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第2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1)成因。
(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 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018河北张家口摸底)下图为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⑤自然带对应气候的特征最可能是( )A.终年温和湿润B.终年高温多雨C.终年炎热干燥D.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2017全国Ⅰ卷,1、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第1~2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高大山脉随海拔变化,从山麓到山顶水热 状况差异很大,形成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相应地呈现垂直分布规律。 2.分异规律: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 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 3.影响因素:山地所在纬度越低 ,高度越高 ,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2019山西太原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某山脉北坡垂直自然带的变化。读图,完成第1~3题。1.该山脉可能是( )A.秦岭B.昆仑山C.太行山D.喜马拉雅山2.该山脉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水热D.土壤3.与北坡相比,该山南坡( )A.降水丰富,自然带数量多B.热量充足,自然带数量多C.相对高度小,自然带数量少D.蒸发量大,自然带数量少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如右上图所示。
(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2)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4)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5)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一般多于阴坡。
拓展延伸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阿尔泰山等。(3)山地中自然带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
(2019全国Ⅲ卷,11)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第1题。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
2.(2017全国Ⅰ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4)说明从2 300米至2 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思维流程第(1)(2)题:根据题意转换为下图。第(3)题:
答案: (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 000~2 300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 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常考图形之7] 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判读方法]1.看基带:基带是指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低层,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上图中南坡基带为雨林季雨林带,由此可知此山体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2.理带谱:垂直自然带谱是指从山麓到山顶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与变化,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山顶与山麓间的相对高度。如上图中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谱比北坡更复杂、完整。
3.析高度: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其分布高度随纬度和坡向而变化。(1)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2)坡向——一般情况下,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
4.比雪线: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2)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3)季节: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4)降水: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一般降水多的山地或坡向雪线低。(5)多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6)人类活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都会使雪线上升。
1.影响因素: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和洋流 等。 2.意义:在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 分布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2017江苏徐州二模)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自然带分布和亚吉铁路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亚吉铁路经过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影响图中面积最大的三种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地形C.海陆位置D.洋流
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2013北京卷,40(2)〕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5章 第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5章 第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含答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低纬度,中纬度,考点三非地带性现象,课时作业十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统考版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这是一份2023统考版高中地理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第六章 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知识体系导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水分变化,答案B,答案A,图解思路,感悟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6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学案: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6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学案,文件包含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6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pptx、统考版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6讲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