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案设计,共2页。
第一章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姓名 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目标:1、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原理,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能根据打出的纸带计算打几个点所用的时间,会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能根据纸带粗略测量纸带的瞬时速度,认识v-t图象,并能根据v-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2、通过速度测量过程的体验,领悟两个方法:一是用图象处理物理数据的方法;二是极限法或说无限趋近法,加强一个认识,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实验器材:电源(220V电源或学生电源),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最好是塑料透明的),导线实验准备:1、仔细观察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对照课本,比较它们的异同。2、两类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是多少?3、分析纸带时,如何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4、瞬时速度是我们引进测量出来的,你知道用什么方法求出的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吗?5、从器材上读取的数据是原始数据,原始数据是宝贵的实验资料,要严肃对待,要整齐的记录,妥善保存。实验原理:1、电磁打点计时器。课本P21 2、电火花计时器。课本P21 电火花计时器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比较 : 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电源电压 电源频率及打点时间 特 点 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小,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实验步骤: 根据课本P22“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实验 (重复两次)1.利用实验纸带填写表一。表一:实验次数点子数n点子间隔数n-1运动时间t/s位移s/m平均速度/m/s1 2 2.利用实验纸带一,每隔0.1s取一个点,在纸带上分别标出A、B、C、D、E、F等点,测量出相邻点间的位移△x,记录在表二中,同时记录相对应的时间,以测量该点的平均速度。表二:位移ABBCCDDEEF/m /s v/(m/s) 3.利用纸带二,用0、A、B、C、D、E在纸带上标出连续几个点。计算出与各点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把它当作计时器打下这个点时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三中,点0作为计时的开始,即t=0。表三:位置0ABCDE时刻t0 相邻两点间时间/s0 相邻两点间位移/m v/(m/s) 4.在坐标纸上建立以速度v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的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三的数据在坐标轴上描点,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注意事项:1. 要认清楚你使用了哪种类型的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要使用10V以下的交流学生电源;而电火花计时器则直接使用220V的交变电流。2. 开头的点迹很密集,这是由于先接通电源后拉动纸带和开始时的速度比较慢而造成的,数点时不能从开始处数,而要向后看,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3. 如果数出了n个点,那么,他们的间隔数是(n-1)个。他们所用的运动时间为(n-1)0.02s.4. 打点计时器要固定好,在使用时打点计时器不允许松动。5. 打点计时器打点结束时要立刻切断电源。6. 要保证手每一次“水平地拉动纸带”。7. 可以大致表示某包含点的瞬时速度,两边点离得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接近B点的瞬时速度,但过小的间距也会增大测量的误差,应根据课本中的例子仔细选取。8. 建立坐标系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合适的单位,以便曲线能分布于大部分的坐标系中。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经典例题,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思考与交流,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