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九章第2讲世界重要地区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2.人文地理特征( 1 )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 、南亚 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7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亿( 中国、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 ( 2 )多样的地域文化。( 3 )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 国家。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 成为较富裕的国家。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地区( )A.终年炎热,蒸发旺盛B.信风控制,降水较少C.地势平坦,水流缓慢D.沙漠广布,下渗强烈2.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咸海面积减小( )A.主要原因是沿岸地区大量引用咸海水灌溉棉田B.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雪线下移和流水量减少C.导致咸海对该区域河流的补给量减少D.导致咸海沿岸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增大
1.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联系
2.东亚与中亚区域差异的比较
(2013海南卷,1~3)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第1~3题。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A.冰川与岩浆相映B.极昼 C.成群的企鹅D.台风
1.位置和范围( 1 )位置:地处亚洲 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 扼十字路口的咽喉。 ( 2 )范围:包括中南半岛 和马来群岛 两部分。 2.自然地理环境
3.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特征:以黄色 人种为主,人口稠密 ,分布不均;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都有广泛传播;华侨众多。 (2)经济特征——以初级产品 输出为主。
(2018广东名校联盟质检)巴厘岛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盛产稻米,面积约为5 620 km2 ,人口约315万人,下图为巴厘岛略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巴厘岛每年5—9月为干季,其成因是( ) A.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B.受东南信风影响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D.受东北季风影响2.巴厘岛发展稻米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①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②地形平坦,人均耕地多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经济发达,市场广阔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东南亚与南亚区域差异的比较
〔2017天津卷,1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图中信息说明。
答案: 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云量较多);地形坡度和缓,土层较深厚(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利于排水;临近河谷,土壤肥沃);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解析: 结合文字材料提示,对照右图,从气候(光、热、水)、地形、土壤等角度获取答案要点;此外,还要调动所学得出劳动力数量、价格的信息。
中东1.重要位置——“三洲五海之地”
( 1 )大洋:E印度洋 。 ( 2 )“三洲”:A亚 洲、B欧 洲、C非 洲。 ( 3 )“五海”:①阿拉伯 海、②红 海、③地中 海、④黑 海、⑤里 海( 湖泊 )。 ( 4 )重要海峡:D霍尔木兹 海峡。
2.石油资源丰富( 1 )主要分布区:波斯湾 及其沿岸地区。 ( 2 )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伊拉克等。( 3 )输出路线。
3.匮乏的水资源: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 气候,气候干燥,河流稀少 ,水资源短缺。 4.农业发展:以畜牧业 和灌溉农业为主。 5.阿拉伯世界:主要为白 色人种,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 教。
约旦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北部,虽地处中东,但常规能源紧缺。约旦风能资源优势明显,风速可达7米/秒。2014年约旦第一个大型风电项目建成。虽然约旦风能资源丰富,但尚未大规模地开发利用。下图示意约旦地理概况。据此完成第1~3题。
1.该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2.约旦风能资源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B.市场狭小C.设备维护费用高D.石油资源进口便利3.除风电外,约旦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A.核能B.太阳能C.生物质能D.潮汐能
中东的自然环境特征与经济发展
(2015海南卷,1~2)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 ℃,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第1~2题。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
2.地形:(1)北部和南部多山地 ,中部为平原 。 甲为波德 平原,乙为西欧 平原;丙为斯堪的纳维亚 山脉,丁为阿尔卑斯 山脉。
(2)典型地貌:冰川 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C为斯堪的纳维亚 半岛,D为伊比利亚 半岛,E为亚平宁 半岛,F为巴尔干 半岛,G为大不列颠 岛;H为北 海,I为波罗的 海,J为比斯开 湾。
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35°N与北极圈之间;位于欧洲西半部,西临A大西洋 ,南临B地中海 ,北临北冰洋。
3.气候( 1 )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年温差逐渐增大 ,大陆 性增强。 ( 2 )气候类型:北部为寒带气候;西部为温带海洋性 气候;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 气候。 4.河流( 1 )河网稠密 ,水量充沛 。 ( 2 )①莱茵河 ——航运繁忙;②多瑙河——流经国家最多。 5.人文地理特征: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 为主的工业;现代化的畜牧 业;繁荣的旅游业。
下图为某半岛沿41°N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丙三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该半岛南临( )A.英吉利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C.苏伊士运河D.土耳其海峡2.依次表示甲、乙、丙三地月平均气温曲线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③②①3.丙地的地带性植被为(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温带草原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及影响
(2016北京卷,9~10)读下图,完成第1~2题。1.芬兰(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2.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撒哈拉以南非洲1.自然特征
(1)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 为主,主要地形区有刚果 盆地、东非 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2)热带大陆:气候炎热,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依次为A热带雨林 气候、B热带草原 气候、C热带沙漠 气候、D地中海 气候。 (3)四大河流:a尼罗 河(世界最长)、b尼日尔 河(西非最大)、c刚果 河(两次跨过赤道,径流量世界第二)、d赞比西 河(非洲南部最大河流,水能丰富)。
2.经济发展(1)经济特征: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2)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
3.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1)问题及主要原因。①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大洲之首。②粮食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占有量各大洲最低 。 ③环境问题:人们为了生存,乱砍、乱垦、乱牧,导致环境恶化。(2)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提高人口素质 ;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 生产水平等。
(2018山东聊城期中)图甲为南非地形示意图,图乙为南非耕地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示区域( )A.以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B.①地风大浪急,1月风浪最大C.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和东北部地区D.受东北风影响,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2.关于②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种植业较为发达B.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C.平原广阔,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D.主要经济作物是葡萄
(2016上海卷,31~34)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 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 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界带延伸?(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本特性。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草原气候区。(2)地处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信风带影响,终年高温,蒸发量大,降水稀少,不利于植被生长;北面是面积广大的撒哈拉沙漠区,在东北信风驱动下,风沙易向南移动。因此,“绿色长城”沿线分布有荒漠。(3)防止过度的开垦与放牧;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4)原因:绿化带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缘,这里旱季干旱,土壤水分含量低,本地原有树种无法密集生长,且旱季落叶,起不到遏制荒漠化发展的作用。特性:比本地原来树种更加耐旱,且旱季不落叶,以利密集种植,有效抵御风沙。
解析:第(1)题,根据位置可判断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交界带延伸。第(2)题,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不利于植物生长和风沙向南侵袭两方面分析“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第(3)题,先找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过垦、过牧→荒漠化,然后“对症下药”找出遏制荒漠化发展的措施。第(4)题,结合材料二,从气候和原有植被两方面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与原来植被对比,即可找出该类树种的基本特性。
拓展延伸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1)南极地区海拔高;(2)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3)南极地区为冰雪覆盖,反射率高;(4)南极地区极夜时间比北极地区长。
(2020贵州铜仁月考)南极半岛是南极大陆最温暖、降水最多的地方,年降雨量可达500~600毫米,局部地方有时能达到900毫米,有“海洋性南极”之称。南极半岛部分海岸有较多的“绿洲”,生长着少量高等植物及苔藓、地衣和藻类,动物和鸟类也较多,故南极半岛有“南极绿岛”之称。读图,完成第1~2题。1.“绿洲”主要分布于该半岛的( )A.西北部海岸B.西南部海岸C.东北部海岸D.东南部海岸2.南极半岛高等植物数量少的原因为( )A.热量不足B.光照不足C.降水稀少D.面积狭小
(2014海南卷,9~11)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第1~3题。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重要地区考点2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重要地区考点2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温带落叶阔叶,常绿硬叶,阿尔卑斯,人文地理特征,负增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重要地区考点1东南亚西亚_北非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2讲世界重要地区考点1东南亚西亚_北非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讲世界重要地区,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大洋洲,印度洋,马六甲,中南半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世界重要区域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九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世界重要区域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苏门答腊,新几内亚,马六甲,中南半岛,2“十字路口”,自然地理特征,热带雨林,热带季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帕米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