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鱼我所欲也》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5159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鱼我所欲也》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5159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9《鱼我所欲也》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5159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设计,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解疑,疏通文意,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师语文教案 课题:鱼我所欲也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过程与方法: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重点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难点对论证方法的理解。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是先秦诸子散文,其教学要求是在反复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板书设计鱼我所欲也 《孟子》主 题:舍生取义 人性本善论证方法:道理 举例 对比 比喻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一、导语设计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二、资料助读1.介绍孟子。 2.“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学生齐读课文。 3.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显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明确:(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四、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五、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六、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七、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了解作者及其性善说。 明确目标任务:1、掌握“欲、舍、甚、恶”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正确分析并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3、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合作学习: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教室检查重点字词掌握情况。 学生讨论:明确 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拓展延伸,接收思想教育。。 总结反思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 教学札记 在教学本课时,学生感觉较难的是背诵, 觉得第一段生涩难懂,我就着重给学生分析写作思路、使用的对比排比等手法,让他们住住规律来背,效果自然就好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课文讲授,深入分析,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表格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助学资讯,字词积累,整体感知,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