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下册8.1 幂的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下册8.1 幂的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设置,自主探索,感知新知,典型例题,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教学目标:
1.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法则,并会用它熟练进行运算.
2.会双向应用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公式.
3.会区分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乘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法则,并会用它熟练进行运算.
2.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幂的乘方
一、情景设置
回顾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问题1.哪位同学能在黑板上写下100个104的乘积?经过试验,同学们会发现黑板上写不下.
问题2.哪位同学能用一个比较简单的式子表示100个104的乘积?
根据乘方的定义,100个104的乘积不就是(104)100吗?
二、自主探索,感知新知
64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4个6相乘)
(62)4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4个62相乘)
A3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3个a相乘)
(a2)3表示_________个___________相乘(3个a2相乘)
推广形式,得到结论
1.(am)n表示_______个________相乘(n个a相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a)
即(am)n=______________(其中m、n都是正整数)
2.通过上面的探索活动,发现了什么?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三、典型例题
例题解析:
判断题,错误的予以改正
(1)(−3)2·(−3)4=(−3)6=−36(×)(−3)2·(−3)4=(−3)6=36.
(2)x3+y3=(x+y)3(×)x3与y3无法合并同类项.
(3)[(m−n)3]4 −[(m−n)2]6 =0(√).
四、小结
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积的乘方
(1)根据幂的意义,(ab)3表示什么?
(2)为了计算(化简)算式ab·ab·ab,可以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又可以把它写成什么形式?
(3)由特殊的(ab)=ab出发,你能想到一般的公式吗?
知识扩充
活动内容:1.借助刚刚探讨的结果,完成
(3×5)7=3( )×5( )
(3×5)n=3( )×5( )
(ab)n=a( )b( )
2.学会复述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ab)n=anbn
积的乘方,等于每一因数乘方的积.
3.公式拓展: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是否也具有上面的性质?怎样用公式表示?
4.进一步探讨出答案(abc)n=an·bn·cn.
巩固新知
判断题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2)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8.1 幂的运算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8.1 幂的运算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探索新知,范例学习,小试牛刀,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下册8.1 幂的运算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