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16)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16)第1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16)第2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16)第3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16)第4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16)第5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16)第6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16)第7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16)第8页
    还剩4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片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孔子,山东曲阜“三孔”,《论语》,读准字音,诵读课文划分节奏,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九字翻译法,志同道合的人,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同学们,你们对孔子和《论语》还有哪些了解呢?
    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主要思想是“仁”,他被誉为“万世师表”、 “至圣”、“圣人”。
    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
    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
    孔子思想核心是:“礼”、“仁”。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
    内容上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生字词音:愠 弘 柏 罔 殆 诲 说 识多音字音:论语 三省 不亦乐乎 传不习乎 任重而道远 曾参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帮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1、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古人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
    孔子说:“学了又能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曾子曰:“吾 日 三 省 吾身:
    为人 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
    传 不 习乎?”(《学而》)
    固定句式:“不……乎?” 译作“是不是……呢?”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信(诚实)习(温习)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情是不是不尽心竭力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温习过呢?”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之) 为 师 矣。”
    孔子说:“能够通过温习旧知识,进而悟出新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ă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5.由,诲女(rŭ)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吧!对待知识,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啊!”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6.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ĭng)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人,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
    “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
    才能接受重任,长期坚持奋斗。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孔子说:“天冷了,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父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不亦乐乎?可以为师矣。诲女(汝)知之乎!……是知(智)也其恕乎!
    教训、强调语气,吗?吧。
    助词,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见藐小之物 必细察其纹理
    大概,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情态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传不习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⑤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温故而知新②见贤思齐③任重道远④死而后已⑤三人行必有我师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
    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
    在一起行走的几个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语言积累(成语归纳):
    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悦”的古字,愉快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欲:愿意,想要。施:施加
    为人谋而不忠乎项为之强。为之怡然称快。以丛草为林……。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仁以为己任。
    可以为师矣。士不可以不弘毅。
    人不知而不愠。是知也。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
    知:通“智”,聪明智慧
    学而时习之诲女知之乎择其善者而从之……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之,助词,无意 ,不译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死而后已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表承接。不译,或译为“然后”
    表转折。可译为“却”或“可是”、“但是”
    表并列。“而且”、“并且”
    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不思则罔……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课件pptx、《〈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课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解,作者简介,简介《论语》,指孔子,同“悦”愉快,生气恼怒,指有才德的人,代指学习的内容,人家不了解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片ppt课件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