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 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语文 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第1页
    语文 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第2页
    语文 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 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 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写作,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闵行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3)当曾皙问孔子为什么“哂由”的时候,孔子给出的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1)学校组织春游,小红和同学们登上滕王阁,她想用古诗来描绘眼前所见的景象,下列各项最合适的是(   )。(2分)A.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B.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C.千里澄江如练,翠峰如簇。D.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下面对水果店老板的话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水果店老板:这些是上好的无籽葡萄。小明:真的是上好的无籽葡萄?水果店老板:上好的无籽葡萄怎么会有这种价格?A.两句话的陈述彼此矛盾。B.第二句证实第一句为伪。C.葡萄的好坏与价格无关。D.上好的无籽葡萄价格高。    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6题。(15分) 熟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刘少杰①有人说,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迁,重亲情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熟人社会即将终结,陌生社会已经到来;也有人说,熟人社会正在以新的形式展开,应当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努力去瓦解它。 ②时下人们谈及熟人社会存在的根源,通常仅仅想起费孝通先生“以土为本”的观点,而忽视了他关于差序格局对熟人社会规范作用的论述。如果仅仅关注熟人社会的乡土文明根源,那么不难得出熟人社会正在消退、陌生社会即将到来的结论。因为,市场经济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同时,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流动,又大规模地把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社会。但相对于差序格局而言,这仅仅是一种表层的外在性变化。判断熟人社会的变化,更重要的应当考察那些制约人们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制度结构的变迁。 ③事实上,当费孝通先生论述熟人社会同乡土文明关系时,揭示了熟人社会的发生根源;而当他论述由亲情原则而形成的差序格局时,实质是在讨论熟人社会形成后稳定持续的存在根源。二者密切联系又不能等同。一种社会现象可以因为某种因素而生成,但一旦生成并持续存在,就意味着其中形成了某种制度结构,制约社会行为并稳定社会秩序,使社会持续运行。同土地连在一起的发生根源可以随着人们远离土地而失去作 用,而作为制度结构的存在根源却可持续地运行下去。 ④一种制度能够形成且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注重亲情的行为规则同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悉关系是分不开的,而这些关系又是社会生活中永远存在的,只要繁衍不息、交往不止、社会延续,就永远不可祛除,并且,正是这些关系中蕴含了人类的原初品质和真实本性,人们无论怎样紧张疲惫,一旦回到亲朋好友之中,便会感到轻松与安全。 ⑤肯定了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悉关系,也就肯定了熟人社会存在的合理性,然而,这种肯定又不是无限制的,在专业化领域或组织化领域应当受到限制。具体说,不应当把在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熟人关系中合理发挥作用的亲情原则扩展到专业化领域和组织化领域。如果坚持了这一点,就意味着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划分出熟人社会和陌生社会。 ⑥由于中国社会生活的分化程度较低,人们常常淡化各种生活领域的界限与区别,本来在日常生活领域中有效的熟人社会的原则,往往被推及其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领域之中,其结果不仅导致在不同领域中才能有效的制度发生冲突,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生活的效率。马克斯·韦伯以社会生活和社会行动有不同类型并遵循不同制度原则为前提, 强调在组织中实行严格排斥亲情的科层制度,其主旨便是限制日常生活领域中的感性制度在组织中同理性化制度发生冲突,并以此保证组织效率的实现。 ⑦熟人社会的消极性不在于它的存在,而在于它同那些专业化领域和组织化领域之间的界限不清。熟人社会的原则或制度源于生活,因此是人们最熟悉且最能有效利用 的,它可以轻松地被人们扩展到日常生活之外的领域,可以无孔不入地侵袭、弱化甚或取代专业规矩和组织制度,以致私与公、情与理都被一股脑地搅在了一起,社会公正和社会效率在界线不清、是非不辨中被冲击、抑制和抵消。 ⑧但是,从日常生活的立场看,熟人社会又有其不可否认的存在根据和适合范围, 所以不应彻底否定甚至主张瓦解熟人社会。它在社会生活中也有整合社会、维系人际感情、保持社会稳定的积极意义。相反,一个六亲不认的社会,才是真正可怕的消极社会。 ⑨应当注意的问题不是熟人社会怎样被瓦解或取代,而是要明确认识熟人社会的存在根源和展开范围,既要肯定熟人社会的合理性,又要明确它不能超越日常生活领域而漫及各种专业化领域和组织化领域。(选自《人民论坛》2006 年10期,有删改) 3.第③段中的“存在根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A.市场经济、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的流动使得熟人社会消退。B.费孝通论述的熟人社会实际有发生根源和存在根源两个概念。C.专业化领域或组织化领域是绝不能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的。D.熟人社会有其存在根据和适合范围,彻底否认它也是可怕的。 5.第⑥段转述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4分) 6.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16分)那个年三十安石榴①我睁开眼睛就看见奶奶的脸朝我俯下来,手里擎着长烟袋。“翻车了,是吧?”她说。我这才算醒过来了,就知道我被姐姐从被窝里抖落到炕上去了。不知道是大姐干的还是二姐干的,也许合伙干的,反正她们总是这样。奶奶把我的棉袄棉裤从她的被窝里拽出来, 它们已经被焐得热乎乎的了。这时候,我哥哥拉开门,扔过来一个小鞭儿,一声炸响,炕上叠被子的大姐和地上梳头的二姐一起尖叫起来,屋子里立刻飘满了硫黄味儿的烟尘。二姐大喊一声:(1)“妈,你管不管他!” ②奶奶坐在烟云当中纹丝未动。走廊里的尿盆已经不在了,我只好去外面的厕所,摔门出去时,听见奶奶叫我戴帽子。我从外面回来看了看厨房,门紧闭着,我知道我妈在里面。我推门进去,蒸腾的烟雾中,我妈和我哥哥回头张望,一脸惊恐的样子。哥哥两只手 正抓着大块骨头,上面的肉可多了。我扑了上去,我妈飞快地从一个大白瓷盆里拿出另一 块肉骨头,递给我说:“赶紧的,悄没声地跟你哥哥去小屋吃。” ③我和哥哥爬上炕,哥哥又跳下来把小屋门插上了。二姐又在尖叫:“妈,你快把门关上啊,臭死了!”“砰”的一声,厨房门重新关上了,二姐就是闻不了煮肉的味儿。哥哥咽了一口肉,缩了下脖子,笑了,说:“傻,太傻了。” ④妈妈忙着准备年夜饭,那每年一次满满一桌子的好饭菜,得忙乎整整一个白天,黑天了才能吃上,为了这一顿饭,别的事儿都乱套了。我们一家人(爸爸除外,他在林场还没回家呢)一起吃早饭的时候可能都十点了,大姐说:“妈,这是啥时候饭啊?早饭还是午饭?”妈说:“饿了就吃呗,管它啥时呢。”她的围裙都没解下来。哥说他不饿,我说我也不饿。二姐看看哥哥又看看我,说:“不对呀,这里面有事儿!”妈说:“吃你的吧,别巴巴些没用的了,吃完了,你和你姐去仓房把灯笼找出来,擦干净。还有电线。”奶奶说:“你俩找出来就妥,我擦。”妈吃了几口忙不迭又去厨房了,妈刚一离开,哥哥就从炕上站起来,转了个身,屁股对着饭桌,“噗”的一声放了一个屁,跳下炕跑了。大姐二姐扔下筷子追了出去。哥哥冲进爸妈的小屋,跳上炕,推开窗户,跳到他自己住的偏厦子,然后关上窗子并用身体顶住。奶奶听见姐姐“噼噼啪啪”敲玻璃的声音,叫道:“哎呀,还愿的,你俩赶紧给我回来,玻璃敲碎了!”她们冲进厨房,问我妈:(2)“你管不管他?”我妈问了问原因,说:“等会儿,我腾出手揍他。” ⑤姐姐找到大灯笼交给奶奶,开始给我糊小灯笼。空罐头瓶子都准备好了,把彩纸裁剪成红花瓣绿叶子,扎成几朵花儿,用细铁丝固定在瓶口,围绕瓶底,粘一圈粉色黄色相间的流苏穗子。大姐剪了几个藕荷色的小雪花,贴在玻璃瓶身上,二姐拴了根细麻绳当提手,又绑上一根细棍儿,这只灯笼就是我的了。哥哥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突然冲进来一把夺走,我“嗷”的一声哭了。大姐翻身从后面抱住哥哥,二姐劈手夺了过来,还给我。我还在哭,二姐牵着我的手去厨房,趴在我的耳朵上说:“你再大点声哭。”二姐站在妈身边说:(3)“妈,我就问,你到底管不管,你到底打不打他!”妈没说话,拿着一把剔骨尖刀从白瓷盆的骨肉山上割下一块肉塞到二姐嘴里。我也张开嘴,妈就给我也添了一块,然后把我们俩推出厨房。 ⑥奶奶说:“让石榴自己玩儿,你俩都十好几岁了,去帮你妈干活。”二姐说:“奶, 你说谁呢?我只有九岁。我哥十一岁了,我就问,你为啥不让他干活?”大姐说:“我去。”大姐开门,一声炸响,一只拉炮拴在门鼻子上。二姐直接跑到厨房:(4)“妈,你到底打不打他?他把大姐炸了。”妈妈问:“炸到没有?”大姐回道:“没有。那种小不点儿的拉炮。” ⑦天黑了,我哥灰头土脸地回来了,奶奶给他弄了一盆热乎水,把他脑袋直接摁水里去了。大姐二姐和我——我提着我的小灯笼,一趟趟出门去接爸爸,奶奶说:“这顿折腾啊,把屋子都折腾凉了。”又说,“一会儿你那点儿蜡烛就烧没了。” ⑧我们终于把爸爸迎回来了,爸爸说先竖灯笼杆。哥哥说:“我们四个人就行。”爸问:“哪四个人?”哥哥说:“我姐,二丫,石榴,我们四个。”二姐跳了一下,挽着哥哥的胳膊说:“哥,真是个好主意!”(5)妈说:“不对呀,我还忘了打他呢。”二姐又跳了一下,大叫道:“妈!”她不让我妈说。 ⑨爸妈看着我们把一根长长的松木杆竖起来,木杆顶头有一个三脚架,灯笼就挂在那儿。爸爸帮哥哥固定好了木杆,对我们说:“让妈妈点亮吧,你们的妈妈一年可辛苦了。” 妈妈笑着想往屋里跑,我们上去截住她,把她带到仓房,爸爸握着妈妈的手,把电推上去, 啊,灯笼亮了,我们欢呼起来。 ⑩年夜饭终于开席了,我们一家子团团围坐在炕桌周围,爸爸问:“到底有多少个菜?” 哥哥姐姐就开始数,有说十个的,有说十一个的,他们争论不停。我爸说:“你们瞧瞧, 石榴吃得小猪羔子似的。”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我偷偷盯着箱盖,一直盯着。因为那上面整整齐齐摆着我们的新衣裳新袜子。爸妈奶奶没有新衣裳,他们每人一双新袜子。奶奶的新袜子上面还放了一只红色的绒花儿,那是妈妈给奶奶买的头花。(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18期) 6.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部分。(3分)  7.细读五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8.小说以“我”这个家里最小的女孩子的视角来展开叙事,有何妙处?(4分)  9.本文和下面材料在刻画人物群像时有共同特点,请对此加以探究。(6分)(贾母)吩咐道:“咱们也把烟火放了解解酒。”贾蓉听了,忙出去带着小厮们就在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黛玉禀气柔弱,不毕驳之声,贾母便搂他在怀内。薛姨妈便搂湘云。湘云笑道:“我不怕。”宝钗等笑道:“他专爱自己放大炮仗,还怕这个呢。”王夫人便将宝玉搂入怀内。凤姐儿笑道:“我们是没人疼的了。”尤氏笑道:“有我呢,我搂着你。也不怕臊,你这会子又撒娇了,听见放炮仗,吃了蜜蜂儿屎的,今儿又轻狂起来。”凤姐儿笑道:“等散了,咱们园子里放去。我比小厮们还放的好呢。”(节选自《红楼梦》第五十四回)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1—13题。(8分)海棠坞细雨初怜湿翠裳,新晴特地试红妆。无人会得东风意,春色都将付海棠。 雨中海棠张九成玉脆红轻不耐寒,无端风雨苦相干。晓来试卷珠帘看,蔌蔌飞香满画栏。[注]①本诗是杨万里《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之一。②张九成:南宋诗人,主张抗金,为秦桧所忌,谪居多年。  11.下面对两首诗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都是七言绝句     B.都有三个韵脚C.都属于咏物诗     D.都有对仗句子 12.以下评价适用于《海棠坞》的一项是(  )。(2分) A.冲淡悠远          B.豪迈雄奇C.清新明丽          D.深沉婉转 13.两首诗都写了海棠,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作分析。(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20分) ①苏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人,骁悍有气决,年十五,从父战,数先登陷阵,破剧贼, 追北数十里,自是贼不舍境,乡党赖之。贞观初,与程名振讨高丽,破之。 ②从葱山道大总管程知节征贺鲁,至鹰娑川,贺鲁率二万骑来拒。定方始休士,见尘起,率精骑五百,逾岭驰贼营,贼众大溃,杀千余人,所弃铠仗、牛马藉藉山野不可计。副总管王文度疾其功,矫制收军不深入。于是马癯卒劳,无斗志。定方说知节曰:“天子诏讨贼,今反自守,何功之立哉?且公为大将,而阃外之事不得专,顾副将乃得专之,理不 其然,胡不囚文度待天子命?”不从。至怛笃城,有胡人降,文度猥曰:“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定方曰:“此乃自作贼耳,宁曰伐叛!”及分财,定方一不取。高宗知之,比知节等还,悉下吏,当死,贷为民。 ③擢定方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复征贺鲁。贺鲁率兵十万拒战,轻定方兵少,舒左右翼包之。定方令步卒据高,攒槊外向,亲引劲骑阵北原。贼三突步阵,不能入,定方因其乱击之,鏖战三十里,斩首数万级,贼大奔。贺鲁率数百骑西走。令副将萧嗣业率杂虏兵追北,定方领新附兵绝其后。会大雪,吏请少休,定方曰:“虏恃雪,方止舍,谓我不能进, 若纵使远遁,则莫能擒。”遂勒兵进至双河,与弥射、步真合,距贺鲁所百里,下令阵而行,薄金牙山。贺鲁走石国,弥射子元爽以兵与嗣业会,缚贺鲁以还。由是修亭障,列蹊隧,定强畛①,问疾收胔②,唐之州县极西海矣。出为神丘道大总管,率师讨百济,百济平。 ④乾封二年卒,年七十六。帝悼之,责谓侍臣曰:【甲】“定方于国有功,当褒赠,若等 不言,何邪?”乃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曰庄。(选自《新唐书》,有删改)高宗闻而伤惜,谓侍臣曰:【乙】“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卿等不言,遂使哀荣未及。兴言及此,不觉嗟悼。”(选自《旧唐书》)[注]①畛:界限。②胔:指尸体。 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1)追北数十里(    (2)下令阵而行,薄金牙山(   1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矫制收军不深入(  A.纠正     B.假托    C.勇武      D.举起(2)当死,贷为民(  A.面对     B.应该     C.判罪       D.适合 16.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且公为大将,而阃外之事不得专,顾副将乃得专之,理不其然,胡不囚文度待天子命? 17.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B.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C.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D.师还而降/且为贼不如/杀之/取其赀 18.根据第③段内容分析概括苏定方在军事方面的素养。(3分) 19.试比较【甲】【乙】两处画线句,分析其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之处。(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1分)《石坞山房图》记(清)汤斌①吴郡山水之佳,为东南最,而尧峰名特著者,则以汪钝翁先生结庐故也①。钝翁文章行谊高天下,尝辞官读书其中,四方贤士大夫过吴者,莫不愿得一言以自壮。而钝翁尝杜门谢客,有不得识其面者,则徘徊涧石松桂之间,望烟云杳霭,怅然不能去也。以此钝翁名益重,□亦有病其过峻者矣。 ②王子咸中,旧家吴市,有亭台池馆之胜,一旦携家卜邻,构数椽于尧峰之麓,曰石坞山房。日与钝翁扫叶烹茗,啸歌晏息,钝翁亦乐其恬旷,数赋诗以赠之,称相得也。钝翁应召入都,咸中复从之,舍舟登陆,千里黄尘,追随不少倦,盖其有得于钝翁者深矣。余尝过吴门,晤钝翁于城西草堂,读其所为尧峰山庄诸诗,慨然欲往游,未果。至京师, 始与咸中相见,叩其所学,大约以钝翁为宗。间出其《山房图》请记。余既心仪其为人, 而又自悔不获身至尧峰,以观其所谓文石、乳泉者,犹嘉得于图中,想见其滕门萝径、芒鞋竹杖,相过从吟咏时也,乃抚卷叹息者久之。 ③昔王摩诘辋川别业,山水踞终南之胜,时有裴迪以诗文相属和,至今览其图画,所谓斤竹岭、华子冈,仿佛犹想见其处。摩诘在开元、天宝间,立身不无可议②,徒以文词之工,犹为后人所艳慕如此;钝翁品行之高洁,学术之正大,有非摩诘所敢望者。咸中志趋卓然,其所进未可量,或亦非仅仅裴迪比,后人见之而向慕当何如也?故为之记。[注]①汪钝翁:名琬,清初名吏,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②立身不无可议:指王维在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伪职。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A.且     B.然     C.乃     D.盖 21.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吴郡尧峰因汪琬结庐而著名。B.王咸中追随汪琬而受其影响。C.作者尝过吴门观《山房图》。 D.作者认为王咸中进步不可量。 22.第③段画线句意指汪琬将来会比王维更令人艳慕,请简要写出其推导过程。(3分)  23.汤斌为王咸中作记,却用了很多笔墨写汪琬,是否离题呢?请作分析。(4分)    三、写作(7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有人说,人生不像做菜,不能等所有材料都准备好才下锅;也有人说,应该做足准备再开始。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闵行区 2021 高三一模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1.(5 1) 无边落木萧萧下 2.(1 2 分) B(2 3 分) C 
    (2)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二、阅读
    (一 15 分)3.(3 分) 制约社会行为、稳定社会秩序(1 分) 使社会持续运行(1 分) 的制度结构(1 分)【评分标准】要有形式上的表述, 中心语是制度结构。4.(3 分) C5.(4 分) 参考答案: 不同类型的社会生活和行动应遵循不同的制度(1 分) 因此应实行排斥亲情的科层制 度(避免冲突保证效率 1 印证/证明/说明熟人原则推及到专业化和组织化的领域中(1 分) 会产生冲突, 影响效率(产生不良后果 1 分) 【评分标准】观点概括 2 分, 作用 2 分。6.(5 分) 参考答案: 首先提出人们关于熟人社会的两种看法(1 接着从存在根源的角度反驳了熟人 社会即将终结的观点(1 接着分析了熟人社会的原则应当有界限(或在专业化领域或组织化领域应当 受到限制 1 熟人社会不应当被完全瓦解, 有其积极意义(1 最后总结全文, 重申熟人社会 存在合理性的观点(1 分) 【评分标准】5 条, 1 1 分。(二 16 分)7.(3 分) 参考答案: 环境描写: 蒸腾的烟雾是过年时厨房真实(典型) 的场景; 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妈妈惊恐的表情写出偷偷给哥哥肉吃被发现时的尴尬、慌乱; “我”扑上去的动作写出了我的嘴馋; 妈妈 飞快的动作和叮嘱的语言写出她怕被别的孩子发现的担心(对“我”的宠爱、急于息事宁人 概括总结: 一系列描写真实地反映过年时一个普通家庭热闹和谐的生活场景(富有生活气息) 【评分标准】环境描写 1 分; 人物描写 1 分(任选一个角度且分析完整 总括 1 分。8.(3 分) 参考答案: 二姐多次提到“管”“打”表现了哥哥的调皮、二姐的强势、妈妈的袒护; 由“管” 到“打”体现二姐越来越生气,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二姐的制止和妈妈的调侃, 表现了兄妹情深和家庭的和谐。【评分标准】人物特点  1  分; 推动情节发展  1  分; 第五句体现的家庭氛围  1  分。9.(3 分) 参考答案: “我”是第一人称视角, 是见证者、亲历者, 显得亲切、真实(身临其境、代入感 “我”是家里最小的, 关注的是吃喝玩闹及过年的热闹氛围; 女孩子的视角关注的是小灯笼、衣服的各种 色彩, 以及扎灯笼的过程, 反映女孩子的独特兴趣点(关注点 爱美心理 富有童趣、童真。【评分标准】第一人称、“家里最小的”、“女孩子”三处分别分析各 1 分, 效果 1 分。
     10.参考答案: ①本文和材料都选定了一个特定的(典型的) 场景来刻画人物群像: 本文是一个家庭在年三 十在家准备过年的热闹场景, 《红楼梦》中贾府元宵节夜宴的场景。②本文和材料都运用了语言、动作、 神态(肖像) 描写来表现人物及人物关系。如“你管不管他? ”“你打不打他? ”生动凝练地刻画出二姐 直率(强势、泼辣) 的形象; “湘云笑道: ‘我不怕。’”则写出了她豪爽胆大。③本文和材料中的群像 都是眉目分明, 性格各异的。本文中调皮捣蛋的二哥、老实本分的大姐, 《红楼梦》中柔弱的黛玉、八面 玲珑的王熙凤等, 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④以人物间的互动(衬托 表现出彼此亲疏远近的 关系。如偷偷给儿子塞肉吃的妈妈, 把宝玉搂在怀里的王夫人, 都表现出对孩子的偏宠。(能够从两个角 度进行分析, 每个角度 3 分: 概括角度 1 分, 本文和材料各有一例具体分析 2 分。内容分析和需和角度相 应。)【评分标准】每个角度 2 分: 概括角度 1 分, 具体分析 1 分, 内容分析需和角度相应。(三)11.(1 分) D12.(2 分) C13.(5 分) 参考答案: 两首诗都写了春天风雨前后的海棠, 都表达了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1 分) 不同的 是, 《海棠坞》着重于对初放海棠(1 分) 的赞美(偏爱 1 《雨中海棠》着重写雨打海棠, 落红满地 1 分) 更多的是表达了对海棠花落的惋惜与伤感 1 分) 暗示了诗人自身的不幸遭遇。(1 分)【评分标准】共同点 1 分必答; 其他得一点给 1 分。(四)14.(2 1) 败军、败兵、败逃者、逃跑的人(2) 靠近、迫近、逼近15.(2 1) B    (2) C16.(6 分) 参考答案: 况且您身为(是) 主将(大总管 军营内的事情(朝廷之外的、军事上的事、打 仗的事) 不能做主(专权、专断、专管、专治 反而副将竟然(却) 能够专权, 按道理不是这样的, 什么不囚禁王文度等待皇帝的命令。【评分标准】且、为; 阃内之事、专; 顾、乃; 理; 胡不; 语意通顺; 1 句、第 5 句按句采分; 中间 3 句按赋分点采分, 均采用倒扣分形式。17.(3 分) B18.(3 分) 善于排兵布阵, 抓住战场形势, 能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吃苦耐劳。【评分标准】按以下三个方面赋分:(1) 战术战略方面: 善于排兵布阵、抓住战场形势、乘胜追击+具体内容分析(2  (2) 个人能力方面: 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具体内容分析(1  分)(3) 战后策略方面: 战备防御、善后安抚、安定民心+具体内容分析(1  分)
      (4) 写汪琬就是借他来抬高王咸中(1 分) 的社会身份地位、名气、声望(用汪琬侧面衬托王咸中的才—“叩其所学, 大约以钝翁为宗”、德—“钝翁亦乐其恬旷”、志—“咸中志趣卓然”1 考生答到文章写汪琬是为了突出、抬高衬托王咸中即可得  1 分, 或者能写出用汪琬侧面衬托王咸中的才、德、志也可得  1分。) 

    相关试卷

    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小闵读完材料二后产生了疑惑,赏析第⑧段画线句的妙处,分析四个小标题中“我”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小闵读完材料二后产生了疑惑,赏析第⑧段画线句的妙处,分析四个小标题中“我”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应用10分,阅读70分,写作7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