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练习:第10讲 氯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
展开第10讲 氯及其化合物
A组 基础必做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2021·山东潍坊高三检测)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浓)===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D )
[解析]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说明Cl2分别与KI、NaBr反应生成I2、Br2,可证明氧化性:Cl2>I2,Cl2>Br2,无法证明I2与Br2的氧化性的强弱,A错误;c处先变红,证明Cl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后褪色,证明Cl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B错误;d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因为Cl2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NaOH,C错误;e处变红说明Cl2将Fe2+氧化为Fe3+,证明还原性:Fe2+>Cl-,D正确。
2.(2021·江苏无锡调研)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并回收二氧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反应后的溶液制MnCl2·4H2O
[解析] A.MnO2与浓盐酸制Cl2需要加热;B.饱和NaHCO3溶液呈碱性,能吸收Cl2,装置中导管应为长进短出;C.MnO2不溶于水,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应用过滤的方法,C正确;D.锰离子水解,生成Mn(OH)2和HCl,加热HCl挥发,最终得到Mn(OH)2,因此不能直接加热蒸发MnCl2溶液制MnCl2·4H2O。
3.(2021·湖北襄阳模拟)已知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氯气。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实验其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有错误的是( D )
A.①和②处 B.只有②处
C.②和③处 D.②、③、④处
[解析] 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氯气,因此不需要加热,因此①正确;Cl2黄绿色、易溶于水、有毒性,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因此②中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因此②不正确;浓硫酸可以干燥氯气,但是要长进短出,因此③不正确;氯气与金属反应时,为了充分反应,应该把导管伸到试管的底部,且反应需要加热,为保持气压平衡及防止尾气污染环境,还应有出气管和尾气处理装置,因此④不正确;故答案选D。
4.(2021·北京师大附中期中考试)某同学利用浓度相同的新制氯水、Cl2的CCl4溶液完成下述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操作④中发生的反应是Br2+2Fe2+===2Br-+2Fe3+
B.操作②和操作④之后,试管上层溶液的成分相同
C.操作①后的溶液中没有Br2,但反应过程中可能有Br2生成
D.实验说明,CCl4影响了Cl2、Br2和Fe3+氧化性的强弱顺序
[解析] Fe2+的还原性大于Br-,若向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加5滴新制氯水,新制氯水不足,发生反应Cl2+2Fe2+===2Cl-+2Fe3+,反应后得到含Fe3+的黄色溶液,加入CCl4后,CCl4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溶液分层,CCl4层在下层,无色,上层为含Fe3+的黄色溶液;若向溴化亚铁溶液中滴加5滴Cl2的CCl4溶液,Cl2局部过量,则发生反应3Cl2+2Fe2++4Br-===6Cl-+2Fe3++2Br2,反应后得到含Fe3+的黄色溶液和黄色的溴的CCl4溶液,振荡后,发生反应2Fe2++Br2===2Fe3++2Br-,溶液分层,CCl4层在下层,无色,上层为含Fe3+的黄色溶液。根据以上分析,操作④中发生的反应是Br2+2Fe2+===2Br-+2Fe3+,故A正确;操作②和操作④之后,CCl4层在下层,无色,上层为含Fe3+的黄色溶液,试管上层溶液的成分相同,故B正确;操作①反应过程中可能由于氯水局部过量,发生反应2Br-+Cl2===Br2+2Cl-,但由于Fe2+过量,随后发生反应Br2+2Fe2+===2Br-+2Fe3+,故操作①后的溶液中没有Br2,故C正确;实验说明,Cl2、Br2和Fe3+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Br2>Fe3+,CCl4没有影响Cl2、Br2和Fe3+氧化性的强弱顺序,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5.(2021·山东济南高三检测)氯水是实验室常需临时配制的一种试剂。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配制氯水时的一种常用装置,图乙是某化学实验小组自行设计的一种配制氯水的装置(图中的鼓气球是一种具有气体单向阀,可用于向瓶中鼓入空气的仪器)(已知常温下KMnO4固体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1)氯水中含有七种粒子,其中的分子为 Cl2、H2O、HClO (化学式);需临时配制的原因是 2HClOeq \(=====,\s\up7(光照))2HCl+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图甲所示装置中,烧杯内的液体是 NaOH溶液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l2+2OH-===ClO-+Cl-+H2O 。
(3)用图乙所示装置配制氯水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2,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打开活塞1,将少量浓盐酸注入大试管内。
②关闭活塞1,盖上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浓盐酸和大试管内的高锰酸钾粉末反应产生氯气。
③轻轻摇动瓶A,使氯气不断溶入水中。
用图乙装置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饱和氯水。除了在摇动过程中增大了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氯气在瓶内产生较大压强,增大了氯气的溶解度 。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应分数次加入试管内。若一次加入太多的浓盐酸,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瓶内产生过多的氯气,瓶内压强过大会使瓶A的橡胶塞弹开 。
(4)配制氯水完成后,不必拆卸装置即可从瓶A中取用少量氯水,方法是 打开活塞2,关闭活塞1,用鼓气球向瓶A中鼓入空气,瓶内压强增大,氯水从导管流出 。
[解析] (1)在氯水中的分子有Cl2、H2O、HClO;因为次氯酸能见光分解生成氧气和盐酸,所以需要临时配制,化学方程式为HClOeq \(=====,\s\up7(光照))2HCl+O2↑。
(2)烧杯中的液体是为了吸收氯气的,所以使用NaOH溶液;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
(3)在大试管中注入浓盐酸后,生成的氯气通过试管上的小孔进入吸滤瓶内与水反应,此时吸滤瓶组成一个密闭装置,压强增大利于氯气的溶解。如果加入盐酸过多,反应过于剧烈,吸滤瓶内压强过大,就可能冲开瓶口的橡胶塞。
(4)取用氯水时可以打开活塞2,关闭活塞1,通过鼓气球向瓶内鼓入空气,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氯水就会通过导管流出。
6.(2021·广西高三检测)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Cl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1)实验室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eq \(=====,\s\up7(△))MnCl2+Cl2↑+2H2O 。
(2)装置Ⅱ的作用是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
(3)实验过程中,装置Ⅳ中的实验现象为 无色溶液变蓝色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KI===I2+2KCl 。
(4)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上图装置 Ⅱ 与 Ⅲ 之间添加如图中的 ④ (填序号)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干燥Cl2 。
(5)装置Ⅴ的目的是防止尾气污染空气,写出装置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l2+2OH-===Cl-+ClO-+H2O 。
[解析]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备氯气。
(2)加热时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易挥发,会导致氯气中混有HCl杂质,装置Ⅱ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3)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故氯气能把KI中的碘置换出来,所以装置Ⅳ中的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
(4)从装置Ⅱ出来的是湿润的氯气,能够使干燥的品红试纸褪色,要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需要在Ⅱ与Ⅲ之间添加装置④来干燥Cl2,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5)防止尾气污染空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气。
B组 能力提升题(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2021·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下列有关含氯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钙粉末能增强溶液的漂白能力
B.主要成分为NaClO的消毒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后消毒能力更强:ClO-+HCOeq \\al(-,3)===HClO+COeq \\al(2-,3)
C.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的离子方程式:
2Cl2+COeq \\al(2-,3)+H2O===CO2+2Cl-+2HClO
D.常温下,向NaOH溶液中通入Cl2至溶液呈中性时,相关粒子浓度满足:c(Na+)=2c(ClO-)+c(HClO)
[解析]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的平衡,加碳酸钙,消耗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HClO浓度增大,漂白能力增强,A正确;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NaClO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不反应,不会增强消毒能力,B错误;足量氯气和水产生的盐酸将COeq \\al(2-,3)全部转化成CO2气体,C正确;中性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得到c(Na+)=c(ClO-)+c(Cl-),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得失电子守恒得到c(Cl-)=c(ClO-)+c(HClO),两式联立可得c(Na+)=2c(ClO-)+c(HClO),D正确。
2.(2021·江苏常德模拟)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①酸性:H2CO3>HClO>HCOeq \\al(-,3),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COeq \\al(2-,3)
②向KI和KBr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取上层中的液体少许并加入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③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④卫生间洁厕灵不能跟“84”消毒液混用,其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 ①中,ClO-+CO2+H2O===HCOeq \\al(-,3)+HClO,故①错误;②中,Br-不能被Fe3+氧化,可以生成AgBr淡黄色沉淀,故②正确;③中,I-优先被氯水氧化,故③错误;④中,ClO-和Cl-在酸性环境下可以生成Cl2,故④正确。
3.(2021·湖北黄冈高三检测)已知:3ClO-eq \(=====,\s\up7(△))2Cl-+ClOeq \\al(-,3),常温下,常用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制备氯气。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生产漂白粉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试剂X为浓硫酸
B.试剂Y为澄清石灰水
C.装置G中应使用热水浴
D.调节分液漏斗活塞可提高漂白粉产率
[解析] A项,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备漂白粉,氯气不需要干燥,必须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试剂X为饱和食盐水,错误;B项,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浓度很小,应该将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反应制备漂白粉,错误;C项,由题意可知,次氯酸钙受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氯酸钙,应用冷水浴,错误;D项,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可以控制产生氯气的速率,能使氯气与氢氧化钙充分反应,从而提高漂白粉的产率,正确。
4.(2020·浙江7月选考)黄色固体X,可能含有漂白粉、FeSO4、Fe2(SO4)3、CuCl2、KI之中的几种或全部。将X与足量的水作用,得到深棕色固体混合物Y和无色碱性溶液Z。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C )
A.X中含KI,可能含有CuCl2
B.X中含有漂白粉和FeSO4
C.X中含有CuCl2,Y中含有Fe(OH)3
D.用H2SO4酸化溶液Z,若有黄绿色气体放出,说明X中含有CuCl2
[解析] ①Fe(SO4)3为淡黄色固体,CuCl2为棕黄色晶体,其余为白色固体,故黄色固体X中至少含有Fe2(SO4)3和CuCl2中的一种。②X与足量的水作用,得到深棕色固体Y和无色溶液Z,而Kl能够与Fe3+、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又知水足量,所以I2不可能在固体Y中,得到的碘水为黄褐色,与无色溶液Z不符,据此得出X中没有KI,深棕色固体Y中一定有Fe(OH)3;因为Y为混合物,则Y中还有沉淀Cu(OH)2,X中一定存在CuCl2,由于FeSO4能够被氧化为Fe3+,同样能够生成Fe(OH)3沉淀,所以FeSO4、Fe2(SO4)3至少有一种。③Z溶液为碱性,漂白粉溶于水显碱性,FeSO4、Fe2(SO4)3、CuCl2溶于水都显酸性,所以X中一定有漂白粉。X中一定有CuCl2,一定没有KI,Y中含有Fe(OH)3,A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FeSO4和Fe2(SO4)3至少有一种,不一定有FeSO4,B项错误;硫酸酸化溶液Z后若有Cl2生成,可证明发生反应:ClO-+Cl-+2H+===Cl2↑+H2O,只能说明X中含有漂白粉,不能说明X中含有CuCl2,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6分)
5.(2021·山东青岛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有关性质。
(1)装二氧化锰的仪器的名称是 圆底烧瓶 。
(2)正确连接装置后,如何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 用止水夹夹住A、B之间的橡胶管,打开A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与旋塞,向其中注水。若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反之,则气密性差 。
(3)常温下,将多余的Cl2用100 mL 1.7 ml·L-1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对吸收后的溶液进行分析化验,测得其pH等于13(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ClO-和ClOeq \\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1。请回答:
①吸收氯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0.16 ml。
②被氧化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0.03 ml。
(4)通二氧化硫和氯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 控制SO2和Cl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进气 。
其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Cl2+2H2O===SOeq \\al(2-,4)+2Cl-+4H+ 。
②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控制SO2和Cl2进气的物质的量,使之不相等 。
(5)下列装置可用于尾气处理的是(夹持仪器已略去) d (填序号)。
(6)请你帮该小组同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装置B中的Na2SO3已被氧化: 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B中的亚硫酸钠已被氧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解析] (2)用止水夹夹住A、B之间的橡胶管,打开A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与旋塞,向其中注水。若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反之,则气密性差。
(3)①反应前NaOH的物质的量为0.1 L×1.7 ml·L-1=0.17 ml,反应后溶液pH等于13,则反应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l·L-1,故反应后NaOH的物质的量为0.1 L×0.1 ml·L-1=0.01 ml,吸收氯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17 ml-0.01 ml=0.16 ml。②ClO-和ClOeq \\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5︰1,发生的反应为8Cl2+16NaOH===5NaClO+NaClO3+10NaCl+8H2O,则反应掉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16 ml×eq \f(8,16)=0.08 ml,其中被氧化的氯气生成ClO-和ClOeq \\al(-,3),物质的量为0.08 ml×eq \f(6,16)=0.03 ml。
(4)①氯气、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盐酸和硫酸没有漂白性,所以控制SO2和Cl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进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SOeq \\al(2-,4)+2Cl-+4H+。②让氯气或二氧化硫过量可使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所以控制SO2和Cl2进气的物质的量,使之不相等。
(5)广口瓶密闭,且导管没有伸入液面下,故a错误;食盐水不能与二氧化硫和氯气反应,且导管没有伸入液面下,故b错误;浓硫酸不能用来吸收SO2、Cl2,故c错误;二氧化硫和氯气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该装置可防倒吸,所以该装置可用于SO2、Cl2的尾气处理,故d正确。
(6)证明Na2SO3已被氧化相当于检验B中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实验方法为取少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B中的亚硫酸钠已被氧化。
6.(2021·山东临沂模拟)三氯化碘(ICl3)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已知ICl3熔点33 ℃,沸点73 ℃,有吸湿性,遇水易水解。某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取ICl3(部分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
(1)按照气流方向连接接口顺序为a→ d→e→b→c→g→h→f(接口b与c、g与h可互换) 。装置A中导管m的作用是 使浓盐酸顺利滴下 。
(2)装置C用于除杂,同时作为安全瓶,能监测实验进行时后续装置是否发生堵塞,若发生堵塞装置C中的现象为 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
(3)氯气与单质碘需在温度稍低于70 ℃下反应,则装置E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水浴加热 。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l2+I2eq \(=====,\s\up7(水浴加热),\s\d5(<70 ℃))2ICl3 。
(4)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
[解析] (1)在装置A中用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制取Cl2,浓盐酸易挥发,使反应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等杂质,通过装置C除去HCl杂质,再通过装置B干燥,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然后在装置E中氯气与碘单质反应制得ICl3;为防止ICl3潮解,后面连接盛有干燥剂的装置D,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E装置。故按照气流方向连接装置接口顺序为a→d→e→b→c→g→h→f。(接口b与c、g与h可互换);在装置A中导管m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上下压强一致,这样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就可以顺利滴下;
(2)装置C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B中是否发生堵塞,若装置B发生堵塞,C中气体压强增大,液体会进入到长颈漏斗中,使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3)因水浴加热能控制加热的温度,且能使反应装置受热均匀,由于氯气与单质碘需在温度稍低于70 ℃下反应,故应采取水浴加热的方式;在装置E中Cl2与I2在低于70 ℃温度下发生反应:3Cl2+I2eq \(=====,\s\up7(水浴加热),\s\d5(<70 ℃))2ICl3;
(4)Cl2是有毒气体,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只能吸收水分,不能吸收氯气,这样就会造成大气污染。若将无水CaCl2换成碱石灰,就可以吸收氯气和水蒸气,避免了大气污染,故该装置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Cl-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练习第10讲 氯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练习第10讲 氯及其化合物(含解析),共12页。
(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4章第2讲氯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4章第2讲氯及其化合物(含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卤素的性质和卤素离子的检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练习:第34讲 烃和卤代烃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练习:第34讲 烃和卤代烃 Word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