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必修第一册物理鲁科版55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2)docx_27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必修第一册物理鲁科版55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2)docx_27第1页
    必修第一册物理鲁科版55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2)docx_27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5节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5节 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章 牛顿运动定律5节 超重与失重超重与失重既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又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它还是当今宇宙开发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通过对超失重的分析,既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过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又能增强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宇宙开发的联系。物理观念能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内涵,能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知道单位制的意义及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能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科学思维能用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动力学问题,具有质疑和创新的意识。科学探究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观察并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学会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紧密联系,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知道物理就在身边。【教学重点】理解超重和失重的含义以及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教学难点】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对生产生活中的超失重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并解决相关现象。【导入新课     观看太空中的宇航员完全失重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超重与失重现象。【新课讲授】一、超重与失重现象1)【趣味实验】试一试:将一条纸带下面挂上钩码,用一只手把纸带拉断。思考:1、是钩码自身的重力变大了么?      2、纸带为什么断裂? 【实验分析】     静止时    T=G     突然上提时,纸带断裂,这个过程中拉力T大小还等于G么?【现象总结】超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失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如何测量重力?  弹簧秤(台秤)的示数表示的是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物体对台秤压力大小)     得出视重的概念:物体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或者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视为物体的重力——视重。  被测物体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弹簧秤(台秤)对物体的拉力(支持力)等于重力 实重:物体静止时,弹簧秤(台秤)的示数即为物体的实际重力。3电梯中的怪现象:观察电梯从静止开始上升的过程中,台秤示数如何变化?     【视频分析】电梯状态台秤示数视重   实重电梯静止3.8kg=38N?  =  ?加速上升4.4kg=44N?  >  ?匀速上升3.8kg=38N?  =  ?减速上升3.4kg=34N       【现象总结】(得出超失重定义)1.超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失重: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超重、视重现象?二、用力学传感器探究超重与失重的条件【探究步骤】1.握住传感器的手柄,使其测钩竖直向下,点击调零2.将钩码悬挂在力传感器测钩上;3.手持悬挂有重物的力传感器,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先突然下降至停止,后突然上升至停止,观察波形变化。【分析图像】                                    分析表格,得出结论。【实质】与速度方向无关,由加速度方向决定。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实重:加速度方向向下。【理论分析】升降过程中钩码的受力情况向下运动:加速下降   a向下,合力向下;G-T=ma T=G-ma<G      失重减速下降   a向上,合力向上;T-G=ma T=G+ma>G      超重向上运动:加速上升   a向上,合力向上;  T-G=ma  ;  T=G+ma>G     超重减速上升   a向下,合力向下;G-T=ma  T=G-ma<G     失重【超失重实质】超重实质: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因为竖直方向上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相对平衡状态时增大了,出现了 视重大于实重的现象。失重实质: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因为竖直方向上有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相对平衡状态时减小了,出现了视重小于实重的现象。(从例题出发引出完全失重概念)思考:若人站在升降机里和升降机一起以重力加速度g下降,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为什么?【完全失重】当物体对支持物(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时,我们称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原因: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体验完全失重实验:侧面有一个洞的水瓶里面装满水,让水瓶做自由落体运动,水会不会从洞中射出来?为什么?     当杯子自由下落时,杯中的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水的内部没有压力,故水不会喷出。但杯子中水的重力仍然存在,其作用效果是用来产生重力加速度。【课堂小结】现象          概念             产生条件              实质超重               a向上              失重                  a向下                G不变完全失重   视重等于0          a=g  向下                  

    相关教案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历史回溯,课堂小结,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章 相互作用第3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章 相互作用第3节 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