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培优(2)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物体与凸透镜相距u=8cm时,经凸透镜成正立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u=12cm时,成倒立的像。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凸透镜u=20cm时,成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u=20cm时,成缩小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u=16cm时,成缩小的实像D.当物体距凸透镜u=16cm时,成放大的实像2.小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cmB.一定在10cm到15cm之间C.一定小于10cmD.一定在15cm到20cm之间3.对于下列四个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中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实际是烛焰的影子B.b图中为观察到蚂蚁正立、放大的像,蚂蚁离透镜的距离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c图中用相机拍照时,物体只能放在相机镜头前二倍焦距之外D.d图中人通过平面镜成像,人离平面镜越远,像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小4.很多道路口安装了高清晰智能摄像头,实现全天监控,这种摄像头工作原理与人眼相似,像距不变,镜头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人被锁定并在成像板上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此后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总保持清晰,该人在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 )
A.在成像板上总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镜头的焦点总在F处不变C.镜头的焦点可能移至图中的a点D.镜头的焦点可能移至图中的b点5.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18cm处沿主光轴移到4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变小,像距变大 D.像变小,像距变小6.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A. B. C. D.7.下列光路中错误的是( )A. B. C. D.8.如图是某同学在沂河边临工大桥拍下的一张美丽景片。根据此照片可推断( )A.桥上索塔有多高,沂河水有多深B.塔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大桥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塔的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9.下列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 ( )A.穿衣镜 B.观后镜 C.潜望镜 D.老花镜10.查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而且有平均每年增长125度的趋势。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丁 B.甲、乙 C.丙、乙 D.丙、丁11.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映电影的原理是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在光屏上成像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12.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相机胶片上的像,其中(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③④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⑤1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cmB.当 u=24cm 时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大后变小 二、填空题14.将一玩具鹦鹉(如图甲)紧靠凸透镜,然后逐渐远离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三个不同的像(如图乙),则三个像中______是实像,______是虚像。三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15.幻灯机与投影仪的不同是它直接把像水平投到屏幕上,不需平面镜反射光。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应把幻灯片______(选填“倒”或“正”)放。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将幻灯机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屏幕,并将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16.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___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_________(填“透镜”或“电路板”)。17.照相机是利用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投影仪是利用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放大镜是利用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18.最早发现日光的色散现象的物理学家是______;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25厘米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__2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9.2021年5月15日,中国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屈原在《天问》诗句中所表达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如图甲,“祝融号“火星车驶离平台的过程中,其后置照相机对着平台先后拍摄得到乙、丙、丁3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______透镜,拍摄过程中相机镜头逐步 ______(向外伸/向内缩)。观看三张照片感觉平台是运动的,这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
20.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__________cm。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图像超出了屏幕范围,则应将投影仪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屏幕,并将镜头适当往___________调(填“上”或“下”)。21.下列四幅图中:(1)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图______,远视眼的缺陷是晶状体的凸度过小或者眼球前后距离过______(选填“长”或“短”);(2)能够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的图是______,近视眼看不清______(选填“近”或“远”)处的物体。
三、实验题22.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地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接着他把凸透镜、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开始做实验。(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透镜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位于______。(2)在图中,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__cm(选填“60~70”或“大于70”)刻度范围内移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3)当烛焰由0cm处向40cm处靠拢时,光屏应向______方向(远离透镜/靠拢透镜)移动,才能在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且像的大小是越来越______。(4)将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处,结果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是______。(5)小华用LED灯做成字母“F”替换蜡烛,将它放在距离透镜15.0cm处,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他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物为“F”,则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状为______;移去光屏,在光屏处,看到像的形状为______。23.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固定在50cm,点燃的蜡烛固定在10cm,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__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______(“可以”或“不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甲,用遮光板遮住蜡烛一部分,光屏上的像相比原来的像会 ______(选填“变暗”、“缩小”或“不完整”)。(3)图甲,将蜡烛移至35cm处,光屏上成 ______(“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此时,若将烛焰中心下降1cm,像向上移动的距离______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某小组实验器材放置如图丙,移动光屏,观察到光屏上只能出现______(“亮斑”、“缩小实像”或“放大虚像”),而人眼在图中A处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看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5)某组同学使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如图丁(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①成倒立放大实像,物距μ与焦距f的条件是______;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______。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____(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直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__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他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___________(填“虚像”或“实像”)。(4)同学们讨论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替代蜡烛作为光源,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
(1)实验前先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如图1所示,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2)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上,其目的是______;(3)如图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保持凸透镜在“0”位置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的操作是:发光方格板向______移动,光屏向______移动。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4)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______。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5)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3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中的______。A、 B、 C、 D、
参考答案1.D2.B3.C4.C5.D6.D7.B8.D9.D10.B11.C12.A13.C14.① ②③ ②③① 15.倒 远离 减小 16.凸 虚 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 电路板 17.凸透镜 凸透镜 凸透镜 18.牛顿 缩小 小于 19.凸 向内缩 相机镜头 20.改变光路 20 靠近 上 21.① 短 ④ 远 22.同一高度 大于70 不能 远离透镜 大 烛焰有一部分位于焦点之内 23.B 照相机 可以 变暗 放大 大于 亮斑 左 f<u<2f 增大 24.亮点 缩小 左 虚像 实验用的光源不会晃动,所成的像稳定,便于观察 25.10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实 右 右 正立 D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