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含解析专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5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5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森林与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下图为一张反映“有孔叶片排水”现象的照片。读图,完成1~2题。
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2.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A.长白山天池湖畔 B.重庆嘉陵江沿岸
C.西双版纳澜沧江畔D.武夷山九曲溪边
1.A 2.C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叶片硕大,生物循环旺盛,为热带雨林的景观,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第2题,我国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纬度低,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是热带季风气候,有热带季雨林分布,夏季会出现图示现象。]
(2020·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的卫星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019年8月21日,亚马孙地区的森林大火已持续燃烧了16天,“地球之肺”已被浓烟笼罩。自2019年以来,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火情数量累计达72 843起,比2018年同期上涨了83%,创下自201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据此完成3~5题。
3.2019年亚马孙火灾次数明显增加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比往年同期更加高温干旱
B.农民在收割后焚烧残茬
C.盛行西风风力比往年同期减弱
D.政府严重缺乏救火资金
4.亚马孙雨林大面积燃烧对当地的危害是( )
A.耕地面积减少 B.地震灾害加剧
C.大气中氧气含量增加D.导致出现荒漠化
5.为了减少火灾对雨林的危害,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引进现代技术,发展立体农业
B.杜绝雨林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
C.转变发展方式,减少砍伐和焚烧
D.大规模开辟牧场,减少商业性伐木
3.A 4.D 5.C [第3题,B、D选项属于人为原因,故排除;A、C是自然原因。亚马孙地区位于低纬信风带,盛行的是偏东信风,C错误;2019年亚马孙火灾次数明显增加可能是因为气候比往年同期更加高温干旱,更容易产生火灾,A正确。第4题,当地居民可以在烧荒的土地上发展耕作业,故亚马孙大面积火灾可能会导致耕地面积增加,A错误;火灾和地震灾害没有必然的联系,B错误;火灾破坏大气平衡,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错误;热带雨林生物循环快,养分主要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中养分少,地表植被破坏,在雨水的淋洗作用下可导致荒漠化现象,D正确。第5题,发展立体农业不能减少火灾对雨林的危害,A错误;杜绝雨林开发不符合当地实际,可以开展保护性开发,B错误;转变发展方式,减少砍伐和焚烧,可以减少火灾对雨林的危害,C正确;大规模开辟牧场会加剧雨林破坏,D错误。]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善航运条件,当地在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下图)。据此回答6~8题。
6.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蒸发较弱 B.地下水位高
C.地势低平D.降水丰富
7.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
A.2—4月 B.5—7月
C.8—10月D.11月至次年1月
8.琼莱运河建成后( )
A.尼罗河上游盆地可耕地增加
B.埃及水资源减少
C.尼罗河输沙量减小
D.苏德沼泽水质改善
6.C 7.A 8.A [第6题,盆地内部,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有利于沼泽的形成。该盆地地势低,纬度低,气温高,蒸发较强;地下水位高有利于沼泽的形成,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图示区域降水丰富,各地的降水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区域并没有形成沼泽,可见降水丰富也不是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第7题,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应为降水少的干季。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受其影响,苏德沼泽所在区域降水较多,为湿季,故5—10月该沼泽的面积大。11月至次年4月都为干季,但2—4月为干季后期,此时沼泽面积最小。第8题,琼莱运河避开了苏德沼泽,沼泽拦截泥沙及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泥沙及径流将更多地进入尼罗河。苏德沼泽的水循环减弱,水质会下降。逐渐变干的沼泽将有利于耕作,故盆地内部的可耕地将增加。]
下图为我国黄河三角洲示意图。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该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读图,回答9~11题。
9.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的原因可能有( )
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程度减轻 ②干支流兴修水库,拦蓄大量泥沙 ③毁林开荒,植被覆盖率降低 ④人类过度引水,使下游水量减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东营市曾经盐碱地广布,主要是因为( )
A.地势较低洼,河水带来大量盐碱物质
B.旱涝交替频繁,盐碱物质逐渐累积
C.工业生产过程中,盐碱物质排放量高
D.耕作历史悠久,盐碱物质聚集地表
11.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涵养水源,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量
B.净化水质,为城市提供直接饮用水源
C.调节气候,改变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
D.保护野生的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9.B 10.B 11.D [第9题,近年来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加强了水土流失治理,干支流兴修水库,拦蓄大量泥沙,水土流失减轻,再加上中游人们过度引水,使下游水量减少,致使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①②④正确;毁林开荒,植被覆盖率降低会使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加快,③错误。第10题,东营市曾经盐碱地广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势较低洼,旱涝交替频繁,水多时,土壤中盐分随水上移至土壤表层,旱季水分蒸发,盐碱物质在地表逐渐累积,土地发生盐碱化。第11题,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地处沿海,主要功能不是涵养水源;沿海海水不能为城市提供直接饮用水源;沿海海洋水域面积广,三角洲湿地面积相对较小,调节气候的功能相对较弱,更不能改变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三角洲湿地可以保护野生的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2021·广东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洞庭湖通江湖泊,是指洞庭盆地中由大堤围限的范围内直接连通外部江河、具有调蓄功能的湖区。下图示意清末以来洞庭湖通江湖泊面积变化。据此回答12~13题。
12.清末以来,洞庭湖通江湖泊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A.1896年至1949年间,面积缩减的速率最大
B.1949年至1958年间,面积缩减的速率最大
C.1958年至1978年间,面积增加的幅度最小
D.1978年至2019年间,面积减少的幅度最大
13.由此可以推断,自1896年以来该地( )
A.构造运动增强,洞庭盆地面积变小
B.沿湖大堤加高,湖盆水旱灾害减少
C.连江通海受阻,湖区调蓄功能下降
D.围湖造田减少,通江湖泊面积减小
12.B 13.C [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49年至1958年间,洞庭湖通江湖泊面积缩减的速率最大,B正确,A错误。1958年至1978年间,面积总体还在减少,C错误。1978年至2019年间,面积减少的幅度最小,D错误。故选B。第13题,1896年以来,通江湖泊面积不断地减少,湖区调蓄功能下降,C正确。湖泊面积变小主要是围湖造田造成的,跟构造运动无关,A错误。随着面积的减少,水旱灾害不断增加,B错误。围湖造田不断扩大,导致湖泊面积缩小,D错误。故选C。]
在低碳要求下,林业碳汇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耕地与草地,林地具有更强的碳吸收能力。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是影响其固碳价值的主要因素。下表是2013年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北方(华北)、西南(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山东段南坡)和南方(东南丘陵)四大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和林业经济产值统计表(单位:108元)。据此完成14~16题。
14.与耕地和草地相比,林地具有更强碳吸收能力的原因是单位土地面积上 ( )
A.水土流失量少 B.枯枝落叶层厚
C.叶片总面积大 D.生物种类多样
15.表中代表南方林区的是 ( )
A.甲林区 B.乙林区
C.丙林区 D.丁林区
16.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的主要途径是 ( )
A.更换绿化树种 B.采林、育林结合
C.禁止采伐森林 D.营造护田林网
14.C 15.B 16.D [第14题,森林的固碳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叶片总面积大,光合作用强,对碳的吸收能力强,故C正确。光合作用强弱与其他三项无关,故A、B、D错误。第15题,南方(东南丘陵)林区主要为人工林区,范围小于我国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但产值最高。第16题,丙林区为我国北方(华北)林区,为我国主要农耕区,风沙危害严重,林地主要为防护林。由材料可知,提高丙林区森林固碳价值应该提高林地面积和生物量,所以针对北方林区应营造护田林网。]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达来诺尔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是一个高原碱性内陆湖,形成之初面积达2 000平方千米,最大深度接近100米,蓄水上千亿立方米。然而,如今该湖的面积只剩下不到190平方千米,最大水深不足10米。为拯救达来诺尔,当地政府实施了禁牧休牧、防护林体系建设、规范旅游开发、跨流域调水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下图示意达来诺尔地理位置。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达来诺尔萎缩的气候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推测达来诺尔持续萎缩对流域内自然环境演化的影响。
(3)为拯救达来诺尔,当地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说出这些措施在生态修复方面所起的主要作用。
[答案] (1)气候干旱,降水量小,入湖的地表和地下径流少;夏季气温高,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等。
(2)随着湖泊的萎缩,湖泊水位下降,盐度升高;湖床裸露,湖泊将向干湖盆方向演化;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干,温差加大;土壤沙化、盐碱化加重等。
(3)禁牧、休牧利于流域内草原植被的自然恢复;建设防护林体系利于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增加植被覆盖度,可扭转土地沙化的态势;规范旅游开发可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跨流域调水有利于遏制达来诺尔萎缩的趋势等。
林区
森林固碳价值
林业经济产值
甲林区
1 598.57
93.81
乙林区
1 287.84
399.19
丙林区
568.36
126.90
丁林区
2 163.77
89.4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8讲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森林资源现状及作用,雨林生态的脆弱性,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地理综合集训35 森林、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共4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2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课后达标检测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