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1.5 热力环流和风-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专题1.6 水圈与水循环-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专题1.8 桂林山水与风成地貌-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专题1.9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专题1.10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专题1.7 生物圈与植被-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
展开1.7生物圈与植被
[基础巩固]
一、认识生物圈
- 生物圈的范围?(教材P45)
- 生物圈的作用?(教材P45-46)
- 主要植被对应的气候类型?
[典型例题1]
读“某地景观图”,完成1~2题。
1.该景观图反映的自然景观是( )
A.温带草原 B.热带草原
C.寒带苔原 D.亚寒带针叶林
2.该景观图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3.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⑤代号表示的物质: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④____ ,⑤____
[基础巩固]
二、识别植被类型
- 区分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特点,主要分布区,举例?
板根、茎花的作用?树冠浑圆,多革质叶片,质地较硬,表面光滑,无绒毛的作用?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表面蜡质的作用?
- 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区?特点?举例?冬季落叶?叶片呈纸质,宽而薄的作用?(教材P47)
下图为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重,单位:%),读图回答。
1.该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 )
A.草地 B.落叶林
C.荒漠 D.阔叶林
- 针叶林主要分布区?特点?举例?叶片呈针状的作用?(教材P48)
2.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3.下列有关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生长旺盛——常年高温多雨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4.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5.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6.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
- 两种草原植被的主要分布区?(教材P49)特点?
- 荒漠植被分布区?主要特点?植物叶片退化或无叶?肉质茎?茎叶覆盖茸毛?根系发达的作用?(教材P50)
[典型例题2]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材料二 下面四幅图为世界部分地区自然景观图。
材料三 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图。
(1)习近平主席出访的四个国家,对应材料二中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④
C.②③④① D.②④④①
(2)说出亚寒带针叶林带的主要分布地区,植被特征,说明出现这种植被特征的原因?
(3)材料三中A、B、C三地的植被依次是什么?形成植被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基础巩固]
三、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 植物根茎叶不同形态的作用?
根:宽大?深且发达? 茎:粗大?不对称?树皮厚且结实?矮小?
叶:宽大?蜡质?光滑无绒毛?厚(革质)、肉质?叶小、刺状、针状?茸毛?落叶?
花:色艳?速生?(教材P51)
沙漠玫瑰”因原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3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
1.“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 )
A. 散热 B. 耐寒 C. 防风 D. 防沙
2.猴面包树,又称波巴布树,猴面包树浑身是宝。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沿海。猴面包树喜热、耐旱。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根据图文信息说明猴面包树耐旱的原理?
答案:①树干木质松软——利于湿季储水;
②树干粗大——储水量大;
③树皮坚实——减少水分散失;
④枝叶较少——减少水分蒸腾 ;
⑤根系发达——利于吸收深层地下水。
- 植物形态都有哪些?受到区域哪些特征的影响?(教材P51)
- 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下列四幅照片是台湾四种原生树木的树叶照片,这四种树木的天然分布具有明显空间差异。据此完成第5题。
1导致台湾这四种树木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高度 B.坡度 C.纬度 D.雨量
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上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9-10题。
2.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3.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 风力较大, 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嫦娥四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随后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了一条让人开心的消息:棉花种子成功发芽了!本次“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种子、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构成一个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微型生态系统。均放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
4. 此次携带的生物物种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个头大、耐高温 B.耐冻、耗氧多
C.抗辐射、抗干扰 D.个头小、耗氧多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下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 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 苔原
6.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
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 D. 风力强劲
7.读材料回答问题
情景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植被调查,下面为调查材料。结合材料回答
(2)每年秋冬季节,随着气温逐步降低,校园里负责绿化的师傅们便开始对校园内的绿化植物进行“理发”,微校园行道树贴上了“面膜——涂白,如下图所示,分析为植物“理发”涂白”的目的。
答案:“理发”减少树冠的蒸发,以保存热量,确保苗木安全过冬。
“涂自”不但能杀死树皮寄生虫卵,而且涂料中含有天然油剂保护膜,对树木又能起到防寒防冻的作用。同时涂白以后晴天可反射太阳光,减少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量,降低白天温度,缩小树干上的昼夜温差,避免冻裂发生。
情景二:该地理兴趣小组外出采风,到福建某地区调查红树林,发现红树林植物有以下特点:
(3)结合内容,理解红树林植物特点及其与环境的适应性。
特点 | 与环境适应性 | |
支柱根、板状根 |
| |
呼吸跟 |
| |
胎生 | 果实萌芽早 |
|
有胚轴 |
| |
可排盐分的腺体 |
|
答案:①支柱根和板状根。红树林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支柱根自树干部生出,逐渐下伸,最后插入土中,形成弓状
的稳固支架,纵横交错,高度过人。有些树种发育明显的板状根,高30~50厘米。
②呼吸根。红树林发育各种形状的凸出地面的呼吸根。吸根的外表有粗大的皮孔,便于透气,内有海绵状的通
气组织,可贮藏空气。呼吸根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③“胎生”。红树科植物的种子在还没有离开母树的果实时就开始萌发,长出绿色棒状的胚轴,长13~30厘米,下端粗大,顶端渐尖,到一定时候便和果实一起下落或脱离果实坠入淤泥中,数小时内即可扎根,生长成为独立的植株。胚轴组织疏松,含有空气,可长期漂浮海上而不失生命力。
④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
(4)结合红树林植物的生长特点,说明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答案:由于红树林有着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使它宛如绿色长城一样,可以护堤固滩、防风浪冲击、保护农田、降低盐害侵袭,净化海水,促淤造陆,对保护海岸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红树林被人们称为“海岸卫士”。
-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8.交通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
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 ②降低噪声、减轻污染 ③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④划分车道、隔离交通⑤提神醒脑、减少事故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
- 森林对环境的影响?(课本P52)
柳树是中国的原生树种,姿态优美潇洒。可每年飘飞的柳絮会使接触或者吸入者,流鼻涕、打喷嚏甚至引发呼吸道疾病。下图示意柳絮开始飘飞预警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中柳树生态效益的是( )
A.增温增湿 B.遮阴纳凉 C.释氧固碳 D.防治水土流失
2.结合图中柳絮开始飘飞的时间推移规律,过敏体质的人外出应尽量避开的时间段是( )
A.8:00-10:00 B.12:00-14:00 C.16:00-18:00 D.20:00-22:00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冬季风强劲,属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塞罕坝曾开围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城。为抵御风沙南侵, 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生长缓慢。但是几十年来,塞罕坝人还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材料二: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说明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
(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的原因。
答案:(1)(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强盛;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北京失去绿色屏障,(冬季风长驱直入,导致风沙南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风沙南侵;北京离浑善达克沙地距离近。
(2)地势较高,热量条件不足(或“生长期较短”) ;属半干旱向半湿润区过渡的地带,降水较少;冬季风强劲,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 湿地对环境的影响?
[典型例题3]
5.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旬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
(1)高山流石滩自然环境有何特点?
(2)高山流石滩植物各特征有何好处?
参考答案:
【答案】 1.A 2.A
3.答案:二氧化碳 氧气 氮气 有机物 无机物
4.解析:(1)习近平主席出访的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材料二中与这四国相对应的自然景观依次是②亚寒带针叶林、④热带稀树草原、④热带稀树草原、①热带雨林。(2)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3)材料三中A、B、C三地植被依次是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这种变化形成的主导因素是水分。
答案:(1)D
(2)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叶片呈针状。抗寒,减少水分蒸发。
(3)依次为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主导因素是水分。
5.
专题1.12 复习自然灾害成因-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1.12 复习自然灾害成因-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共5页。
专题1.10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1.10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共10页。
专题1.8 桂林山水与风成地貌-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1.8 桂林山水与风成地貌-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复习备考秘籍(鲁教版2019)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