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5 女娲补天》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6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5 女娲补天》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6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5 女娲补天》配套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4896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女娲补天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女娲补天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5* 女娲补天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天地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使得天塌地陷、洪水喷涌、野兽出没,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顽强、智慧能干、甘于奉献的精神。女娲是远古时期中华女性先祖形象在创世神话中的生动写照。
故事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从阅读中体会得到,一要他们反复读、多读,在读中感悟;二要教师适时点拨,帮他们感悟。
讲故事是教学神话故事最好的策略。课堂上可以先帮助学生理一理故事发展的脉络,理出几个关键词,让学生能够顺着故事思路进行复述,这样学生就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理解了故事内容,感悟了神话故事的神奇,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知识与技能】
- 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过程与方法】
采用启发、探究等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步步地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与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体会神话的魅力。
重点
- 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 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女娲补天的全过程。
难点
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以及《女娲补天》的录像。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1 课时
一、谈神话传说,激阅读兴趣
- 同学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你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说给大家听听。
- 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语言优美,故事生动,感情丰富,寄托着古代人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 出示自学提示。
(1) 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 按照自学识字法进行识字练习,再进行一字组多词的练习,积累词语。
(3)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 标注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标上记号,学习时与同学、老师共同探讨。
-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 汇报学习成果。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 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回顾前面课文学到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找出起因、经过和结果) (2)说说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写天地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使得天塌地陷、洪水喷涌、野兽出没, 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经过:女娲修补天地的过程。
结果:天地恢复平静,人们重获新生,世代怀念女娲。
(3)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 全文可以划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写天地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使得天塌地陷、洪水喷涌、野兽出没,人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第二部分(第 3~4 自然段):写女娲修补天地的过程,她寻找石头、炼石补
天、断龟足撑天,又杀死黑龙、烧芦苇堵地缝。
第三部分(第 5 自然段):写天地恢复平静,人们世代怀念和传颂女娲。
- 再次读一读这个神奇的故事,你会怎样评价女娲呢?(女娲非常了不起,
女娲真神奇……)
四、深入学习,感受故事的神奇
- 解决问题:女娲是谁?
(1) 默读全文,你能找出介绍女娲的有关句子吗?读一读。(“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欢声笑语,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她就好像是人类的母亲。)
(2) 自由朗读第 3 自然段,你又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她是人类的母亲?(女娲看到天露出大窟窿,地上裂开了一道道深沟,洪水喷涌而出,野兽残害人类这些情景,难过极了。从这里足以看出她把人类当成自己的儿女,而且能够体会出她甘于奉献的精神。)
(3) 为什么称女娲是我们人类的母亲?(相传女娲有一手绝活,她能用泥捏成人,并能使泥人成活,后人都称女娲创造了人类。)
- 解决问题: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指名朗读第 3 自然段,找一找女娲补天的原因。(女娲为了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她决定把天地补好。)
- 解决问题: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她把天补好了吗?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朗读第 4 自然段,想一想:女娲用什么材料补天?她是怎样补天的? 补天后又做了什么?
②找到女娲补地的句子,读一读,画出描写她补地过程的词语。
③除了补天地,女娲还做了什么?
(2) 学生分组讨论。
(3) 汇报学习成果,共同研究。
小组一:女娲先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然后用石浆把天上的窟窿补好。她担心天会再塌下来,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 立在大地的四方,把天撑起来。
小组二: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堵住了。
小组三:女娲奋勇杀死作恶的黑龙,使野兽不再残害人类。
(4) 点拨:补天之前人间的惨状是怎样的呢?找出描写人间惨状的语句。你又体会到什么?(“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 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这些语句展现了人间的惨状。我体会到,大窟窿被女娲炼好的石浆补好了,真是太神奇了。)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故事的神奇。五、发挥想象,叙述情节
- 学生朗读第 4 自然段。
- 教师布置任务:将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
(1)女娲在找石头的路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2)女娲是怎样面对困难的?
(3) 五种颜色的石头分别在什么地方?
(4) 可能只找到了四种,还剩一种怎么办? 4.小组交流讨论。
5.指名讲述,师生共同评价。(评价标准:说清楚、说生动)
六、练习复述课文
- 这么感人的神话故事,你一定想讲给爸爸、妈妈以及好伙伴听吧!不如我们在这里练一练,请同学们帮你听一听、评一评,使你向别人复述时更有自信。
- 复述指导。
复述是把课文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不是背课文,要把课文内容尽可能详细地讲出来。
- 复述要求。
(1)复述前熟读课文,记住主要情节和重点词语。(2)把课文内容变为自己的话。
(3)复述时,语言要清楚,讲述要明白。(4)仪表大方、自然。
- 学生分组练习,同学间互相评议。
- 学生展示,教师点拨指导。
- 评选“故事之星”。
女娲补天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动教学,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入思考,互相启发,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同时,我积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读课题后,学生质疑,提出了两个中心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和“女娲怎样补天”。在教学中我就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灾难来临前人们幸福的生活和灾难来临后可怕的情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5* 小岛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写信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 观潮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