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实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实用)第1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实用)第2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实用)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实用)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实用),共11页。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一.(共8题,共18分)1.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A.快慢         B.幅度          C.是否振动2.描述声音高低的是(    )。A.音高         B.大声         C.音量3.音量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是(   )。A.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B.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强         C.物体振动的速度越快,声音越强4.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    );皮筋越松,声音越低。A.越高          B.越低          C.不变5.下面几种做法中,(   )不能发出声音。A.敲击鼓面        B.弹奏钢琴        C.按压皮筋6.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时,钟罩里的闹钟铃声会(    )。A.越来越轻,甚至听不见         B.越来越响         C.没有什么变化7.小金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吉他,小金非常高兴,他拿过吉他仔细研究,发现吉他的弦有的粗有的细,松紧不同,声音也不一样。①拨动吉他弦,声音最高的是(    )。A.最粗的弦       B.最细的弦      C.中等粗细的弦②小金发现有一根琴弦声音有些低,他应该(    )。A.将这根琴弦调紧一些     B.将这根琴弦调松一些     C.用力弹8.把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铃声会(    )。A.不变       B.越来越轻       C.越来越响       D.先变响再变轻二.(共8题,共24分)1.耳朵是我们的(      )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      )。2.用相同的力量敲打盛水的玻璃杯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3.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由于音叉振动,水面产生(      )。再将振动的音叉浸入水中,我们(      )(“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4.想让鼓声变得更强,我们应(      )(“轻”或“重”)击鼓面。5.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引起的。6.电视机遥控器上的声音键控制的是声音的(      ),即音量。按不同的钢琴琴键,改变的是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7.根据下图所示,用“高→低”或者“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1)请按1→7的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条,声音变化规律是(      )。(2)请按1→7的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变化规律是(      )。8.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      )发出声音的。三.(共8题,共16分)1.宇航员在月球上需要借助电子设备才能进行沟通,是因为他们穿的宇航服太厚了。(   )2.减少噪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没什么影响。(   )3.同一个乐器可以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4.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5.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6.声音不能在行驶的客车里传播。(   )7.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   )8.敲击音叉时音叉会发出声音,所以只要对音叉用力,音叉就能发出声音。(   )四.(共1题,共4分)1.连线题。五.(共4题,共22分)1.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3.我们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4.想一想,上课时坐在教室里能听到哪些声音?坐在教室里能听到的声音有?六.(共1题,共10分)1.下图是乐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1、这是模拟(    )的装置。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B.耳朵鼓膜振动         C.液体溶解2、实验中敲击普叉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气球皮上。A.音叉         B.空气         C.杯子3、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 。A.被音叉吸引         B.不动         C.在气球皮上跳动4、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    ) 。A.跳动幅度小         B.跳动幅度大         C.一样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    ),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A.耳道        B.鼓膜         C.听小晋七.(共4题,共32分)1.下面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快慢与声音的高低之间关系的记录表,填表并解决问题。1.用“高、低、较高、较低”四个词语完成表格。2.对应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尺长),把声音的高低(音高)部分涂成阴影,制成柱形图。3.分析柱形图,发现尺长越短,振动得越(      )声音越(      )尺长越长,振动得越(      )声音越(      )。4.由以上结论可以推测,用同样的力量敲击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两块铝片,长铝片发出的声音(      ),短铝片发出的声音(      )。2.取一面鼓,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1)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纸屑上下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2)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大,两次听到的鼓声的强弱(      )。[填“相同”或“不同”](3)用手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纸屑也不再跳动了,这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止。3.在我们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发现,用力拉伸橡皮筋(      );轻轻拨动橡皮筋,(      );从以上现象中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4.请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      )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      )快,所以音就(      ),而长的、粗的物体(      )慢,所以音就(      )。参考答案一.1.A2.A3.A4.A5.C6.A7.①B;②A8.B二.1.听觉;鼓膜2.低3.波纹;能4.重5.空气柱6.强弱;音高7.低→高;低→高8.弦的振动三.1.×2.×3.√4.√5.×6.×7.√8.×四.1.如下:五.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2.因为一个巴掌无法受力而产生振动,也就不能发出声音。3.一是尽量避开噪音;二是避免乱挖耳朵;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骨膜;四是鼻、咽部发生炎症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中耳炎;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4.同学的说话声、老师的讲课声、上下课铃声、老师的脚步声、翻书的声音。六.1.BBCBB七.1.高;较高;较低;低快;高;慢;低;低;高2.(1)振动(2)不同(3)振动3.橡皮筋没有发声;橡皮筋发出了声音;物体振动4.高→低;高→低;低→高;振动;振动;高;振动;低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