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考前必备】高考总复习教案7.7《动能和动能定理》(新人教版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考前必备】高考总复习教案7.7《动能和动能定理》(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
    【考前必备】高考总复习教案7.7《动能和动能定理》(新人教版必修2)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学生作出相应回答,课堂小结,课外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动能的概念,掌握动能的计算式。
    2.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3.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归纳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2.对比分析动力学知识与动能定理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动能的概念。
    教学难点: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用实验探讨了在一个特殊情形下动能与 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将用理论进行推导,看理论与实验是否相符。
    (观看日本的海啸)提问:洪水为什么具有这样大的破坏性?
    [板书]动能、动能定理.
    师:我们知道动能的大小是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的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那么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我们接下来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动能的表达式
    (投影展示思考,小组合作讨论)
    思考1:一架在水平跑道上的飞机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不记阻力),在起飞跑道上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问:(1)飞机的动能如何变化?为什么?
    (2)飞机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牵引力对飞机所做的功与飞机动能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回答(1)飞机的动能增大,因为飞机的质量不变,但是速度越来越大。
    (2)由于牵引力对飞机做功,导致飞机的动能不断增大。
    (3)由功能关系可以得到,牵引力对飞机做了多少功,飞机的动能就增加多少。
    [方法渗透]
    由于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动能变化之间的等量关系,我们可以根据做功的多少,来定量地确定动能 。
    (用投影仪投影下列物理情景及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动能的表达式”并完成相应问题。)
    一个初速为v1,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增加到v2;
    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怎样的运动?
    2.物体加速度为多大?
    3.物体的位移可以怎样表示?
    4.在这个过程中恒力做的功为多少?
    【学生作出相应回答】
    W=
    强调这里的力为合外力,这个式子对比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量关系的过程:
    重力做的功 表明重力做的功等于“mgh”的变化,同理这个式子可以用文字叙述成什么?
    [学生归纳]
    用文字语言表述表中的结论:
    力F所做的功等于“ mv2”这个物理量的变化。
    物理学上就把 这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叫动能。
    补充:(鼓励:这位同学总结得非常好,我们都要向他学习)我们在上一节课的实验探究中已经表明,力对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所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也印证了我们的想法。
    (板书)一 动能 ( )
    动能的表达式:
    一个新的物理量的学习,除了对它的概念和表达式的学习以外,还要掌握它的其他什么相关内容?请同学们类比“重力势能”这个物理量的学习过程,总结还应掌握哪些动能的相关内容。
    学生回答:动能的单位、动能的矢量性、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正负性。
    1.单位:焦耳(J)
    2.矢标性:标量
    3.状态量 正值
    补充:这位同学总结的很好,很全面,只有一点需要补充一下,我们知道,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都与相对位置有关,那么动能有没有相对性呢?动能也应该有相对性,它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以后再研究这个问题时,如果不加以特别的说明,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研究问题的。
    课堂练习:
    1.质量一定的物体……………( BC )
    A.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一定变化
    B.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不一定变化
    C.速度不变时.其动能一定不变
    D.动能不变时,其速度一定不变
    2.我国在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173Kg,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7.2km/s,它的动能是多少?
    学生自己计算: = 173 (7.2 ) J=
    (过渡)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后,前面我们推出的W= ,,就可以写成W=Ek2—Ek1
    这个式子表明什么问题呢?请你用文字叙述一下。
    学生叙述: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补充:(鼓励)而这位同学刚刚归纳的这个结论,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动能定理。
    (板书)二 动能定理
    内容:力(合外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1.物体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
    3.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学生回答:(老师引导)表示合力做的功,(怎么求合力做的功?)1、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在求合外力做的功;2、外力做功之和(这里的力都应该是恒力)。(那如果我们遇到的是变力怎么办?如动力机器在一恒定功率启动的时候,牵引力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变小,那怎么求这时合力做的功?)W=Pt单位J, 表示末动能, 表示初动能,(所以我们要搞清楚初速度和末速度,才能正确的表达出初动能和末动能) 表示动能的变化,这与一过程相对应,右面的单位也是J。
    那中间还有一个“等于”表示什么意思?一个是表示左右两边单位相同,另外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合力对物体做了功,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所以物体动能的变化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呀?合力所做的功。
    “=”反映了动能的变化用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来量度。
    小组合作讨论: 1.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课件展示问题) 2.当力对物体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如何变化?
    拓展:刚才我们推导出来的动能定理,我们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出的.动能定理是否可以应用于变力做功或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该怎样理解?
    当物体受到的力是变力,或者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时,我们仍然采用过去的方法,把过程分解为很多小段,认为物体在每小段运动中受到的力是恒力,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这样也能得到动能定理.
    正是因为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的情况,所以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才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板书)三 应用
    (投影展示例题,学生分析问题,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1.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103 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位移为L=500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k=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引导学生审题并思考:
    1.飞机的初速度多大?末速度多大?
    2.飞机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请同学们思考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给同学们一定时间,老师巡回指导)
    抽点学生叙述解题思路。有的可能用动能定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可能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并正在屏幕上展示这两种解题过程。

    小组合作讨论:比较上面两种解题过程,分析运用动能定律解题的优点。
    引导学生总结:
    1.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运动定律方便。
    2.动能定理能够解决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题,而牛顿运动解决这样一类问题非常困难。
    课后思考1:请大家根据这道题总结一下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课后思考2:完成教材73页例2,并思考:做功的过程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在例2中,阻力做功,汽车的动能到哪里去了?
    【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小结,在屏幕上展示小结内容)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的表达式
    1.动能的表达式: Ek= .
    2.动能的单位和标矢性
    动能定理
    1.推导过程
    2.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3.公式表示:W合=△Ek
    动能定理的应用
    【课外活动】
    请同学们收集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人们需要增加物体的“动能”,什么情况人们想要减少物体的“动能”?
    【布置作业】
    问题与练习:P74 2.3.4
    【板书设计】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动能
    动能的表达式Ek=
    二.动能定理
    1.内容
    2.公式表示:W合=△Ek
    3. 理解
    三.应用
    【教学后记】

    相关教案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1 功和内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1 功和内能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学生作出相应回答,课堂小结,课外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