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册1.1 分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1.1 分式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结构与知识要点,例题精讲,课堂练习,巩固提高,作业P39复习题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章 分 式分式复习(1)(第16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系统了解本章的知识体系及知识内容;2 进一步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运算法则以及整数指数幂,会熟练地进行分式的运算。重点、难点重点:梳理知识内容,形成知识体系。难点:熟练进行分式的运算。教学过程一 知识结构与知识要点 1浏览第2章目录,阅读p 61---63 复习与小结2 这章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教师投影本章知识结构图3 你还记得下面知识要点吗?(1)什么叫分式?设f、g都是整式,且g中含有字母,我们把f除以g所得的商记作,把叫做分式。(2)分式基本性质设h0,则即: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一个非零的多项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约去公因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3)分式的符号变换法则是什么? 形象的理解为:分式的分子分母的符号可以移动(4)分式的运算法则①分式的乘法:可以先把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再约分,也可以先约分再分子、分母分别相乘。②分式的除法:,分式除以分式,把被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③分式加减法:同分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子然后相加减。怎样找最简公分母?系数:取各分母的系数最少公倍数。字母因式:取所有的,指数最高的。(5)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①同底数的幂的除法:②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③整数指数幂有哪些运算法则:设a0,m,n都是整数,则:二 例题精讲www.12999.com例1 填空:当x=_____,分式无意义。当x=_____时,=0提醒:分式值为零除了分子为零外,还需要分母不等于零。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只要分母不等于零,与分子无关。思考:分式在什么条件下值为零呢?例2 请你先化简,再选一个你喜欢的a的值代入求值。解:估计学生会有人选a=1,这时可以让学生交流,这样的取值是否合适。例3 已知。解法1:解法2:三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2008金华) 若分式的值为0,那么x的值为____.2、(2008成都) 化简:四 反思小结,拓展提高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 作业P39复习题1 A 1,2,3,4,5,6 教学后记: 分式 复习(2)--------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第17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2 会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重点: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难点: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过程一 知识要点 做一做:1解方程:解:两边同乘以x(x-2),得:5+3(x-2)=x去分母,得:5+3x-6=x移项,得: 2x=1 所以,x=检验:当x=时,x(x-2)0,所以x=是原方程的解.思考:1 什么叫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2 解方式方程的思路是什么?有哪些步骤?解分式方程为什么会产生增根?解分式方程的思路: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步骤:①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去掉分母,化为整式方程;②解整式方程③检验④下结论.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去分母后,方程中未知数的范围扩大了.2 甲、乙两地相距19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7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了两小时到达乙地,已知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求步行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解:设步行得速度是x千米/时,则骑车的速度是4x/时依题意得:两边同乘以4x,得:28+12=8x所以,x=5,检验:当x=5时,4x0,所以,x=5是原方程的解.4x=20答:步行速度是5千米/时,骑车的速度是20千米/时.思考:解分式方程有哪些步骤?(1) 审题----注意理解题意,抓关键语句.可以借助图表,(2) 设元-----注意带单位.(3) 解分式方程(4) 检验---既要检验是不是原方程的解,还要检验是否合题意.二 讲解例题例1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x+3)(x-1),得:5(x-1)-(x+3)=0去括号,得:5x-5-x-3=0,4x-8=0,4x=8,x=2,检验:当x=2时,x(x-1)(x+3)0,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例2 为了支援四川人民抗震救灾,某休闲用品公司主动承担了灾区生产2万顶帐篷的任务,计划10天完成.(1) 按此计划,该公司平均每天应生产帐篷______顶.(2) 生产2天后,公司又从其他部门抽调了50名工人参加帐篷生产,同时通过技术革新等手段使每位工人的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2天完成了任务,求该公司原计划安排多少名工人生产帐篷?解:(1)该公司原计划平均每天应生产:2000010=2000(顶)(2)设原来有x名工人,每人每天生产:,依题意得:2 + =10-2,或者:解得:x=750,经检验:x=750是原方程的解.答:该公司原计划安排750名工人生产帐篷.三 课堂练习1方程的根为增根,则m的值为( )A 3 B 4 C 5 D 6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3,得:2x-(x-3)=m, x=m-3因为方程的根为增根,所以,m-3=3,m=6故选D.2 一列火车从车站开出,预计行程450千米,当它出发3小时后,因特殊情况而多停了一站,因此耽误了30分钟,后来把速度提高了20%,结果准时到达目的地,求这列火车原来的速度.解:设这列火车原来的速度为x千米/时.依题意,得:解得:x=75,当x=75时,1.2x0,所以,x=75是原方程的解.答:这列火车原来的速度是75千米/时.四 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解分式方程时,应该主要检验.作业:P39 复习题1 A 组: 7,8 B组:10 教学后记: 分式复习(3)(第18课时)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通过分式方程的应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3. 使学生有目的的梳理知识,形成这一章完整的知识体系.4. 使学生在总结学习经验和活动经验的过程中,体验因学习方法的大力改进而带来的快乐,成为一个乐于学习的人..学习过程:1、解方程: (1)、 (2)、 (3)、 2、分式方程的应用:(1)、甲、乙两地相距360km,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甲、乙两地间行驶的长途客运车平均车速提高了50%,而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缩短了2h。试确定原来的平均速度。 (2)、一轮船往返于A、B两地之间,顺水比逆水快1小时到达。已知A、B两地相距80千米,水流速度是2千米/小时,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3)、市政府打算把一块荒地建成公园,动用了一台甲型挖土机,4天挖完了这块地的一半。后又加一台乙型挖土机,两台挖土机一起挖,结果1天就挖完了这块地的另一半。乙型挖土机单独挖这块地需要几天? (4)、工厂生产一种电子配件,每只成本为2元,利率为25%.后来通过工艺改进,降低成本,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增加了15%.问这种配件每只的成本降低了多少? 作业布置:复习题 A组9,B组11,12教学后记: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单元测试题(A卷)(第19、20课时)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当 时,分式有意义。 2、当 时,分式有意义.3、若分式的值为负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4、若分式的值为0,则 .5、化简: .6、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多项式: .7、计算:的结果是 .8、计算: .9、计算: .10、计算: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11、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12、若分式的值为负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A.>5 B. <5 C. <0 D. >0.13、 左边括号内应填的多项式是 ( )A. B. C. D..14、化简分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15、分式变形得( )A. B. C.1 D.. 16、下列分式不是最简分式的是 ( )A. B. C. D..17、计算: ( )A. B. C. D..1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19、计算: ( )A. B.3 C.7 D..20若,则 ( )A. 3 B.2 C.1 D.4 三、解答下列各题(60分)21、化简:(5分×4=20分)① ② ③ ④ 22、计算(4分×4=16分)① ② ③ ④ 23、化简代数式,在代一个你喜欢的数求值。(7分) 24、当时,代数式的值为4求的值 (7分) 25、若 ,,求的值.(10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九年级下册1.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元二次方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九年级上册1.1 反比例函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反思小结,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