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4)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图中只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中未画出透镜)情形。请你根据光路的方向判断其中属于凸透镜是( )A.B.C. D.2.图中分别画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一定是近视眼的是( )A.看近处的物体 B.看近处的物体C.看远处的物体 D.看远处的物体3.如图是某同学在沂河边临工大桥拍下的一张美丽景片。根据此照片可推断( )A.桥上索塔有多高,沂河水有多深B.塔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桥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塔的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若把物体向透镜方向移8cm,又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0cm C.9cm D.5cm5.随着我国疫情高峰过去,全球疫情走势及防止境外输入成为焦点,3月12日19时钟南山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医院重症监护团队一起,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重症监护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方视频连线,下列有关说明正确的是( )A.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图像和文字,是因为光在显示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B.摄像头工作时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原理C.若要使屏幕中的人像更大,人应靠近摄像头D.此时人与摄像头的距离在镜头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6.如图所示,线段AB为一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对应关系。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等于5mB.物距为0.3m时所成像为正立放大虚像C.物距从0.1m增至0.8m过程中所成像为倒立缩小实像D.当物距从0.25m增至1m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变小7.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图示位置时烛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成像原理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B.取走光屏,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C.凸透镜不动,只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D.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光屏左移到适当位置也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8.我们常提到各种像,如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光的反射而成像的是②③ D.由于光的折射而成像的是③④9.在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情况的分别是( )
A.②和④ B.④和② C.②和① D.③和①10.很多道路口安装了高清晰智能摄像头,实现全天监控,这种摄像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相似,像距不变,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人被锁定并在成像板上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此后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总保持清晰,该人在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 )
A.在成像板上总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镜头的焦点总在F处不变C.镜头的焦点可能移至图中的a点D.镜头的焦点可能移至图中的b点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岸边的树在水里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2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C.当u=15cm时成缩小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移动的速度比物体移动的速度快 二、填空题13.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的镜头,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14.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电子信息时代,但是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15.如图所示,小华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__(填“虚”或“实”)像。保持手机到眼睛的距离不变,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大威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机,小华患上了近视眼,图_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16.春天校园里鲜花盛开,小明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照相机的镜头对光线有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一些,应使镜头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鲜花。若小明想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取景范围可以将焦距调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17.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18.生活处处有物理,“爱物理”小组同学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兴趣高涨,大家利用小明爷爷的老花镜也做起了探究实验,爷爷告诉小明,眼镜的度数是200度,那么该眼镜镜片的焦距是___________m,眼镜度数越高,焦距越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像机)若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__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20.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_______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________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 _______透镜。青少年如果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户外活动,就可能患上近视。患近视后需要佩戴 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 三、实验题2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实验次数物距(u)像距(v)13015220203153045/(1)第一次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的;(2)由第二次实验可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3)第三次实验时,小华将一个近视镜紧贴在凸透镜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22.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在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将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6)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______(选填“向下”或“向上”)调节;(7)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2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甲所示,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2)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有一个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此原理来工作的;(3)若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同时向左移动10cm后,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4)在图丙中画出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______(5)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小丽将自己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丽将光屏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模糊的像又清晰了,请你判断小丽的眼睛与如图丁所示的______(选填“甲“或“乙”)图中所表现的状况相同;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小丽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应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10cm。
24.小亮的爷爷看报纸时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1)小亮透过放大镜观看周围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离他比较远的钟表竟然呈现了倒立、缩小的样子;随着他走近钟表,如图乙所示,又观察到钟表___________的样子。针对以上现象,小亮思考了下面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A.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能成什么样的像?B.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有哪些种类?C.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D.物体通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都与哪些因素有关?(2)小亮想用家中的蜡烛、白纸板和凸透镜进行探究,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3)如图丙所示,小亮将蜡烛、凸透镜、白纸板沿直线依次放在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白纸板的高度,使像成在白纸板的中心。(4)接着小亮进行了多次实验和测量,并将测量情况记录在下表中。实验序号物、镜间的距离u/cm成像的特点130倒立缩小的像225倒立缩小的像320倒立缩小的像415倒立放大的像510倒立放大的像小亮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物体距离凸透镜大于15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或等于15cm成倒立放大的像。同学小华看了小亮的数据后,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结论是:物体距离凸透镜大于或等于20cm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距离凸透镜小于20cm成倒立放大的像。为解决争议,他们想在物、镜间距离是15-20cm的范围内继续多做几次实验,找到___________,使结论更可靠。
参考答案1.C2.D3.D4.C5.C6.D7.B8.D9.D10.C11.D12.D13.照相机 放大镜 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 能 14.近视 前方 凹透镜 15.虚 变小 乙 16.会聚 靠近 小 17.凸 缩小 18.0.5 小 19.投影仪 靠近 20.直线 折射 虚 凸 凹 21.同一高度 倒立 缩小 实像 10 远离 22.10.0 同一高度 照相机 向右 放大 向上 D 23.投影仪 不能
甲 小于 24.倒立 C 刻度尺 等大的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