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13.伸缩玩具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 学 设 计
课题 | 伸缩玩具 | 学习 领域 | 设计·应用 | 课时计划 |
| ||
教学 目标 | 1、了解伸缩玩具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原理,利用打好孔的冰棒棍棍及双脚钉制作伸缩骨架,并根据骨架进行联想从而设计完成伸缩玩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欣赏,小组讨论,体验游戏、教师演示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设计制作伸缩玩具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感受设计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
| ||||||
教学重点 | 通过观察、分析伸缩玩具的骨架,了解其伸缩原理。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及装饰,体验伸缩玩具设计制作过程及乐趣。 | ||||||
教学难点 | 骨架是否能伸缩;伸缩骨架与形象设计的巧妙结合。 | ||||||
教学方法 | ☑游戏法、☑讨论法、☑欣赏法、 ☑观察演示法、☑实践指导法、 ☑分层作业法 | 学习方法 | ☑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交流展示法 | ||||
教学准备 | 教具:教师范作、课件、冰棒棍、彩纸双面胶等 学具:冰棒棍、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 板书设计 | 伸缩玩具 学生作品 骨架X V T 装饰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故事激趣导入 | 1、《猴子捞月》故事 2、教师出示范作一只可以伸缩的猴子。 (用故事中多只猴子与伸缩猴子作对比,突出伸缩性) 3、出示课题:伸缩玩具 | 学生通过观察玩具的特点:能够伸缩,是用废弃冰棒棍做的。 | 通过童话故事和教师范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研究骨架 |
1、新方法 分析今天使用的冰棒棍和平时的冰棒棍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怎样用一颗双脚钉将两根冰棒棍连接。 学生探究后教师用形象的字母来概括学生连接骨架基本形式。字母X、V、T 2、小探索 教师出示三种骨架图片,引导学生简单了解伸缩原理 |
学生尝试用双脚钉连接两根冰棒棍
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稳固,四边形易变形。
|
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体验、探究中寻找骨架连接方法。
简单了解伸缩原理
| ||||
| 3、小组探究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伸缩玩具,让学生一起讨论研究: (1)玩一玩 (1)看一看,这个伸缩玩具是什么形象的? (2)数一数,用了几根冰棒棍? 汇报交流
4、观看老师自己录制的微课:骨架的组合方式
5、再添加两到四根冰棒棍尝试制作一个可以伸缩的玩具骨架。 |
玩一玩,看一看,数一数 观察交流
学生观看微课
学生制作能伸缩的骨架 |
通过玩一玩观察思考,发现骨架有多种连接方式
了解骨架组合方式 避免了现场示范的单一性 | ||||
联想 | 1、根据自己手中的骨架自由联想
2、学习联想的方法。很多同学找到了有意思的形象,也有的还没想出来,那么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样的方法联想。 变换不同的方向会让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增加冰棒棍的数量也可以帮助我们展开联想。 | 学生根据手中的骨架自由联想
学习联想的方法 | 联想环节,通过变换骨架的方向和增加冰棒棍等方法进行联想,让部分没有联想出的学生有联想的方向,从而更好的为孩子们拓展思维,帮助他们联想,解决本科重难点。 | ||||
装饰欣赏 | 教师示范装饰制作的方法(卡纸剪贴,快速装饰,相同的图案对折剪.....) 课件展示图片,寻找别的装饰方法。 总结:可以设计动物、人物,植物等,都可以将他们制作成有趣的伸缩玩具。 | 学生寻找骨架装饰的方法 | 教师的现场示范能够让学生直观欣赏,更好的设计制作有趣的伸缩玩具 | ||||
学生制作
| 分层作业,可单独制作也可合作。
|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作业要求。 | 明确作业要求,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任务。 | ||||
评价交流 | 1、自评 学生出示自己作品说一说创意 2、互评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教师总结评价 | 参与评价作品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 ||||
拓展 | 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利用伸缩原理设计的 | 联想生活中见过的利用伸缩原理为生活创造便利的物体。 | 设计与生活的联系 | ||||
人美版三年级上学期13.伸缩玩具教案: 这是一份人美版三年级上学期13.伸缩玩具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3.伸缩玩具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13.伸缩玩具教案,共5页。
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上学期13.伸缩玩具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三年级上学期13.伸缩玩具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导入新课,作业要求,学生作业,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