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8.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8.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定向导学·互动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课堂 元 素自 研 自 探 环 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 结 归 纳 环 节自 学 指 导( 内容·学法·时间 )互 动 策 略 (内容·形式·时间)展 示 方 案(内容·方式·时间)随 堂 笔 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 导学一 生活 情境 探究 认真自研教材P67的探究2及其解题过程。仿照例题的解题思路,试分析下列情形中:一个5 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的距离为3 m,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1 m,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1 m吗?(结果保留根号)在Rt△AOB中, = ,则= 在Rt△COD中, = ,则= 所以= 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1 m,梯子底端外移 (4min) 1、小组长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批阅对错,并评定等级 2、小组讨论:针对自学指导中的疑难问题展开小组交流,并记录本小组的困惑,准备在展示环节提出质疑。 3、组长根据所承担的展示任务,做好分工和展示前的准备。(5min) 展示方案提示: 1、探究2的展示:联系实际,有运算推理过程 同步演练展示:①剖析解题思路②展示解题过程 2、其他小组注意聆听,及时评价、质疑、补充 评价时参照展示总体要求,此外注意:⑴记录展示中的错误、疑惑⑵评价客观公正⑶订正时用红色粉笔 展示总体要求:①面向全体、声音洪亮②表达流畅、思路清晰③姿态正确、书写规范④全员参与、分工明确⑤关注他人、调动他人⑥归纳到位、适当延伸 (26min)同步演练如图所示,一个梯子AB长5米,顶端A靠在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间的距离为3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上,测得DB的长为1米,则梯子顶端A下落了多少米? 拓展提升题解答(规范格式) 导学二 知识 拓展 提升 如图将一根长24 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 cm,高为12 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 cm,则h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分析: (4min) 等级评定: 1、小组长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批阅对错,并评定等级2、组长主持本组成员针对自研中的疑惑进行交流,形成统一认识3、确定本组的展示方案 (5min)当堂反馈(15分钟):如图所示,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 m,一棵树高13 m,另一棵树高8 m, 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多少米? 训练课(时段:晚自习 , 时间:25分钟)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基础题:如图,滑杆在槽内运动,∠ACB为直角,已知滑杆AB长为2.5m,顶端点A在AC上运动,量得滑杆下端B距点C的距离为1.5米。当端点B向右移动0.5m时,求滑杆顶端点A下滑多少米? 发展题如图,在高为3米,长为5米的楼梯的表面铺地毯,至少需要地毯多少米? 提高题:(2009,哈尔滨)如图是三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所画图形各顶点必须与方格纸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注: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下列图形)(1)画一个底边长为4,面积为8的等腰三角形 (2)画一个面积为10等腰直角三角形(3)画一个一边长为,面积为6的等腰三角形 培辅课(时段:大自习 附培辅单)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2、效果描述:反思课1、病题诊所:2、精题入库:【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今天你展示了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沪科版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堂引入,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 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18.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