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如何判读等高线地形图1、山顶(山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2、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3、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山脊地势比两侧高,是分水线,所以往往是河流的分水岭。4、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山谷是集水线(集水区),水源能汇聚在一起,所以山谷会形成河流 。山谷和山脊的判别: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是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的是山脊,因此“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简称“高谷低脊”。5、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下部分,外形像马鞍而得名。)步骤阅读6、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陡崖适合攀岩运动,可能会有瀑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当堂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课时安排,课型,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