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精选练习(含详解)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精选练习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精选练习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详解),共8页。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精选练习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一 、选择题1.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操作,错误的是( )A.吸取培养液前应将培养瓶轻轻振荡B.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滴加培养液C.不同实验组测得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D.对照组用不含有机物的培养液培养酵母菌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B.研究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时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3.如图所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B.第2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升后降C.第3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K值D.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4.关于环境容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不会改变的B.只有在理想环境中才能达到环境容纳量C.环境容纳量的出现受空间和资源的限制D.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时,增长率最大 5.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6.在含有5 mL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入少量酵母菌菌种,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酵母菌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酵母菌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B.酵母菌种群在第4天增长速率达到最大C.在第4天至第6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该瓶内酵母菌种群的K值为400 7.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用台盼蓝溶液染色可增强计数结果的有效性B.加大初始接种数量可以缩短达到K值的时间C.培养液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冷却到适宜温度才能接种D.改变培养液氧气供应对酵母种群的K值没有影响,因为酵母呼吸方式是兼性厌氧型 8.丹顶鹤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科学家研究了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获得如下数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B.2000年后,栖息地面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的变化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D.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小 9.如图为某同学建构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迁出率、迁入率、死亡率和出生率B.春节前后,某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③和④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⑤,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D.悬铃木在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植一棵,这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 10.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d段波动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可能会使生态系统的发展停滞甚至崩溃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D.自然界的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被突破 11.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J”型和“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12.青檀是我国一种三级珍稀保护植物。如图是在我国某自然保护区调查青檀所得的种群数量(注:径级是指按照测量获得的青檀主干茎基部直径,由小到大依次划分为Ⅰ到Ⅹ,共十个等级)。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在该自然保护区采取五点取样法调查青檀的种群数量B.由于阳坡地带阳光充足而使青檀各径级种群数量优势明显C.阴坡地带的青檀种群的年龄组成呈增长型D.坡谷地带的青檀种群在生长的前期死亡率较高 13.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A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 14.下列关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B.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C.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5.如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B.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营养供应C.图③中c点后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 二 、非选择题16. “种群存活力”分析可用于研究一些因素如何影响到种群灭绝的可能性,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已被用来评价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的存活能力,并借此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需要调查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2)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据表分析回答。初始种群规模(只)1020252830405070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0.4120.1320.0760.0650.0410.0100.0020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________只之间。(3)若以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偷猎和捕捉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阻力为“限制压”,下图曲线表示不同“限制压”下(以小数表示)初始规模不同的种群与其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由图可知,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灭绝的可能性会________,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规模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种群的灭绝概率为5%,则当限制压为0.02时,“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________只。 (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你提出2个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精选练习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详解)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1.答案为:D;解析: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可能会沉在培养瓶底部,取样部位不同,实验数据会偏差很大,因此吸取培养液前要轻轻振荡培养瓶使酵母菌分布均匀,A正确;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B正确;不同实验组测得的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C正确;该实验中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组,D错误。 2.答案为: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根据“S”型增长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蚜虫、跳蝻的活动范围较小,因此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应统计相邻两样方线上的个体。 3.答案为:C;解析: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的过程中,第1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较低,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故A正确;在第2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升后降,在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故B正确;第3阶段种群数量超过了K值,种群数量先上升后下降,故C错误;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故D正确。 4.答案为:C;解析:[对于一个特定的种群来讲,环境容纳量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在自然条件下,环境容纳量也是存在的,并且与空间和资源有关。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时,增长率为零。] 5.答案为:C;解析:[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丰富、环境条件适宜,A错误;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下降,B错误;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第37天种群密度达到最大)有关,C正确;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D错误。] 6.答案为:B;解析:[酵母菌种群在第4天时,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不再继续增加,而是在K值上下波动。] 7.答案为:D;解析:实验只对活酵母菌进行计数,台盼蓝可将死酵母菌染成蓝色,所以可以增强计数结果的有效性;K值不变的情况下,加大初始接种数量,可以缩短达到K值的时间;培养液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后,需冷却到适宜温度才能接种,否则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pH、溶氧量等都会影响酵母菌种群的K值。 8.答案为: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2000年后,栖息地数量的变化导致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随之发生变化;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 9.答案为:B;解析:根据试题分析,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春节前后,某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③迁出率和④迁入率;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⑥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悬铃木在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一棵,这是对种群空间特征的描述。 10.答案为:D;解析:[cd段种群数量曲线围绕最大值K上下波动,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如果捕杀老鼠后,其数量在b点附近,老鼠反而会大量增长;在一个特定环境中K值基本是稳定的,但是如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K值也会被突破,并且会随着环境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如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其环境容纳量。] 11.答案为:D;解析:[在Nt=N0·λt中,λ-1表示该种群的增长率;种群的K值受环境因素影响,在优越环境中,K值将增大;在鱼类养殖中,使捕捞后的剩余量接近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在“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最后为0,故处于不同的种群密度下可以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12.答案为:C;解析:山坡地带为长条形,且青檀在该自然保护区内分布不均匀,宜采用等距取样法调查青檀的种群数量;由图分析可知,当青檀径级较大时,阳坡地带个体数量不占优势;由调查结果可知,阴坡地带不同径级青檀个体数量与径级呈负相关,说明阴坡地带青檀种群的年龄组成呈增长型;坡谷地带的青檀种群在生长的前期数量较少,可能是因为阳光有限导致出生率较低。 13.答案为:B;解析:K值是环境容纳量,种群的K值大小与环境条件有关,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可能使K值提高,A正确;BC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增长速率仍大于0,种群的数量增加,故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A到C变化过程中,种群的数量增加,故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C正确;在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密度上升,个体间斗争必将加剧,最终使种群呈“S”型增长,故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D正确。 14.答案为:A;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依次为大于、等于和小于,A正确、C错误;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快,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D错误。 15.答案为:C;解析:若图①所示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某鱼类的种群,则a点后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大量放养了该种鱼类,导致生物环境容纳量下降;曲线②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且K值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变化,如增加营养、空间等,环境条件更加优良;图③中c点后种群数量减少,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图④中生态系统在受到较小干扰时,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到原有状态,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使种群数量维持在K/2左右。 二 、非选择题16.答案:(1)种群密度(2)28~30(3)增大 增大 160(4)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或逐步恢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将偷猎和捕捉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解析:(1)种群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初始种群规模为28只时,种群灭绝概率为6.5%,初始种群规模为30只时,种群灭绝概率为4.1%,因此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28~30只之间。(3)据图分析,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的灭绝概率越来越高,即种群灭绝的可能性增大,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规模也会增大;若种群的灭绝概率为5%,则当限制压为0.02时,由曲线图可知,该种群的“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160只。(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影响种群存活率的因素有限制压、初始种群规模,因此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为: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将偷猎和捕捉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本3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m B.0,0351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9.1课时跟踪练《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含详解),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31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