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单 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 单 元教案,共40页。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4.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同时能够正确地口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口算速度。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计算仔细的习惯。
1.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要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或者相减,知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来减,以及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的算理。
2.教材中所选取的例题,都是来源于学生自己的实际生活,如小朋友分画片等,这样会使学生体会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尽可能发挥教材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因为学生已经有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以及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作基础,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可能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白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以及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再减的算理。
4.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督促那些不爱说话的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同学们在组内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协调组内的纪律,要控制组内的声音等各种能力,培养了学生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以及与人友好合作等良好的品德,学会做人。
5.提倡学生动手操作。
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抽象的知识还难以理解,如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的道理,如个位不够减,为什么要从十位退1当10来减,这些知识都需要让学生动手去实际操作,在操作中去感知算理。
6.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单元知识都是结合着应用题进行教学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口算,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3课时
2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3课时
3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2课时
4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 2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加法
教材第74、第75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明确算理并能够正确地口算。
2.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的准确率。
3.培养学生简捷的思维过程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究新知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口算卡片和实物投影以及小棒。
1.口算。
8+6= 7+9= 8+4= 6+4=
20+15= 16+50= 12+30= 10+20=
2.口答。
(1)2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34可以分成30和( );46可以分成6和( )。
老师出示主题图。
看上面这幅图提出不同的问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为了叙述图意方便一些,我们给他们分别起个名字)
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小红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小明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小明比小亮少多少张画片?
小亮比小红多多少张画片?
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么我们要解决的是这几个问题。(老师在所要解决的问题前面画“?”)
你们能计算出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吗?请你们口头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1.教学“24+6= ”。
要求小红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画片,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呢?
老师板书:24+6= ( )
“24+6”等于几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动手摆小棒,因为4根小棒加上6根小棒等于10根小棒,也就是一捆(学生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样就是1个十,再添上原来的2个十(2捆小棒),合起来是3个十,也就是30。
如果用语言来叙述是这样的:把24分成20和4,4加上6等于10,10加20就等于30。
老师板书:
请学生说一说思维过程。
2.教学“24+9= ”。
如果要求“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该怎样列式,怎样去计算呢?
请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说一说思维过程。
学生甲:我把24分成20和4,4加上9等于13,13再加上20就等于33。
老师板书:
老师统计这种思路的学生,并向学生之间询问其他的算法。
学生乙:我把9分成6和3,6加上24等于30,30再加上3就等于33。
老师板书:
3.老师总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例题和前面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两位数加一位数。
不同点:前面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不需要进位的,也就是个位相加不超过10,而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是需要进位的,也就是个位相加等于或超过10。
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老师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1.圈一圈,算一算。
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
老师先请学生填一填,说出计算过程,最后把计算结果填在空格内。
2.看谁算得对。
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对每组题进行比较,说一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第一组题的个位数都是3和7,相加等于10,得数的个位都是0,而且十位数比原来的多1。
第二组题的个位数都是4和8,相加等于12,得数的个位都是2,而且十位都比原来的两位数多1。
第三组题的个位数都是9和6,相加等于15,得数的个位都是5,而且十位比原来的两位数多1。
3.帮小白鸽送信。
看哪位同学送的信最准确。
4.开火车。
(1)
(2)
5.在里填上“+”或“-”。
5023=73 348=42 453=42
6430=94 6868=0 732=39
549=63 4830=18 624=30
6.应用题。
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先理解题意,并简单地叙述题意,独立把算式填在书上。
7.比一比,看谁算得对。
84+6= 60-30= 29-8= 54-50=
93+7= 82+9= 46-5= 32+8=
25+9= 43+30= 37+5= 100-60=
30+40= 57+6= 26+9= 54+30=
老师给学生计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统计做完题的人数,以及在集体订正完答案后,统计全对的人数。
老师要让做错题的学生分析原因。
8.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3题。
妈妈今年36岁,爸爸比妈妈大4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2. 10 50 90 12 42 62 15 45 85
3.45:38+7 15+30 20+25
56:48+8 37:29+8
52:48+4 49+3
4. (1)28 35 42 (2)56 16 24
5. + + - + - + + - +
6. 37+3=40(张)
7.90 30 21 4 100 91 41 40 34 73 42 40 70 63 35 84
8. 47 61 80 56 50 22
思维训练
36+4=40(岁)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1.这节课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上课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学生在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变式训练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
2.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成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主要的学习方式。由于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不进位)的内容。
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就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来。本节课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和是整十数”,另一个是“和是非整十数”,例题以小朋友摆画片为题材,创设一个有趣的生活场境,促使学生去探究。使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的办法,解决进位加法的计算。在探究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用不同的方法算出答案。
1.探究解释,思维创新。
在讲解24+9时,老师没有急于领着学生讲解,而是向大家提供讨论步骤,让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挥主体意识,激发兴趣。
在这节课中,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一改传统的巩固方式,化静态为动态,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自由发挥,表达不同的算法,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自由的发展。
3.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在课末老师又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生活中用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例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教师: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朋友们有许多美丽的画片,你们想去看看吗?
学生:想。
教师:那得闯过老师的两关才行!你们愿意做勇敢的闯关者吗?
学生:愿意。
第一关:回答老师的问题,你知道凑十法吗?
第二关:口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9+4= 8+5= 7+8= 6+9=
【设计意图:在开课之初,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过两关才能看到美丽的画片的情境,使得学生都想当勇敢的闯关者,激发了学生挑战知识的欲望,并为学生学习新知作了铺垫,使课堂有了良好的开端】
二 探究新知
教师:同学们,祝贺你们闯关成功!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美丽的画片吧!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1.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如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4+6= ( )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内容中,首先利用“画片”这一情境进行新旧知识链接,可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在具体的情境中,很自然地提出有关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探讨算法、掌握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24+6= 。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问题,并列出了算式,可这个算式我们还没有学习过怎样去计算它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试一试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算法,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探索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
(2)组内交流算法,对每种算法进行评价。
教师:跟你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让他也分享一下你的成功!
(在组内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给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全班同学交流算法。
教师:想把你的想法大声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吗?
(让学生在全班交流,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算法一:数小棒,先摆24根,再摆6根,然后把6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加到24根上,一边加,一边数,数出最后的结果。
算法二:先把4根和6根合在一起是10捆,即1捆,1捆加上原来的2捆是3捆,所以24+6=30。
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24+9。
三 巩固新知
1.有这么多种计算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今后在做题时,你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理解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快!算得最快的就能得到树上的果子。
2.小活动:摘果子比赛。
54+9= 36+7= 33+8= 7+42=
56+4= 8+22= 3+79= 9+39=
【设计意图:创设了一个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进行巩固练习,学生参与的兴趣逐渐高涨,知识也得到了很好的巩固】
四 畅谈收获,总结学法
今天同学们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在小结中,不仅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而且还评价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这样做不仅归纳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提高了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自信心,找准了自身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练习
教材第76~78页部分内容。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理解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3.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口算卡片,抽拉条。
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随机叫学号,请学生说得数。
20+40= 50+8= 45+4=
35-3= 66-5= 22+7=
42+4= 66-50= 19+30=
2.口算下面各题,并口述计算方法。
28+7= 86+4= 19+3=
46+9= 53+9= 23+9=
37+5= 17+7= 45+5=
(1)投影出题。
(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出结果。
(3)指名口述口算过程。
1.教材第76页练习十一第2题。
(1)老师出示抽拉条,说明题意。
(2)老师移动+9,请每组派一人,读题说得数,其他同学判断。
(3)老师移动+7,再请每组最后一人,读题说得数,其他同学判断。
(4)老师移动+9或+7卡片,老师移动到哪儿,全体同学参与抢答,直接说出得数。
老师表扬抢答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请他们介绍口算方法。
2.教材第76页练习十一第1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2)想一想,怎样能很快算出得数。
(3)观察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每组中的第一题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计算时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相加得的数再和整十数相加;每组中的第二题、第三题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第二题个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得整十,就要给原来的十位数添1;第三题都是个位相加满十的,我们就要记住加得的个位数,再给原来的十位数添1)
(4)集体订正,询问做错题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3.投篮游戏。
(1)每组选代表参与投篮比赛。
(2)仔细听游戏规则,每次请四人各拿一个球,根据球上的算式,计算出结果,投入眼前与算式结果相同的篮内,哪个队算得对投得快,即为胜利队。老师给予奖励。
(3)此游戏根据学生兴趣,变换篮球上的算式和篮筐上的数,反复参与,其他学生来当裁判和拉拉队。
4.应用题,教材第78页练习十一第11题。
(1)看清图意,叙述题意。
(2)叙述解题思路。
(3)列式计算。
(4)指名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5.算一算,比一比。
教材第76页练习十一第3题。
(1)请学生在书上完成。
(2)做完后,请学生们说一说每组题有什么特点,计算方法是什么。
1.过独木桥。
33+8+20+9+6+5=
(1)看清题意,全体参与,把答案写在 里。
(2)集体订正。
(3)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老师可把小旗奖励给这些学生)
2.接龙。
老师出示一张口算卡片,如36+5=,指名请甲说出得数。甲再请乙起立,乙根据甲说的结果继续编一道口算题。然后乙请丙说出得数,丙再请……依次完成。
出题范围: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进位、不进位),两位数减整数、一位数(不退位)。
基本练习
1. 60 58 49 32 61 29 46 16 49
2. 35 90 22 55 62 32 42 24 50
巩固练习
1. 44 38 65 52 76 93
74 50 63 36 42 85
2. 28 30 32 78 80 82 17 20 21
3.
4. 15+9=24(个)
5. 77 80 57 62 69 60
思维训练
1. 41 61 70 76 81
2.略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综合练习
教材第76~78页部分内容。
1.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
提高口算正确率。
口算卡片。
1.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32+20= 18-9= 56-30= 36+6=
50+20= 23+7= 27+8= 45+5=
7+48= 97-5= 42+8= 6+59=
2.说一说,再计算。
教材第77页练习十一第10题。
(1)学生看题,先同桌互说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
(2)再在书上计算出得数。
(3)集体订正,交流怎样能很快说出得数是几十多。
(4)齐读算式。
3.教材第77页练习十一第8题。
每组是个独木桥,每人就是桥上的一块浮板,每人在卡片上写一个两位数,各组第一个同学举着9+的卡片,分别通过本组每个同学,走到同学身边准确快速地说出卡片上的9和这个同学所写两位数的和,算对的这个同学可继续前进,算错了的同学直至算对后才能继续前进。看哪个组的同学最先通过独木桥。
第二轮可请第二个同学拿着8+的卡片,逐一通过。方法同上。
第三轮可请每组同学,重新在卡片上再写一个两位数,照上面方法重复做此游戏。
4.口算比赛。
教材第77页练习十一第9题。
(1)老师计时,学生在书上完成。
(2)完成后集体订正。
(3)表扬做得又对又快和口算正确率、口算速度有提高的学生。
1.训练学生用“也许、可能”等词语表达。
老师:小明买了两个玩具,花了45元,你来猜一猜,小明可能买了哪两个玩具。
(1)请几名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想法。
(2)列式计算。
2.游戏。
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一人写一个两位数,另一个人写一个一位数,写好后两人同时出示计算它们的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可记下每次比赛结果,最终评出胜利者。
老师表扬所有最终获胜的同学,掌声给予鼓励。
△、□各代表什么数?
△+△=60 △=( )
△-□=20 □=( )
基本练习
1. 52 9 26 42 70 30 35 50 55 92 50 65
2. 52 58 71 92 63
3.略
4. 64 61 60 81 84 31 32 40 73 51 53 20
巩固练习
1. 小明可能买布娃娃和小汽车。 15+30=45(元)
小明也许买小飞机和小熊。 36+9=45(元)
2.略
思维训练
△=30 □=10
教材习题
练习十一
4. 44 32 57 31
5.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二 时、分、秒教学设计,共12页。
这是一份小学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及反思,共41页。
这是一份第七单 元教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