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语句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语句
生物的特征
A
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生活需要营养
B
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C
惊弓之鸟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
生物能进行呼吸
A.A B.B C.C D.D
2.小朋和同学调查了学校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将香樟、腊梅、玉兰、山茶归为一类,画眉、蚯蚓、蜻蜓和哈巴狗归为另一类。他们依据的归类方法是( )
A.按照形态结构归类 B.按照生活环境归类
C.按照用途归类 D.按照个人喜好归类
3.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各项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荷花的莲蓬外包裹着又厚又轻的保护层,使它能够浮在水面随波漂流
D.“木蝴蝶”的种子外面有竹衣似的半透明薄膜,易使种子飘散、传播
4.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农作物中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已造成50%以上的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白鳍豚、江豚等五种濒临灭绝;人的镉中毒、癌症村屡有报道.这些事例必能说明的是( )
A.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将危害人类的健康
B.白鳍豚、江豚濒临灭绝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太差造成的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生物和环境相互适应
5.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狼 B.蘑菇→兔子→狼→老虎
C.草→昆虫→青蛙→蛇→鹰 D.草→兔子→鹰→细菌
6.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田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
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食物链 D.食物网
7.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C.丙是生产者,乙和丁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D.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8.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你认为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只有3条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中,肉食性的鹰总比草食性的兔的数量少得多,是由于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重金属污染,则图中鹰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最高
D.在该生态系统中,若蛇减少,则鹰也一定减少
10.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它们生活环境
11.下面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B.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
C.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D.观察显微镜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
1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出现一个明显的不规则黑点,若要判断该黑点的来源,首先应该( )
A.移动装片,观察变化 B.转动目镜,观察变化
C.更换物镜,检查镜头 D.擦拭反光镜,观察变化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B.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C.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
D.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14.有关制作玻片标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装片时,材料越大越容易观察
B.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制作临时涂片
C.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
D.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1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及细胞分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先一分为二
B.癌细胞是从正常的细胞变化而来的,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形成肿瘤
C.动物细胞内总有一部分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被称为分生组织
D.细胞分化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细胞分裂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16.有关图示三种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图一相比,图三细胞特有的结构为:细胞壁、叶绿体、中央大液泡
B.以上三种细胞中,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的只有图二C.以上三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以上三种细胞中都有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7.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既具有动物细胞共同的结构特点,也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B.草履虫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来完成各种生理活动
C.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草履虫实例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8.下列关于多细胞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是人体重要的结构,属于神经组织
B.植物体内的导管、筛管与动物体的血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植物体表面的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D.动物体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而植物体不具有
19.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组别
营养液种类
营养液数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毫升
25℃
2只
乙组
牛奶营养液
500毫升
10℃
2只
A.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D.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20.对下列诗句的生物学解释错误的是( )
A.“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的豆、萁、根属于器官
B.出淤泥而不“染”——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
C.“藕断丝连”——“丝”来自植物体的输导组织
D.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
21.鱼缸长期不换水,内壁上会长出绿膜,这些绿膜可能是( )
A.衣藻 B.紫菜 C.葫芦藓 D.肾蕨
22.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卷柏的根没有输导组织
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23.种子结构中将来发育为一个新植物体的是( )
A.胚芽 B.子叶 C.胚根 D.胚
24.如图甲、乙分别为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甲图中的①变蓝
B.甲、乙所示结构中,营养物质储存在②内
C.甲的外面是果皮,与种皮紧贴在一起,因此严格说是果实
D.②③④⑤共同组成了胚
25.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少数为多细胞个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所以较能适应陆地生活
C.苏铁属于裸子植物,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生殖器官
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二、非选择题(从26—32共七个大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如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 流动的。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关系。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
(5)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27.(7分)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要使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将装片向方移动:要使模糊的视野⑧变为清晰的视野④,应调节图2中[ ] ;要使视野中所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图3中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部分重叠,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 。
(3)下图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请排序(写序号) 。
(4)图c滴的液体是 ,图b滴的液体是 。
28.(6分)如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写标号)结构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
(2)糖分、色素主要存在于[ ] 中。
(3)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 。
(4)⑥中所含有的能量转换器,除图中标号的结构外,还有 ,其作用是 。
(5)检测轻度污染的水域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这是[ ]作用的结果。
29.(5分)请结合图示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1962年用蛙做了细胞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1)自然状态下,蝌蚪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2)人们也将通过“核移植”技术进行繁殖的过程称为“ ”。
(3)约翰•格登的蛙细胞核移植实验中得到的青蛙Ⅲ,更像 (青蛙Ⅰ,青蛙Ⅱ)。
(4)该实例说明 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该结构中有一种非常神奇的遗传物质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
30.(9分)如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表示细胞的 ,该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 ,其意义是 。
(2)B→C过程中,细胞的 产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是细胞的 ,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 。
(3)D的结构层次是 ,胃腺细胞隶属于 组织,胃壁肌肉细胞隶属于 组织。
31.(9分)认真观察和识别图1中的植物,并回答问题。
(1)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 (填字母)。
(2)“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指的主要是 (填字母)等植物。
(3)煤炭主要是由古代 (填字母)所属植物类群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的。
(4)B和E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是 。
(5)如果将上述植物按照图2方式进行分类:
则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横线上填字母)。
32.(6分)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食堆里。
(1)提出问题: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黄粉虫会选拌阴暗的环境。
(3)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铁盘,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 的玻璃板。在两侧中央分别放入等量大小相等、活性相同的黄粉虫,该实验的变量是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和记录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结果如表格: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明亮
2
1
0
阴暗
2
3
4
若全班有6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6组数据的 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本实验存在的不足是 、 。
(5)如规范操作,下列 曲线最可能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下列语句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语句
生物的特征
A
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生活需要营养
B
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C
惊弓之鸟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
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
生物能进行呼吸
A.A B.B C.C D.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螳螂扑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不合题意。
B、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都能变异。符合题意。
C、惊弓之鸟,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不合题意。
D、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是鲸在呼吸,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关键。
2.(2分)小朋和同学调查了学校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将香樟、腊梅、玉兰、山茶归为一类,画眉、蚯蚓、蜻蜓和哈巴狗归为另一类。他们依据的归类方法是( )
A.按照形态结构归类 B.按照生活环境归类
C.按照用途归类 D.按照个人喜好归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分类的知识,思考作答。
【解答】解:学校周围环境中的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归类,香樟、腊梅、玉兰、山茶都符合植物的特征属于植物;画眉、蚯蚓、蜻蜓和哈巴狗符合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因此它们属于动物。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植物分类的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能灵活地对植物进行分类。
3.(2分)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各项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荷花的莲蓬外包裹着又厚又轻的保护层,使它能够浮在水面随波漂流
D.“木蝴蝶”的种子外面有竹衣似的半透明薄膜,易使种子飘散、传播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繁衍,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淘汰了。
【解答】解: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C、荷花的莲蓬外包裹着又厚又轻的保护层,是荷花对水环境的一种适应,使它能够浮在水面随波漂流。
D、“木蝴蝶”的种子外面有竹衣似的半透明薄膜,成熟后易被风吹散,利于传播,适于风力传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4.(2分)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农作物中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已造成50%以上的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白鳍豚、江豚等五种濒临灭绝;人的镉中毒、癌症村屡有报道.这些事例必能说明的是( )
A.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积累,最终将危害人类的健康
B.白鳍豚、江豚濒临灭绝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太差造成的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生物和环境相互适应
【分析】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解答】解:A、由题干信息“人的镉中毒、癌症村”可知: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最终将危害人类的健康。A正确。
B、“白鳍豚、江豚濒临灭绝”是因为人类破坏了它们的栖息环境,而不是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太差造成的。B错误。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但题干中的信息并不能说明该问题。C错误。
D、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而不是“生物和环境相互适应”,D错误。
故选:A。
【点评】理解: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
5.(2分)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狼 B.蘑菇→兔子→狼→老虎
C.草→昆虫→青蛙→蛇→鹰 D.草→兔子→鹰→细菌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不能作为食物链的起点,A错误。
B、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蘑菇属于分解者,不应出现在食物链中,B错误。
C、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吃与被吃的关系,C正确。
D、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应出现在食物链中,B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6.(2分)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田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
A.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食物链 D.食物网
【分析】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构成了食物链,由许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解答】解: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题中叙述的,在一片湿润的土地上,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蚯蚓属于分解者,腐木中有植物、动物、真菌等生物,还有腐烂木头(温度等水、无机盐、光)等非生物部分,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
故选:A。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7.(2分)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C.丙是生产者,乙和丁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D.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生物的数量也越多.
【解答】解:A、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越多,生物的数量也越多。所以,图中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丙→丁→乙→甲,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题中甲、乙、丙、丁及分解者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B错误。
C、图中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丙→丁→乙→甲,所以,丙为生产者,丁、乙、甲为消费者,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丙固定的太阳能,D正确。
故选:D。
【点评】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流动.
8.(2分)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解答】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9.(2分)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你认为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只有3条食物链
B.该生态系统中,肉食性的鹰总比草食性的兔的数量少得多,是由于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某重金属污染,则图中鹰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最高
D.在该生态系统中,若蛇减少,则鹰也一定减少
【分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解答】解:A、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中的三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A正确。
B、该生态系统中,肉食性的鹰总比草食性的兔的数量少得多,是由于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B正确。
C、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食物网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C正确。
D、蛇的数量减少,鹰可以多取食兔和鼠,所以鹰的数量变化不大,不一定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D错误。
故选:D。
【点评】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和有毒物质的积累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0.(2分)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它们生活环境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圈的知识,可以从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特点方面来解答.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11.(2分)下面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B.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
C.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D.观察显微镜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解答】解:A、使用显微镜观察是,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镜筒压碎载玻片。A正确;
B、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它的倒像,所谓倒像就是上下左右都翻过来的像,即“d”,B错误;
C、反光镜能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凹面镜有聚光作用能使反射的光线变强。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现较弱时用凹面镜,C正确;
D、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都要睁开,一只眼睛看着目镜进行观察,另一只眼睛睁开着画图,这样可以比较真实的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画出来。D正确。
故选:B。
【点评】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12.(2分)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出现一个明显的不规则黑点,若要判断该黑点的来源,首先应该( )
A.移动装片,观察变化 B.转动目镜,观察变化
C.更换物镜,检查镜头 D.擦拭反光镜,观察变化
【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解答】解:据分析可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所以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出现一个明显的不规则黑点若要判断该黑点的来源,首先应该:转动目镜,观察变化。
故选:B。
【点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
B.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C.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
D.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分析】(1)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无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有碳,如水、无机盐等;
(2)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内侧非常薄的一层膜,具有保护、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
(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解答】解:A、细胞中的这些物质有的是自己制造的,如植物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还有的是细胞代谢产生的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另外一些物质须从外界获得,如无机盐、水等是通过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错误。
B、所有的活细胞都有线粒体,但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有的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如叶片;但有的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如洋葱表皮细胞、根部细胞等,错误。
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某些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也能通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错误。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2分)有关制作玻片标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装片时,材料越大越容易观察
B.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需要制作临时涂片
C.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
D.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
【分析】(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
(2)玻片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临时装片和永久装片,临时玻片只能临时观察使用的玻片,不能长久保存;永久装片能较较长时间保存的玻片。
(3)玻片标本按制作方法可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涂片是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的,装片是用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
【解答】解:A、在显微镜下,细胞放大的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所以是否有利于观察,与目镜和物镜的倍数有关,与材料关系不大,实验材料越大不代表材料上的细胞也大,A错误。
B、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都是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属于临时装片,B错误。
C、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涂片进行观察,C错误。
D、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D正确。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一般步骤。
15.(2分)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及细胞分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先一分为二
B.癌细胞是从正常的细胞变化而来的,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形成肿瘤
C.动物细胞内总有一部分细胞终生保持分裂能力,这样的细胞群被称为分生组织
D.细胞分化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细胞分裂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如图:
2、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解答】解: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一分为二,A错误。
B、癌细胞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叛变”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我们才会察觉,分裂非常快,形成肿瘤,B正确。
C、分生组织属于植物组织,不属于动物组织,C错误。
D、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遗传物质都不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16.(2分)有关图示三种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图一相比,图三细胞特有的结构为:细胞壁、叶绿体、中央大液泡
B.以上三种细胞中,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的只有图二
C.以上三种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以上三种细胞中都有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分析】观图可知:图一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二是草履虫细胞、图三是叶肉细胞,解答即可。
【解答】解:A、图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图一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图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A正确。
B、图二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图一人体细胞、图三是植物的叶肉细胞,其所属的生物体是多细胞的,要通过系统或器官完成生命活动,B正确。
C、图一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图二是草履虫细胞,图三是叶肉细胞。图一和图二是动物细胞,图三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无细胞壁,所以它们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错误。
D、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化器,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17.(2分)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草履虫既具有动物细胞共同的结构特点,也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B.草履虫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来完成各种生理活动
C.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草履虫实例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分析】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解答即可。
【解答】解:A、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的动物,即具有细胞的结构特点,又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A正确。
B、草履虫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来完成各种生理活动。如纤毛具有运动作用等,B正确。
C、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的动物,无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C错误。
D、草履虫实例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草履虫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8.(2分)下列关于多细胞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是人体重要的结构,属于神经组织
B.植物体内的导管、筛管与动物体的血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植物体表面的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D.动物体具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而植物体不具有
【分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四种,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形态、生殖系统,由八大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
【解答】解:A、大脑是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构成,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能产生和传递神经冲动,错误。
B、植物体内的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动物体内的血管属于器官。错误。
C、分布于植物体表、具有保护作用的组织是保护组织,分布于动物体表、具有保护作用的组织是上皮组织,C错误。
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系统是动物体具有而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D。
【点评】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较小。
19.(2分)某同学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表。下列对该实验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 )
组别
营养液种类
营养液数量
营养液温度
草履虫数量
甲组
稻草浸出液
500毫升
25℃
2只
乙组
牛奶营养液
500毫升
10℃
2只
A.统一用稻草浸出液
B.营养液温度统一为25℃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
D.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
【分析】作为探究“不同营养液对草履虫培养效果的影响”的对照试验,根据对照实验变量的唯一性,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营养液,其它条件应该都一样。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营养液,其它条件应该都一样,因此应该除了甲组用稻草液,乙组用牛奶营养液之外,温度、草履虫的数量等都一样。故错误。符合题意。
B、由A可知,温度应该一样,并且是适宜温度,2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草履虫数量改为20只,2只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实验结果没有科学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可设置用清水作培养液的对照组,用甲乙分别与之作对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关键点:对照实验组的变量与探究的条件有关,必须要保持变量的唯一。
20.(2分)对下列诗句的生物学解释错误的是( )
A.“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的豆、萁、根属于器官
B.出淤泥而不“染”——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
C.“藕断丝连”——“丝”来自植物体的输导组织
D.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
【解答】解:A、绿色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的豆、萁、根都属于器官,正确。
B、出淤泥而不“染”——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错误。
C、植物的组织主要有:分生(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藕断丝连”——“丝”来自植物体的输导组织,正确。
D、花瓣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因此有了映日荷花别样“红”,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1.(2分)鱼缸长期不换水,内壁上会长出绿膜,这些绿膜可能是( )
A.衣藻 B.紫菜 C.葫芦藓 D.肾蕨
【分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含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解:鱼缸长久不换水,鱼的粪便等导致水中有机质积累过多,水体富营养化,鱼类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供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造成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从而使水变成绿色。所以这些绿膜可能是衣藻。紫菜颜色不是绿色。葫芦藓是苔藓植物,肾蕨是蕨类植物,这两类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而不是在水中。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只要熟练掌握了各类植物的特征,一般能很快做出正确的判断。
22.(2分)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卷柏的根没有输导组织
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分析】卷柏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蕨类植物无花,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解答】解:A、卷柏属于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A错误。
B、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卷柏的根有吸收功能,有固定功能,B错误。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无机盐,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就能轻松答题。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注意掌握。
23.(2分)种子结构中将来发育为一个新植物体的是( )
A.胚芽 B.子叶 C.胚根 D.胚
【分析】无论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都包括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解答】解: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都包括胚胚轴、胚根、子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
故选:D。
【点评】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4.(2分)如图甲、乙分别为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甲图中的①变蓝
B.甲、乙所示结构中,营养物质储存在②内
C.甲的外面是果皮,与种皮紧贴在一起,因此严格说是果实
D.②③④⑤共同组成了胚
【分析】观图可知:图甲中①胚乳,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图乙中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
【解答】解:A、玉米种子包括果皮和种皮、胚和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滴加碘液后,①胚乳变蓝,正确。
B、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①胚乳中,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②子叶中,错误。
C、甲的外面是果皮,与种皮紧贴在一起,因此严格说是果实,正确。
D、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因为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由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和②子叶四部分组成,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
25.(2分)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少数为多细胞个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所以较能适应陆地生活
C.苏铁属于裸子植物,花、果实、种子是它的生殖器官
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后代;
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
【解答】解: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多为单细胞个体,少数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A正确。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能适应陆地生活,B正确。
C、苏铁属于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C错误。
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D正确。
故选:C。
【点评】理解各种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是关键。
二、非选择题(从26—32共七个大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如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生态因素 。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 分解者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 食物链和食物网 流动的。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太阳能 。
(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蛇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关系。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生产者 。
(5)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 自动调节 能力。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5)图三表示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D、A、B、C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④表示呼吸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解:(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蛇,图二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草。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此生物与鹰存在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
(4)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植物。
(5)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1)生态因素。
(2)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太阳能。
(3)蛇;捕食和竞争。
(4)生产者。
(5)自动调节。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27.(7分)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要使视野①变为视野②,应将装片向方移动:要使模糊的视野⑧变为清晰的视野④,应调节图2中[ ① ] 细准焦螺旋 ;要使视野中所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图3中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⑤⑥ 。
(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部分重叠,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 未展平实验材料 。
(3)下图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请排序(写序号) cdaeb 。
(4)图c滴的液体是 生理盐水 ,图b滴的液体是 碘液 。
【分析】(1)图2示显微镜的结构:①细准焦螺旋;②转换器;③反光镜;图3示显微镜的镜头:④⑤有螺纹是物镜;⑥⑦无螺纹是目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濑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涂”,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涂抹几下;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
“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解答】解:(1)图2显微镜的结构中①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要使视野中所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体积最大,应选择图3中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即长物镜⑤和短目镜⑥。
(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有部分重叠,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未展平实验材料导致。
(3)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c滴→d刮→a涂→e盖→b染→c吸,故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daeb。
(4)图c是滴,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形态结构。图b是染色步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目的是给细胞染色,便于观察其结构。
故答案为:(1)①细准焦螺旋;⑤⑥。
(2)未展平实验材料。
(3)cdaeb。
(4)生理盐水;碘液。
【点评】熟练掌握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6分)如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 ①③⑤ (写标号)结构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
(2)糖分、色素主要存在于[ ⑤ ] 液泡 中。
(3)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结构是[ ③ ] 叶绿体 。
(4)⑥中所含有的能量转换器,除图中标号的结构外,还有 线粒体 ,其作用是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5)检测轻度污染的水域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这是[ ② ]作用的结果。
【分析】观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1)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①细胞壁、⑤液泡和③叶绿体。
(2)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色素主要存在于⑤液泡中。
(3)光合作用是通过叶③绿体完成的。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4)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重要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能够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
(5)②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故答案为:
(1)①③⑤。
(2)⑤液泡。
(3)③叶绿体。
(4)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5)②。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9.(5分)请结合图示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1962年用蛙做了细胞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1)自然状态下,蝌蚪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受精卵 。
(2)人们也将通过“核移植”技术进行繁殖的过程称为“ 克隆 ”。
(3)约翰•格登的蛙细胞核移植实验中得到的青蛙Ⅲ,更像 青蛙Ⅱ (青蛙Ⅰ,青蛙Ⅱ)。
(4)该实例说明 细胞核 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该结构中有一种非常神奇的遗传物质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脱氧核糖核酸 。
【分析】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
【解答】解:(1)青蛙是有性生殖,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是青蛙的幼体,蝌蚪再发育成幼蛙,幼蛙发育成成蛙。像青蛙这样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自然情况下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图中的受精卵。
(2)通过“核移植”技术诞生的小青蛙Ⅲ,进一步证明了约翰•格登的假设。人们也将通过“核移植”技术进行繁殖的过程称为“克隆”。
(3)因为青蛙Ⅱ为青蛙Ⅲ提供了细胞核,因此青蛙Ⅲ的形态结构等特点会更像青蛙Ⅱ,因为他们的遗传物质基本相同。
(4)该实例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又叫脱氧核糖核酸。
故答案为:(1)受精卵。
(2)克隆。
(3)青蛙Ⅱ。
(4)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
【点评】正确地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还要与细胞的其它结构功能区别记忆。
30.(9分)如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表示细胞的 分裂 ,该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 染色体 ,其意义是 保证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
(2)B→C过程中,细胞的 形态、结构和功能 产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这是细胞的 分化 ,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 组织 。
(3)D的结构层次是 器官 ,胃腺细胞隶属于 上皮 组织,胃壁肌肉细胞隶属于 肌肉 组织。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图中,A表示受精卵、B细胞群、A→B表示细胞分裂、B→C表示细胞分化,D是器官、C是消化系统。
【解答】解:(1)人体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因此图中A表示受精卵。图中A→B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A→B为细胞分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细胞分裂的意义保证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在图示B→C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F为细胞分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外,大部分细胞失去分裂能力,在形态结构上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形成组织。
(3)图示D中的胃和肝均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构成的器官。其中胃腺细胞是由具有分泌作用的上皮细胞组成的上皮组织,胃壁肌肉细胞属于肌肉组织,能收缩和舒张促进胃的蠕动来消化食物。
故答案为:(1)分裂;染色体;保证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形态、结构和功能;分化;组织
(3)器官;上皮;肌肉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一是具有一定的识图作答能力,从图中获得解题信息;二是理解掌握人体的结构层次。
31.(9分)认真观察和识别图1中的植物,并回答问题。
(1)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 A (填字母)。
(2)“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指的主要是 D (填字母)等植物。
(3)煤炭主要是由古代 C (填字母)所属植物类群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的。
(4)B和E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是 子叶的数量,有无胚乳 。
(5)如果将上述植物按照图2方式进行分类:
则①是 BE ,②是 F ,③是 AC ,④是 D (横线上填字母)。
【分析】图中A是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B是玉米,属于被子植物,C是肾蕨属于蕨类植物,D水绵属于藻类植物,E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F是油松属于裸子植物,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没有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D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结构简单,属于藻类植物,“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指的主要是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导致江水变成绿色,主要指的是D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3)C肾蕨是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并且具有了输导组织,一般植株长得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埋在地层中形成现代使用的煤炭。
(4)B玉米和E向日葵都是被子植物,但是玉米的种子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和胚乳,子叶只有一片;向日葵的种子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子没有胚乳,子叶有两片。
(5)植物根据是否依靠种子繁殖后代,可以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如B玉米和E向日葵;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具有根、茎、叶、种子,如F油松。孢子植物中D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茎叶分化的是A苔藓植物和C蕨类植物,因此①是BE; ②是F;③是AC;④是D。
故答案为:(1)A。
(2)D。
(3)C。
(4)子叶的数量,有无胚乳。
(5)BE;F;AC;D。
【点评】熟练掌握图中植物所属类群的主要特点是关键。
32.(6分)某班同学学习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后,决定选择黄粉虫作为实验材料开展探究,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常常成群聚集在粮食堆里。
(1)提出问题:黄粉虫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黄粉虫会选拌阴暗的环境。
(3)制定并实施方案:取方形铁盘,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 透明 的玻璃板。在两侧中央分别放入等量大小相等、活性相同的黄粉虫,该实验的变量是 光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和记录两侧黄粉虫的数量,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结果如表格: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明亮
2
1
0
阴暗
2
3
4
若全班有6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6组数据的 平均值 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本实验存在的不足是 黄粉虫数量太少 、 实验次数太少 。
(5)如规范操作,下列 D 曲线最可能表示阴暗环境中这种数量变化?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3)制定并实施方案: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黄粉虫幼虫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所以取方形铁盘,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
(4)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若全班有6个小组开展探究,应取6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本实验存在的不足是黄粉虫数量和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不足说明问题。
(5)黄粉虫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黄粉虫,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黄粉虫数量先增多,后趋于稳定。因此较暗环境中黄粉虫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因此可用曲线D表示。
故答案为:(3)透明;光
(4)平均值;黄粉虫数量太少;实验次数太少
(5)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人体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