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 美丽的西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 美丽的西湖教学设计,共3页。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总结概括的能力,提高发现美的审美眼光和对美的多元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西湖美丽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
2.通过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的观察与调查,多数学生没有到过西湖和接触过水彩画,对二者的印象仅限于图片或其他传媒的认识;
3.学生对学习水彩画有着浓烈的兴趣;
4.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色彩知识较差。
3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感受西湖的美和了解水彩画的特点以及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提问导入
提问导入
1.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曾见过的哪些自己认为比较美的风景?
生答:
2.师再问: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把这么美丽的风景保存下来呢?你会采用何种方法把它保存下来。
生答:拍照和画下来。
3.师补充:这种画下来的形式其实就是用风景画的形式把它保存下来。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这句话:“风景画之美是人对自然爱的结晶。”大家觉得它说得有道理吗?大家是不是因为爱这美丽的风景才会有一种想把他画下来的欲望呢?
4.问: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张图片,来猜一猜它所描绘的是哪里的风景呢?
生答“西湖苏堤”。
师补充:讲到苏堤让我们不禁联想到我们杭州美丽的西湖风景。
活动2【讲授】展开
(二)展开
1.有人曾说过:“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的图画,是一个美丽的动人故事。”的确,不论是多年居住再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此时,我深深体会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的含义了。因此西湖又有“美丽的天堂”之称。
2.这里说到美丽西湖的动人故事,那么同学们,你们来说说看你们所知道的西湖故事有哪些吗?
“东坡肉的由来” 和“白蛇传”的故事
3.“白蛇传”这部电影因为是再西湖拍的,所以也被称作是西湖的象征。
(课件演示)下面是西湖的旅游景区图,我们可以从这张图中看到西湖的美丽风光。
4.(点击)这一张是立的是西湖边上的迎客碑,上面有“杭州西湖”四个字样。
刚才同学们讲述了关于西湖的动人故事,那同学们知道关于西湖来历的传说故事吗?(课件演示西湖来历的传说)
(1).美丽的西湖风景如诗如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古代一些文人雅士是怎样来描述西湖的美丽风景的?(课件演示杨万里的《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2).让你看到西湖美景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想作诗的想法吗?
(3).同学还知道哪些关于西湖的优美诗词呢?(课件演示)
5.大家都去过西湖吗?你能说出西湖的景区的名称吗?下面让我们随着课件再一起来观赏一下西湖如诗如画的风景。(课件演示)
在参观的同时大家试着根据图片景色来选择名称。(课件演示)
西湖除了有旧十景之外,还有新十景,大家试着给这些景色取名字。(课件演示)
6.让学生欣赏水彩画中西湖的美,(课件演示西湖水彩画)让学生在艺术和自然之间体会水彩画中西湖的淡雅之美,西湖的秀丽之美,西湖的恬静之美。
教师并总结水彩画的艺术特色:轻快、朦胧、淡雅。
7.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中国画和水彩画有何相异之处。(课件演示图片)教师补充总结。
8.教师在图片中逐一介绍水彩画中的远景,中景,近景。
9.教师讲解水彩画构图的一般原则:A.处理好主次关系。(着重描绘你想要突出的重点。)
B.画面的均衡与呼应。
C.光线的疏迷与聚散。
D.颜色的对比与统一。
E.选择好视平线的位置。
活动3【练习】小结
(三)小结
1.风景色彩小练习:画出你认为最富美感的西湖色彩风景。
作业要求:注意构图完美,色调统一协调。
2. 下节课继续准备
铅笔一支;
水彩笔或者毛笔大小各一支;
水彩颜料;
调色盘;
笔洗;
水彩纸;
橡皮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 美丽的西湖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美术第4课 美丽的西湖表格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浙美版第4课 美丽的西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