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课件新人教版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课件新人教版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课件新人教版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课件新人教版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课件新人教版第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课件新人教版第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课件新人教版第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课件新人教版第8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5-,-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 )范围:黑龙江 、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东部。( 2 )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 3 )自然条件。①气候。
    ②地形:包括高原、平原 和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③土壤:黑土 、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 4 )社会、经济条件。
    2.农业布局特点( 1 )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 的不同。 ( 2 )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②林业和特产区:D大兴安岭 、E小兴安岭 、F长白山 。 ③畜牧业区: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 )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 2 )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 生产;地区专业化 生产。 
    4.农业发展方向( 1 )东北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2 )东北地区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省东湿西干,其南部地处中温带B.乙地位于小兴安岭北部,滨江靠山C.水稻的种植范围向北、向东扩展D.影响水稻产区扩大的主要因素是水热资源2.该地区农业发展(  )A.大力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生产规模B.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C.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D.全面退耕还林还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1.常考问题释疑(1)三江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③土质黏重,且地下有季节性的冻土层,地表水难以下渗;④夏秋多雨,地处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2)东北地区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①一年一熟,水稻生长期长;②昼夜温差较大,夏季光照充足;③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小;④开发历史晚,人口稀少,环境优良。(3)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发展条件。优势条件:①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②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③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制约因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单产低。
    2.东北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4全国Ⅱ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上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解析 第(1)题,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三江平原由于地理位置偏北,气候寒冷,沼泽广布,开垦历史较晚,因而受人类的影响较小,从而保持了优良的环境质量。第(2)题,从三江平原的气温特点出发分析建三江虫害少的原因:纬度较高,冬季漫长严寒;夏季夜晚气温较低,害虫难以生存和繁殖。第(3)题,注意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土壤肥沃”“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第(4)题,解答要从“绿色”“米都”入手:“绿色”指环境质量高,污染少;“米都”说明稻米生产量大,商品率高。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1.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源硬约束日益加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2)“靠天收粮、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比较低,农业生产波动较大。(3)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①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与居民消费快速升级不相适应;②种养结合不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结构不合理;③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偏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4)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艰巨。
    2.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与布局:①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②推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统筹,农、林、牧、渔业结合,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发展。(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如乡村观光旅游)。
    (4)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①科教兴农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水平;②大力发展农机装备,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④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5)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我国的粮食安全(1)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①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粮食需求量刚性增长;②人多地少水缺的国情制约着粮食生产潜力的挖掘;③种粮效益持续偏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④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日益加深。
    (2)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途径。①“藏粮于地”:a.稳定面积:坚守18亿亩(1亩约为666.7平方米)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b.提高地力: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大幅度提升耕地质量。②“藏粮于技”: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和提升品质。a.加快新品种繁育,力争在种业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b.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c.集成推广应用综合技术。③“藏粮于民”:调动农民种粮储粮积极性和提升农民素质,完善粮食生产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保证农民种粮合理收益。
    4.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①东北商品粮基地 ②黄淮海商品粮棉畜基地 ③长江中游平原商品粮油基地 ④华南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⑤黄土高原农业果业基地 ⑥西部畜牧奶业基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盛产“乌江贡米”。乌江贡米种植始于唐代,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20世纪80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2000年,黑河开始实行分水制(每年将上游来水的60%分给下游),此后,张掖市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种子繁育农业,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由于制种玉米面积产值逐年上扬,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2016年,乌江镇建起乌江贡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复乌江贡米生产。
    (1)说明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原因。(2)分析张掖能够建成国家级优质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自然原因。(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问题①:分析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原因。问题②:为栽培示范基地种植乌江贡米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乌江贡米单产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外地引进的高产大米经济效益较好;分水制导致张掖农业用水减少,制约水稻种植(水稻种植成本上升),种植面积减少;张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张掖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玉米品质优良;干燥气候有利于晾晒和储存;张掖地区气候干旱,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灌溉,水质洁净;位于山麓冲积扇,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制种产量大;张掖被沙漠和高山围绕(北边是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面是祁连山),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区,使玉米制种较少受到有害生物和有害花粉的侵袭;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与繁殖。
    (3)问题①:乌江贡米品质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优质大米的市场需求增加;种植乌江贡米有助于利用品牌效应,拓展高端市场;保护乌江大米传统品种和传统品牌。问题②:提高科技投入,在保护传统品种的同时,改良培育新品种;发展节水生产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种植,保证产品品质;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解析:第(1)题,从水源制约、经济效益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说明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原因。第(2)题,从气候(光、热、水等)、水源、地形、环境干扰等方面分析张掖能够建成国家级优质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自然原因。第(3)题,问题①主要从水稻的质量和市场需求方面分析;问题②主要是从保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分析。
    (2017江苏卷改编,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地区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

    相关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八章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八章第1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新人教版,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5-,-6-,-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5-,-6-,-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六章第2讲流域的综合开发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六章第2讲流域的综合开发课件新人教版,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5-,②自然背景,-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