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教版(上海)八年级第二学期 - 4.4功的原理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289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沪教版(上海)八年级第二学期 - 4.4功的原理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289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同步课件PPT+同步教案
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综合与测试优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四章 机械和功综合与测试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功的原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完了机械、功、功率和能的相关知识,经过多次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训练,具备了探究功的原理的知识基础,具备了利用已有知识探究未知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①经历选择机械做功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简单机械的特点:省力、省距离、改变用力方向;
②通过自己实验设计,比较利用机械、不用机械是需要做功的多少,得出功的原理过程;
③体验实验的过程,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功的原理的过程的得出。
难点:实验过程中实验数据的不理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三个环节,通过学生选择不同机械提高相同物体到相同高度的设计引导学生复习回忆简单机械的使用特点,并承上启下引出问题,使用机械是否省功。环节二,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器材通过实验,使用不同的机械做功,交流讨论结论得出功的原理。环节三拓展环节,通过功的原理的应用环节,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此知识。
教学准备
PPT 、黑白板贴、投影仪、学案、斜面、木块、小车、杠杆、定滑轮、动滑轮
教学过程
情景1 问题引入
通过从选择简单机械提同一重物到同一高度的环节加深学生对简单机械工作特点的认识引起学生对简单机械做功特点思考。
活动1 师生互动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探究用不同简单机械做功的实验方案
活动2 学生探究实验
通过实验体验,组内间的交流讨论,分析归纳实验结论
通过学生实验杠杆、斜面、定滑轮、动滑轮做功的体验得出结论突出重点,通过三个不同粗糙程度斜面、木块、小车等数据不同的实验,斜面越光滑,做功大小越接近的实验结果突破实验过程中实验数据的不理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难点。
活动3 应用1
学生应用功的原理的知识讨论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
应用2
学生讨论分析出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的机械组合方式,并利用功的原理推导出拉力移动的距离
板书设计
一:简单机械以及工作特点
二、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Gh=FL
副板书
学案
简单机械的使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简单机械做功的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
①有没有这样的机械,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请根据功的原理来解释。
②提高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
③哪种机械或者机械组合既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请画出图纸并组装实验器材如果滑轮和物体一起重5牛,将物体提高5米,在你们的实验装置下,拉力移动多少米?
课后作业:如图16,物体A重力100牛,用F=15牛的拉力拉着物体A匀速滑动,物体A的滑动速度为0.5m/s,
求 :用两种方法计算出10秒内拉力F做了多少功?
图16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从选择简单机械提重物的环节复习知识引出问题
提出问题
①根据所学的知识你会选择哪些简单机械将同一重物提到同一高度?
引导学生完成对简单机械特点的回忆复习。
做选择员
交流 讨论 简单机械的选择依据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观点,培养表达能力
通过对简单机械的选择,加深学生对简单机械工作特点的认识。
新课
实验情景
经过实验设计和实验环节总结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提出问题
①使用机械可以省力、可以省距离、可以改变用力方向那能不能省功了?
②如何设计实验比较直接对物理做功和利用机械提高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所做的功的大小关系?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活动①
交流讨论探究简单机械做功原理的实验方案
活动②
学生分组实验
分别测量:直接提起物体做的功;用杠杆提起物体做的功;用斜面拉物体做的功;用动定滑轮拉物体做的功。
归纳实验结论
Gh=FL
实验情景
通过学生利用斜面、定滑轮、动滑轮做功的实验得出结论突出重点。
通过三个不同粗糙程度斜面、斜面越光滑,做功大小越接近直接提起物体所做的功的实验结果突破实验过程中实验数据的不理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的难点。
拓展环节
问题:
应用功的原理的知识讨论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
问:那种机械或者机械组合既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
交流讨论与反馈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让学生理解到,简单机械不省功,可以省力、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作业布置
两种方法计算滑动做功
简单机械
G(N)
h(cm)
W(Ncm)
F(N)
L(cm)
W’(Ncm)
定滑轮
斜面1
斜面2
斜面3
动滑轮
动滑轮
简单机械类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5.5 热机精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4 物态变化优秀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热与能5.3 内能一等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