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含解析专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9气象灾害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9气象灾害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福建漳州市高三二模]清水河发源于海拔4265m的天山阿勒古达坂,是流向博斯腾湖的一条内流河。下图示意该河克尔古提水文站1996年5月某次洪水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该次洪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季节性积雪 B.雨水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2.影响该次洪水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地形C.积雪量 D.降雨量
[2021·山东淄博市高三二模]骤旱是土壤湿度急速降低的现象,历时通常仅有几天,但极易给农业带来严重损失。广西7、8月份骤旱发生频次较高。据此完成3~4题。
3.与其他时间相比较,广西7、8月份发生骤旱频次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频次高B.降水总量小
C.土壤保水性能差D.蒸发蒸腾量大
4.广西7、8月份任一骤旱发生过程中( )
A.土壤透气性降低B.蒸发蒸腾量减小
C.太阳辐射减弱D.气温降低
[2021·北京高三二模]2021年1月4日北京晴转多云,西北风2级,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11℃。下表为北京1月5日至12日天气数据表。据此完成5~6题。
5.由表可知,北京( )
A.因强冷锋过境,出现大风降温
B.在1月8日开始进入寒潮天气
C.受冬季风影响,天气发生变化
D.因气温低,大部分地区降雪少
6.1月12日比1月11日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日( )
A.夜晚大气的透明度较前日高,大气逆辐射强,大气的保温作用较低
B.昼吹偏北风,夜吹偏南风,昼夜风向皆与前日相反,热岛效应较低
C.白昼风力较前日增大且吹偏北风,风寒效应增加,白昼的气温降低
D.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已过境,昼夜阴晴对昼夜温差的影响逐渐明显
[2021·安徽高三三模]2018年8月18日前后,台风“温比亚”进入安徽境内,18日风速达到最大,在巢湖引起强烈的风浪过程,同时对巢湖流域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下左图为巢湖水深分布,下右图为台风过境时湖面三个测站风速、风向变化。据此完成7~9题。
7.台风过境时下列四地中风浪最大的是( )
A.① B.②C.③ D.④
8.台风“温比亚”对巢湖流域生产生活的影响是( )
①缓解旱情 ②减轻酷暑 ③加重雾霾 ④诱发风暴潮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9.根据三个测站风速风向变化可推测此次台风中心( )
A.从北边由西向东掠过B.从南边由西向东掠过
C.从北边由东向西掠过D.从南边由东向西掠过
二、综合题
10.[2021·浙江1月]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洪水的主要来源,下垫面状况会影响洪峰的形成,夏季暴雨易引发洪灾。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50年一遇洪峰流量等值线图,图2为我国3个地区夏季暴雨出现概率随日期变化图。
(1)甲地地形为________(填类型),夏季盛行________(填风向)风,降水较多。
(2)指出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的规律。从降水角度说明乙地防洪难度大的原因。
(3)从地形影响角度,分析丙岛东部易发山洪的原因。
专练29 气象灾害
1.A 材料中可知,该河流发源于天山,其补给水源有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等,此时为5月份,主要的补给水源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A正确。冰川融水的主要补给时间是夏季,C错误。此时的降水较少,雨水补给较少,B错误。地下水补给不易造成洪水,D错误。故选A。
2.C 根据材料可知,此次汛期主要发生在5月份,是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属于春季汛期。春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冬季因为寒冷保存下来的积雪开始融化,所以影响该次洪水流量大小的主要原因是冬季积雪量的多少,C正确。气温高,积雪会融化,但若没有积雪,气温再高,也形成不了洪水,因此影响该次洪水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不是气温,A错误。地形与洪水流量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该地为天山,5月份降雨量很少,D错误。故选C。
3.D 广西所处纬度低,7、8月气温高,蒸发蒸腾量大,易导致土壤湿度骤旱,D正确;降水频次高使得土壤湿度大,不会产生骤旱,A错;广西属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并不小,B错;土壤保水性能较稳定,不会在7、8月突变,C错。故选D。
4.B 骤旱发生时,降水偏少,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升高,土壤水分不断蒸发,土壤湿度不断降低,导致蒸发蒸腾量逐渐减小,且土壤透气性升高,B正确,A、C、D错。故选B。
5.A 由表可知,1月5日~7日气温骤降,风力增大,8日后气温回升,风力减弱,可知5日~7日强冷锋(寒潮)过境,出现大风降温天气,A正确,B、C错误;因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部分地区降雪少,D错误。故选A。
6.D 由表可知,1月12日夜晚为晴天,1月11日夜晚为阴天,1月12日夜晚大气的透明度较前日高,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较低,A错误;热岛效应减弱应该使昼夜的温度都会降低,而12日白天气温较高,B错误;12日较11日白昼气温高,C错误;由表可知,11日和12日影响北京的冷锋天气系统已经过境,天气较为稳定,昼夜阴晴对昼夜温差的影响逐渐明显,D正确。故选D。
7.B 风浪大小与湖水深度有关,湖心水域由于水深、风区长度大、水面辽阔应是出现最大风浪强度的区域。②位于水深最大处的湖心,其他三个地点均位于岸边。台风过境时下列四地中风浪最大的是②。B正确。故选B。
8.A 台风到达安徽的影响主要是带来降水和降温,因此可以缓解旱情和减轻酷暑,①②正确。台风增大空气流动只会减轻雾霾,风暴潮是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不会发生在内陆湖泊,③④错误。A正确。故选A。
9.D 18日前后三个测站风向变化基本一致,说明期间台风位于巢湖同一侧。再根据18日前后风向由西北风转向东南风,推测台风是从巢湖南侧由东向西掠过的。D正确。故选D。
10.答案:(1)山地 东南
(2)规律:自南向北推迟。
原因:降水集中,季节变化明显,年际变化较大;暴雨出现概率高。
(3)中部有山脉,东部迎风坡降水量大;东部地形陡峭,河流短,汇流时间短。
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的地形和气候。读图根据经纬网和等高线判断,甲地为长白山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水汽受地形阻挡故而降水较多。(2)本题考查中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和洪涝灾害的成因。结合图2,可发现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自南向北推迟。降水角度可从降水量、降水年际和季节分配等方面分析。由于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季节变化大,另外,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大,导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3)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结合台湾东西部差异,可知台湾东部,地形起伏更大,又是迎风坡降水多,因而更易暴发山洪。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9气象灾害,共3页。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地理微专题讲与练——考点29《气象灾害》检测题(含解析)(新高考专用),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94中国地理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