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 的季节移动。 (2)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其位置大致夏季偏北 ,冬季偏南 。
(2019贵州贵阳模拟)读图,完成第1~2题。1.关于图甲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的形成。①热力型成因:与气温有关。气温高,气压低,如赤道低气压带;气温低,气压高,如极地高气压带。②动力型成因:与气温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下沉,则气压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则气压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所示。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其位置大致是7月偏北,1月偏南。
方法技巧气压带、风带变式图的判读(1)抓偏转判半球。 结合图中盛行风风向的偏向判断为北半球。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为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判断应为春(秋)分日。
(2)看位置判季节。 图1中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移至30°N以南,应为1月;图2中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移至30°N以北,应为7月。
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1)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湿润。(2)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干燥。(3)西风带控制→低纬吹向高纬→降温→水汽易凝结→湿润。(4)信风、东风控制→高纬吹向低纬→增温→水汽不易凝结→比较干燥。(一般而言,信风带控制比较干燥,但来自海洋的信风,遇到地形阻挡,易形成丰富的降水;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2018全国Ⅱ卷,7,改编)恩克斯堡岛(75°S)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第1题。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
(2013全国Ⅱ卷,10~11)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页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第2~3题。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1)南半球:因海洋面积广大,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2)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气压带由带状断裂成块状。①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
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其切断了副极地低 气压带。
②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
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 ,其切断了副热带高 气压带。
下图为某区域7月海平面气压场(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题。1.M、N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A.1 018 1 014B.1 014 1 016C.1 016 1 016D.1 016 1 014
2.对M所在半岛中部地区此季节气候特征的描述,较为准确的是( )A.温和湿润B.炎热干燥C.高温多雨D.寒冷干燥3.N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气压带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海区内岛屿众多D.大规模污染物排放
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和季风环流的形成(1)1月北半球的气压中心和季风。 1月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份北半球的气压中心和季风。 7月南亚的西南季风主要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的东南季风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2009广东卷,12~13)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题。 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
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北风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 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X、Y代表1月或7月等压线,瓜德尔港7月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2.瓜德尔港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炎热干燥B.全年炎热,降水集中在夏季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D.全年高温多雨
1.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2.气候类型降水的季节分配及其成因
拓展延伸全球降水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
(2015福建卷,3~4)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第1~2题。
1.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上升 ②降水量增多 ③风力增大 ④云量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2014浙江卷,9~10)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 ℃,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①地气温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B.②地气温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气温条件不足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气温条件不足4.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9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9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9讲气压带和风带,②风带北半球,答案1C2A,答案A,续上表,答案1D2C,风带对气候的影响,②亚热带气候景观,③温带气候景观,④寒带气候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2章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梳理·读图应用,问题梳理读图应用,地转偏向力,低纬度环流,高纬度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西风带,极地高气压,太阳直射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3-,-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5-,-6-,-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