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部分选修海洋地理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部分选修海洋地理学案0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部分选修海洋地理学案0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部分选修海洋地理学案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部分选修海洋地理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部分选修海洋地理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岸类型,海底地形,海洋权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洋地理

    细化课标

    核心素养

    1.运用图片资料说明海岸的主要类型以及从海岸到海洋的地形变化特点。

    2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与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分析海底地形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3.说明从近海到大洋海水水文特征以及海水运动形式。

    4.解释海—气相互作用关系运用图表说明其对全球水循环和水热平衡的影响。

    5.说明主要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应用前景。

    6.举例说明当前海洋资源开发重大技术的应用。

    7.举例说明主要的海洋灾害及其成因,以及相应的减灾措施。

    8说明海洋污染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对策。

    9.结合实例说明沿海地区的开发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0.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释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概念。

    11.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海洋争端事件了解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立场和依据说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1.区域认知:世界大洋、海域的分布;我国海域的分布;海岸类型、海底地形及其分布。

    2.综合思维:分析海岸带的开发、保护与海岸类型的关系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说出主要海洋资源的基本特点举例说明当前海洋资源开发中重大技术的应用。结合近年来发生的海洋争端事件了解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立场和依据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4.人地协调观:通过海洋资源开发和出现的海洋环境问题探究人类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保护海洋环境的措施。

     

     海岸与海底地形

    一、海岸类型

    海岸类型

    形成原因

    主要组成物质

    地貌特点

    利用方式

    基岩海岸

    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入海的边缘经海浪的侵蚀和岩石崩塌作用形成

    坚硬的岩石

    岬湾相间海岸线十分曲折

    天然良港、港湾旅游

    砂质海岸

    河流的堆积作用和海水的侵蚀与搬运堆积作用

    砾石和砂

    向海洋缓缓倾斜

    海滨浴场

    淤泥质海岸

    平原河流挟带的颗粒较细物质堆积

    淤泥

    宽度大坡度海岸线平直

    涂养殖

    生物海岸

    红树林海岸

    红树林植物与泥沼

    低洼植物与泥沼相结合

    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

    珊瑚礁海岸

    生物堆积作用

    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

    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

    [特别提醒]                               

    海岸线和海岸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称为海岸线;由潮间带向两侧扩展的地带称为海岸带其主体是潮间带。

    二、海底地形

    1.海底地形分布规律

    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2.海底地形的形成

    (1)海底扩张说与洋壳的形成。

    海底地形

    用海底扩张说解释形成过程

    海底扩张说的内容

    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

    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的

    洋壳

    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

    洋盆

    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

    (2)板块构造学说与洋壳的消亡。

    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的解释

    板块构造学说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构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下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熔为岩浆

    海沟

    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

    岛弧或海岸山脉

    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形成

    [特别提醒]                               

    从字面含义上看大陆架”和“大陆坡”应当位于紧靠大陆的海洋边缘而且大陆坡的坡度大于大陆架;“岛弧”为围绕大陆的弧形分布岛链;“海沟”为海洋中呈线状延伸的沟谷横剖面多呈V字形深度很大;“洋盆”的地形相对平坦、深度很大;“洋中脊”是位于海洋中心、像脊柱一样延伸的海底山岭。

    考法 分析某海区等深线图考查海底地形及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2020·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解析] 根据图中等深线分布可知甲海域靠近陆地深度浅且等深线稀疏坡度缓海底地形为大陆架;乙海域较深且等深线密集坡度大海底地形为大陆坡。乙海域海底地形的特点根据等深线的数值和疏密可得出结论。

    [答案] 甲:大陆架。乙:大陆坡。主要特点:水较深;坡度大。

     海洋水体和海-气相互作用

    一、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海水的温度

    (1)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

    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蒸发。收支基本平衡但不同季节各个海区收支并不平衡。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中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规律

    垂直分布规律:从表层到深层水温渐低,1 000米以下几乎无变化

    (3)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的温度变化;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

    原因:海水比热容>陆地比热容>空气比热容。

    2.海水的盐度

    (1)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

    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有寒流经过则盐度偏

    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或更)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盐度的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

    (2)分析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方法。

    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寒、暖流的影响;其次近岸海区河流径流注入量的大小;高纬度海区还要考虑结、融冰的情况。

    a.盐度最高海区:红海。原因:位于副热带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盐度达4%。

    b.盐度最低海区:波罗的海。原因: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沿岸有大量淡水汇入;纬度较高、蒸发量小、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盐度不超过1%。

    (3)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的原因:气温高蒸发量;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

    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原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

    高纬度海区盐度低的原因:气温低蒸发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

    60°N比60°S海区盐度低的原因: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

    二、海—气相互作用

    1.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水、热交换的形式

    方向

    水的交换方式

    热量(能量)的交换方式

    海洋→大气

    蒸发

    蒸发潜热、长波辐射

    大气→海洋

    降水

    风力使海水运动

    注:海洋对大气的作用是热力的,大气对海洋的作用是动力的。

    2.影响海—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因素

    3.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4.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

    项目

    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示意图

    东南信风

    增强

    减弱

    赤道逆流

    减弱

    增强

    太平洋水温

    大洋东岸

    降低

    升高

    大洋西岸

    升高

    降低

    沃克环流

    增强

    减弱或消失

    气候

    太平洋东岸

    降水减少

    降水增加

    太平洋西岸

    降水增加

    降水减少

    对全球气候影响

    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广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关联性

    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年之后

     

    考法一 分析某海域海水温度随经度和深度变化图考查海—气相互作用

    1.(2020·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考模拟)下图为某年2月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海水月平均温度(单位:℃)随经度和深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海域水温的分布特点。

    (2)甲、乙两处海域表层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考虑到海—气作用相比于乙海域上空甲海域附近的大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描述水温的分布特点应从水温大致范围、温度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由图示资料可以看出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大部分居于10~30℃之间;水温整体随海水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指50~200米)海水水温整体西高东低且随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变化大;深层(指25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小。第(2)题海水盐度主要受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由图可知甲海域海水温度整体高于乙海域,则相对而言甲海域蒸发量高于乙海域(或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此甲海域盐度较高。第(3)题由图可知甲海域海水温度高向大气输送更多热量和水汽促使甲海域空气温度高湿度大上升运动明显。

    [答案] (1)温度值:大部分区域水温在10~30 ℃之间。

    温度变化: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温度差异:表层水温西高东低;表层(50~200米处)海水温度变化大深层(25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小。

    (2)甲 甲处水温比乙处高蒸发量更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3)空气温度更高湿度更大上升作用明显

    考法二 分析某海域海水盐度的分布及其影响、海—气间水热交换及其影响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海—气相互作用异常的表现如图为南美洲及附近海域某年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⑤⑥两地位于大洋板块海域最深处水深达6 000多米海域洋壳向东偏南方向移动。

    (1)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域中盐度最低的是哪个海域?并分析原因。

    (2)图示年份出现________(填“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该现象发生时对①地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有哪些?

    (3)分析①海域能够形成大渔场的原因。

    (4)⑤海底地形是________其岩石年龄比⑥________。

    [解析]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图中四个海域中①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较少;②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较多;③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④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且有淡水河(亚马孙河)淡水注入,盐度最低。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图示太平洋海域信风减弱来自赤道海域的暖海水向东、向南扩展秘鲁沿岸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海洋水温升高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增多;海—气间水热交换活跃蒸发量增大海洋向大气输送的水汽增多;上升气流增强大气降水增多。第(3)题受东南信风影响秘鲁寒流以上升流为主海底营养物质上浮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第(4)题据题分析可知海域最深处水深达6 000多米为海沟海域洋壳向东偏南方向移动岩石年龄较⑤年轻。

    [答案] (1)④海域。 原因:位于赤道地区降水量大;靠近河口大量河川径流汇入。

    (2)厄尔尼诺 影响:海水异常增温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增多;蒸发量增多向大气输送的水分增多;海洋与大气之间水热交换活跃;上升气流增强大气降水增多;等等。

    (3)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海水上升海底营养物质上浮浮游生物繁殖饵料丰富。 (4)海沟 老

     海洋开发和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一、海洋开发

    1.海岸带的开发

    开发方向

    位置或区位

    特点或组成

    用途或功能

    应注意的问题

    滩涂开发

    大潮时位于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特殊地带

    亦海亦陆

    开辟盐田、围海造田、水产养殖、填筑滩涂等

    围垦农田导致土壤盐渍化;围造盐田、虾池诱发海水入侵;河口围堵引起洪水泛滥等

    海洋旅游

    空间

    海岸带、海岸、海上和海底

    浪缓沙软、滩平、岛异等

    开发以旅游业为主的综合性产业

    避免破坏海岸带的生态系统建筑要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等

    距离

    滨海、近海和远洋

    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资源类型

    种类

    特点

    主要利用方式及其分布

    开发中的问题

    措施

    水资源

    直接利用

    量大淡化成本高

    低盐度海水用于灌溉农田、冲洗公厕、消防用水、工业冷却水等

    海水灌溉诱发土壤盐渍化、海水倒灌、地下水污染等

    合理利用水资源

    海水淡化

    沿海干旱、半干旱地区;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或矿区;沿海城市

    化学资源

    食盐、镁、溴、碘等

    量大浓度低

    方式:海盐(盐田法、电渗析法、冷冻法)。分布: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和晒盐的滩涂

    成本太高

    综合开发

    生物资源

    鱼类等

    量大分布不均衡

    主要方式:海洋渔业。

    分布:浅海大陆架海域

    过度捕捞、物种种群减少、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一方面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另一方面要合理捕捞、捕养结合由单纯的天然采捕向海洋农牧化转变

    矿产资源

    滨海砂矿油气资源、多金属结核

    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

    主要方式:油气资源的开发。

    分布:波斯湾、北海、几内亚湾、马拉开波湖、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海岸等地区

    海岸线退缩、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石油污染等

    合理规划综合开发

    3.海洋能的开发利用

    (1)海洋能的种类与特点。

    种类

    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盐差能

    特点

    总量大

    海洋广阔海洋能在海水中蕴藏量巨大

    密度小

    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所拥有的能量较

    再生

    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污染小

    海洋能属于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小

    时空分布不均

    在空间上海洋能因地而异具有各自的富集海域;在时间上它们大多具有明显的日变化、月变化和年变化

    (2)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开发利用。

    分类

    潮汐能

    波浪能

    形式

    势能

    动能和势能

    分布

    狭窄的海峡、海湾、河口区域

    主要集中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西风带海区

    原理

    势能带动水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物体在波浪作用下振动和摆动、波浪压力变化、爬坡转换为势能

    建站条件

    潮差足够大;海岸能够储蓄大量的海水,并可以进行土建施工

    基岩海岸、岸滩窄、坡度大

    发电特点

    密度

    优点:量随时可以利用。缺点:密度不稳定开发难度大

    发电流程

    潮汐涨落→大坝蓄、放水→势能→水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受波体吸收波浪能转换装置产生足够稳定的能量→涡轮机发电

    4.海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项目

    要素或形式

    利用空间

    优点

    发展趋势

    意义

    海洋交通与通信

    海港码头、运输船舶、海上航道

    海洋上空、海底、海面

    连续性、广阔性

    大型化、专业化、吨位大、速度快、续航能力强

    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

    围海

    填海

    造陆

    围海造陆、填海造陆

    浅海

    人工岛、海上人工码头、海上工厂和海上作业平台

    扩大了人类居住和生产空间

    海底

    储藏

    适于存放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易霉变、易腐烂的食品;废弃物处理场

    海底

    空间广阔、温度低且变化平稳、远离居民区、缺氧  

    海底仓库

    扩大了物品的储藏空间

    二、人类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

    1.海洋自然灾害

    类别

    成因

    发生时间和地点

    特点

    危害

    风暴潮

    热(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形成的大风引起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

    热带气旋: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海区的沿岸

    来势、速度、强度、破坏力

    使海上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海水入侵、地下水被污染、耕地盐渍化等

    温带气旋:春秋季节;中高纬度沿海地区

    增长过程相对平缓

    海啸

    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巨浪

    海底地壳活动后可传播很远

    起始、来势、突发性

    极强的破坏力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

    海冰

    气温低、海水冻结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

    、浪、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

    岸冰:封锁航道使港口瘫痪。

    浮冰:摧毁港口建筑物甚至撞倒海上采油平台

    冰山

    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高纬度靠近冰川的海域

    撞毁船只威胁航行

    2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问题

    原因

    途径

    危害

    分布

    典例

    洋环境污染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 

    陆地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

    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体健康

    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河口附近

    日本“水俣病”汞中毒事件;石油污染等

    海洋生态破坏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及自然环境的变化

    海岸工程建设和海岸带的开发;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受损;过度捕捞;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破坏海岸湿地环境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赤潮等生态灾害频发

    海岸带

    赤潮

    海平面上升

    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暖导致极冰融化上层海水热膨胀等

    加剧风暴潮淹没沿海低地;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生境;海水内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

    海岸带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等地区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举国迁往新西兰

    海洋环境保护

    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加强污染源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等等

    三、海洋权益

    考法一 分析某沿海城市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考查海岸带的开发利用

    1.下图是X城市及附近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宜建港口的是__________简述该地建港的自然条件。

    (2)①地海岸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这里发展海洋养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3)②地适合建海滨浴场吗?说明理由。

    [解析] 第(1)题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主要有水文、水深等水域条件和筑港等陆域条件。第(2)题滩涂是发展海洋养殖的最佳场所分析其发展养殖业的条件要从光照、温度、营养物质等方面分析。第(3)题海滨浴场不仅要求砂质海岸还要求清洁的水质;②位于入海口有从X城带来的污水。

    [答案] (1)乙 等深线密集港阔水深适宜船舶停靠;地形平坦开阔,利于筑港;交通便利,腹地广阔。

    (2)淤泥质海岸 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饵料丰富。

    (3)不适合。理由:这里位于河口有从X城带来的污水影响水质。

    考法二 以我国某海域为背景考查我国海洋开发的条件、海洋权益和海洋保护等问题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将来是一个重要主攻方向,从陆域到海域都有我们未知的领域,有很大的潜力。

    材料二 现代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生态工程建设修复或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并对生态、生物及渔业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空间。

    材料三 陵水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它是以黎族、汉族、苗族人口居多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县。陵水黎族自治县拥有1 223平方千米的责任海域面积东北起点为分界洲岛沿135°角为基础向深海延伸12海里东南与三亚市海域交界。海域共有香水湾、陵水湾、清水湾和土福湾四个海湾;有分界洲岛和南湾半岛。2018年12月陵水黎族自治县获批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要任务是开展海洋旅游业国际化、高端化发展示范创新“海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1)分析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

    (2)说明积极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意义。

    (3)分析海南陵水发展海洋旅游业的优势条件。

    (4)说明我国海洋经济示范区设立的主要目的。

    [解析] 第(1)题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条件需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其生态意义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经济意义是促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社会意义是提供优质蛋白质保障粮食安全减轻土地压力及增加就业等。第(3)题陵水发展海洋旅游业的优势条件需从自然条件(靠近南海海域面积广;热带风光)和社会经济条件(少数民族风情交通、市场、政策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我国设立海洋经济示范区可以创新海洋经济体制、集聚海洋产业、统筹陆海发展、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保护我国海洋权益等。

    [答案] (1)我国海岸线漫长沿海滩涂广;海域面积辽阔且海域差异明显;海洋资源丰富;国内、外市场广阔;我国进、出口贸易量大近海、远洋贸易量大;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海洋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政策大力支持等。

    (2)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生态);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增加渔业产值(经济);提供优质蛋白质保障粮食安全(或减少土地压力)(社会);增加就业(社会)。

    (3)陵水毗邻南海海域面积广热带海洋风光优美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富;交通较为便利;临近三亚客源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等。

    (4)目的:海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海洋产业集聚、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保护等。

    考法三 分析某海域污染分布图考查海洋环境问题及其保护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苏海岸线长954千米海域面积约为3.7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7%沿海滩涂面积约为5 100平方千米。

    材料二 2015年江苏海域污染分布图。

    (1)江苏省沿海主要是________海岸其特点是什么?

    (2)江苏沿海海岸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2015年江苏海域严重污染水域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沿海其污染物主要来源于________和生活垃圾。

    (4)请为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江苏海岸类型及其特点。第(2)题结合淤泥质海岸的特点确定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第(3)题根据图示中污染分布图说明江苏海域污染的差异;结合污染区域生产特点说明污染物类型。第(4)题从法制建设、海洋管理、思想意识及海洋保护区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 (1)淤泥质 海岸坡度平缓。

    (2)发展滩涂农业;水产养殖;生态旅游等。

    (3)盐城 南通 生产活动

    (4)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等。

     

     

    相关学案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7讲 海洋水和洋流(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17讲 海洋水和洋流(含解析),共3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海水的性质,海浪和潮汐,洋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2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2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学案,共13页。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4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教材一轮复习 第5章 第4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案,共10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5部分选修海洋地理学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