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 第1部分 第9单元 中招对点练8课件PPT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5667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 第1部分 第9单元 中招对点练8课件PPT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5667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 第1部分 第9单元 中招对点练8课件PPT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5667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 第1部分 第9单元 中招对点练8课件PPT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56672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 第1部分 第9单元 中招对点练8课件PPT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56672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 第1部分 第9单元 中招对点练8课件PPT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56672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 第1部分 第9单元 中招对点练8课件PPT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56672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 第1部分 第9单元 中招对点练8课件PPT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56672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基础过关课件
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 第1部分 第9单元 中招对点练8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 第1部分 第9单元 中招对点练8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t2℃,A>B>C,降温结晶,蒸发结晶,升温结晶,C>B>A,B>C>A,B>A>C,t2℃时甲的溶解,KN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归纳题型解法例题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度大小的判断和比较①t1 ℃时,A的溶解度为_____g。②A和C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_______。③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B的溶解度大于C。④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和提纯方法的选择①A、B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②若A的溶液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若B的溶液中混有少量A,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B;若C的溶液中混有少量A,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C。
技巧点拨 提纯(结晶)方法的选择:陡升型曲线: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缓升型曲线:蒸发结晶;下降型曲线:升温结晶。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和转化①t1 ℃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用150 g水配制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_____g A。②t1 ℃时,向85 g C中加入200 g水,充分溶解,得到______g C的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③要使t2 ℃的A的饱和溶液中剩余的A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下同);将t3 ℃的C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将Q点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降低温度(或增加溶剂)
恒温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
(4)一定温度下,配制饱和溶液时所需溶质、溶剂质量的比较t3 ℃时,用等质量的水配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用等质量的三种物质配制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技巧点拨 配制饱和溶液时:①溶剂的质量一定,物质的溶解度越大,所需该物质的质量越大;②溶质的质量一定,物质的溶解度越大,所需溶剂的质量越小;③溶液的质量一定,物质的溶解度越大,所需溶质的质量越大、溶剂的质量越小。
(5)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比较①t1 ℃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1%)。②t1 ℃时,将60 g A的饱和溶液与40 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
③t2 ℃时,将65 g C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g。④t2 ℃时,将20 g A加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1%,下同);再向烧杯中加入50 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⑤将t1 ℃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其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t2 ℃时,A、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_____C(填“>”“=”或“<”)。⑥将t1 ℃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 ℃,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将t3 ℃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6)温度改变时,析出固体质量的计算和比较①将t3℃时150 g 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固体的质量为_____g。②将t3 ℃时等质量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固体的质量:A_____B(填“>”“=”或“<”)。
技巧点拨 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固体的质量大小比较: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比较各物质在两个温度下溶解度差值的大小,差值越大则析出固体的质量也越大。若没有说明溶液质量,则无法比较二者降温后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
针对训练一、河南真题精选1.(2021,10)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t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30 ℃时,30 g NaCl加入到100 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D.将40 ℃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解析】A项,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不指明温度,无法对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比较,错误;B项,t ℃时,KNO3、NaCl的溶解度相等,故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项,30 ℃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30 g,所以30 g NaCl加入到100 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错误;D项,将40 ℃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KNO3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错误。故选B。
2.(2020,10)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 ℃时,60 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0 gD.将t1 ℃时相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D项,t1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因此相等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甲、乙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温到t2 ℃时,二者溶质的质量均未发生改变,仍相等,错误。故选B。
4.(2012,7)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 ℃时,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 gD.40 ℃时,分别用100 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解析】A项,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不指明温度,无法对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比较,错误;B项,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该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错误;C项,20 ℃时,乙的溶解度为30 g,即30 g乙溶于100 g水中形成130 g饱和溶液,故100 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要小于30 g,错误;D项,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分别用100 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正确。故选D。
5.(2018,1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t2 ℃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_______乙(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t2 ℃时,将75 g甲的饱和溶液与50 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6.(2017,18)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_(填“X”或“Y”);甲和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t3℃时,将30 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g。
7.(2013,14) 下图是A、B的溶解度曲线。t2 ℃时分别将100 g 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固体质量A_____B(填“>”“<”或“=”);把t2 ℃时150 g 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______g。
8.(2020备用卷,18) 下图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温度为_____℃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将t2 ℃时等质量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水的质量是前者_____后者(填“>”“<”或“=”);t2 ℃时,将100 g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加入硝酸钾____g。
9.(2019备用卷,15)将 60 g 某固体物质放入盛有 5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则t1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g;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点_________处的溶液;将t3 ℃时的110 g溶液稀释成20%,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
二、其他好题精选10.(2021广东)如图是硼酸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硼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B.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 ℃时,仍是饱和溶液C.将b点的硼酸溶液降温至t1 ℃时,有晶体析出D.t2 ℃时,向50 g水中加入20 g硼酸后充分搅拌,可得70 g溶液
11.(2021绥化)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40 ℃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D.20 ℃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 ℃,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解析】A项,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不指明温度,无法对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比较,错误;B项,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溶液不饱和,则无法比较,错误;C项,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正确;D项,20 ℃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A>B,升温到40 ℃,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A>B,错误。故选C。
12.(2021德阳改编)“侯氏制碱法”生产出Na2CO3的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l,实验测得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t1 ℃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B.将t2 ℃时的NH4Cl溶液降温至t1 ℃,一定得到饱和溶液C.t2 ℃时,等质量的Na2CO3和NH4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Na2CO3中混有少量NH4Cl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2CO3
13.从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两种物质中,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2)t2 ℃时,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所需水的质量甲_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t3℃时,在100 g水中加入20 g甲,得到不饱和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需蒸发_____g水使其达到饱和。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2)t2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配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所需水的质量相等。(3)t3 ℃时,甲的溶解度为5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 g∶100 g=1∶2,则该温度下,20 g甲溶于40 g水得到饱和溶液,故若保持温度不变,需蒸发60 g水使其达到饱和。
14.(2021衡阳改编)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t2 ℃时,分别把10 g A、B、C加入到50 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所得该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
t1 ℃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相等,都是20 g
(3)将t1 ℃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4)t2 ℃时,将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_____(填序号)。①溶质质量一定变大 ②溶剂质量一定变小③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是A、C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故P点的意义是t1 ℃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都是20 g。(2)t2 ℃时,A的溶解度为40 g,B的溶解度大于20 g,小于40 g,C的溶解度为12 g,故分别把10 g A、B、C加入到50 g水中,A、B形成60 g不饱和溶液,C形成56 g饱和溶液。
(3)t1 ℃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小于B的溶解度,此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A=C,升温到t2 ℃,A、B的溶解度增大,故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减小,有固体析出,故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4)t2 ℃时,将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两种方法都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选③。
15.(2020郑州二模改编)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1)t2 ℃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_。(2)将t1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从溶解度的视角分析此图像,你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合理即可)
【解析】(1)t2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即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0 g水中溶解100 g甲形成200 g饱和溶液,故t2 ℃时,甲的溶解度为100 g。(2)将t1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乙的溶解度增大,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3)从溶解度的视角分析此图像,可获得的信息有: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等。
16.如图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采取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在0~70 ℃之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70~100 ℃之间,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取一定量的上述某种物质和水进行下图所示操作: ①图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②溶液B、C、D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化学综合复习 第1部分 第8单元 中招对点练6课件PPT,共23页。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化学综合复习 第1部分 第10单元 中招对点练9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H2O,产生气泡,溶液变红,无明显现象,有CaO,无色酚酞溶液,无气泡产生,完全变质,紫色石蕊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人教版)单元复习 第1部分 第10单元 中招对点练9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H2O,产生气泡,溶液变红,无明显现象,有CaO,无色酚酞溶液,无气泡产生,完全变质,紫色石蕊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