数变小的原因是 。
    (3)结合图丙推测,若纸筒内收集满的是氢气,请在图丁中画出纸筒正放、倒放时电子秤读数随时间的大致变化情况并标注。(纸筒收集满氢气后的质量为5.30克)
    17. (13分)[2021河南]碳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请将如图虚线框内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补画完整 。
    (2)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填字母代号)。
    a.构成它们原子的大小不同
    b.两种物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d.两种物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铁架台等略去)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探究CO2的性质。
    ①A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反应停止的原理 。
    ②B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4)制取CO2后的酸性废液需处理后再排放;除去CO2常用碱液吸收法。
    ①检验某废液是否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或用品)是 。
    ②为探究足量NaOH溶液吸收CO2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溶液, 。
    (5)(5分)某温室大棚需用到440 L CO2(按标准状况计算,CO2密度为1.964 g/L),用足量盐酸与含CaCO3 80%的石灰石反应制取,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计算过程)
    单元小卷 碳和碳的氧化物
    满分:79分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1. [2021南京]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A)
    A. 金刚石 B. 石墨
    C. 焦炭 D. 活性炭
    2.金刚石和石墨是常见的碳单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
    B. 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 1 g金刚石和1 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
    D. 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
    3. [2021泰安]“碳达峰、碳中和”是近期频繁出现的热词。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4. [2021辽宁]下列有关含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碳酸氢钠一定属于有机物
    C.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通入了二氧化碳
    D.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5. [2021永州]木炭或燃气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容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 CO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B. 在相对密闭的环境里,CO气体容易使人发生中毒
    C. 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会生成Na2CO3和H2O
    D. 高温下,CO气体可与Fe2O3等含铁氧化物反应生成Fe和CO2
    6. [2021扬州]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向空气中排放CO2会形成酸雨
    B. 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可相互转化
    C. 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CO2
    D.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7. [2021苏州]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A)

    8.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 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 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 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9. [2021岳阳]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
    B. 检验④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熄灭
    C. 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D. 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
    10. 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D)
    A. 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 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 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11. [2021安徽]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
    B. 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C.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 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2. (8分)[2021怀化]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足量NaOH溶液来“捕捉”(吸收)CO2,部分流程图如下。
    (1)大量CO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 温室效应 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Na2CO3+H2O。
    (2)操作①的名称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往纯碱溶液中加入X溶液,得到NaOH溶液和CaCO3,X的化学式是Ca(OH)2。
    (4)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氧化钙。
    (5)若要确认“捕捉”后的气体中CO2含量已经降得很低,先分别取一瓶“捕捉”前和一瓶“捕捉”后的气体,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变浑浊情况。
    13. (13分)碳中和,中国在行动。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和能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循环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碳元素只占地球碳总量的0.0000319%。通常,这部分碳是通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大气、海洋、地表生物、火山爆发等)实现平衡。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正是这部分碳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为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含义不同,因为前者指碳元素,后者指二氧化碳。
    (2)有人认为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你认为是否正确?否,你的证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eq \(=====,\s\up7(点燃)) CO2。
    (3)碳循环中的关键物质——二氧化碳
    ①(6分)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若每个家庭每天平均消耗甲烷0.32 kg,按三亿个家庭计算,每天向大气中排放2.64×108kg二氧化碳(假设甲烷完全燃烧,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解:设每个家庭消耗甲烷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H4+2O2eq \(=====,\s\up7(点燃)) CO2+2H2O
    16 44
    0.32 kg x
    eq \f(16,44)=eq \f(0.32 kg,x) x=0.88 kg
    故按三亿个家庭计算,每天向大气中排放:
    0.88 kg×300 000 000=2.64×108 kg二氧化碳
    ②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是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为解决能源需求跟气候变暖之间的矛盾,有学者建议:用沼气替代天然气,这样就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沼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循环,不会额外增加碳排放量。
    ③某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这两种转化方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是(填“增加”“减少”“不影响”):方法一减少;方法二不影响。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
    14. (6分)[2021安徽]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序号)。
    (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O2应从装置C的m(填“m”或“n”)端通入。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到的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15. (9分)[2021定西一诊]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eq \(=====,\s\up7(△))K2MnO4+MnO2+O2↑;装置中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造成阻塞。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相对B装置,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答出一点即可)。如用E装置收集CO2 ,则气体应从a(填“a”或“b”)端通入。若用D装置检验二氧化碳,D装置中装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
    16. (4分)[2021台州]某同学对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需要正放的必要性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有底的空纸筒盖上硬纸板,在电子秤上称得质量为5.39克;
    ②将该纸筒先后两次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上硬纸板,分别正放、倒放在电子秤上,如图甲和图乙,观察并记录读数变化;
    ③将两次的读数变化绘制成图丙,并得出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纸筒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2)纸筒正放时,电子秤读数变小的原因是二氧化碳通过小孔扩散到空气中。
    (3)结合图丙推测,若纸筒内收集满的是氢气,请在图丁中画出纸筒正放、倒放时电子秤读数随时间的大致变化情况并标注。(纸筒收集满氢气后的质量为5.30克)
    17. (13分)[2021河南]碳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请将如图虚线框内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补画完整。
    (2)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d(填字母代号)。
    a.构成它们原子的大小不同
    b.两种物质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d.两种物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铁架台等略去)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探究CO2的性质。
    ①A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反应停止的原理当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时,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中,与有孔塑料板上的固体药品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试管中的气体逸出,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浓盐酸压入试管中与石灰石接触,反应开始。
    ②B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 NaCl+H2O+CO2↑ 。
    ③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D中干燥紫色石蕊试纸不变红,E中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
    (4)制取CO2后的酸性废液需处理后再排放;除去CO2常用碱液吸收法。
    ①检验某废液是否呈酸性,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或用品)是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
    ②为探究足量NaOH溶液吸收CO2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Ca(OH)2溶液,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溶质为Na2CO3和NaOH。请指出该方案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加入Ca(OH)2溶液错误,因为氢氧化钙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应为: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不变红,溶质为Na2CO3;若溶液变红,溶质为Na2CO3和NaOH 。
    (5)(5分)某温室大棚需用到440 L CO2(按标准状况计算,CO2密度为1.964 g/L),用足量盐酸与含CaCO3 80%的石灰石反应制取,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计算过程)
    解:设产生440 L CO2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 CaCl2+H2O+CO2↑
    100 44
    eq \a\vs4\al(x) eq \a\vs4\al(440 L×1.964 g/L)
    eq \f(100,44)=eq \f(x,440 L×1.964 g/L) x=1964 g
    则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为:eq \f(1964 g,80%)=2455 g
    答: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是2455 g。

    相关试卷

    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中考复习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含答案,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提分小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选拔卷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提分小卷)-【单元测试】(原卷版+解析),共6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西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提升【滚动迁移】课后小卷·课题5 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

    这是一份2023年山西中考化学专题突破提升【滚动迁移】课后小卷·课题5 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生活,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