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1页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2页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3页。
    基础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拼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朗润 淅xī淅沥沥 澄清 静谧mì
    B、酝yùn酿 咄咄逼人 绽dìng开 着落
    C、抖擞sǒu 恍然大悟 应合hè 侍弄
    D、贮蓄 翻来覆去 莅临 感概kǎi
    2.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1分)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1分)
    (2)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分)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句子是: , (2分)
    (4)山朗润起来了, , 。(朱自清《春》)(2分)
    (5)油蛉在这里低唱,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分)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既写出了时序变迁,又富有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2分)
    (6)写出古诗中含有“花”的诗句 , (2分)
    3.下面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2分) ( )
    A.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
    B.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优秀成绩,充满了信心。(删去“否”)
    C.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取得了在经济改革方面巨大的成就。(“取得了”和“在经济改革方面”互换位置)
    D.被评为“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的广东何晓顺教授,率其团队成功完成世界首创“无缺血”肝移植术,打破了移植器官缺血损伤这一世界性难题。(删去“世界性”)
    5.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3分)
    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进来时,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望的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了。明天就请陈莲河。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
    本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1分)
    (2)文中详细地描述医生开的药方,有什么用意?(2分)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节气之一,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圭表观测日影长短法测定出冬至来了,时间在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所以冬至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1)“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仔细阅读上面两段文字,从中提取关于“冬至”的四个信息。(2分)

    (2)请以“冬天”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突出冬天的特征。(2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论语》十二章(10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1)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3分)
    (1)人不知而不愠 (2)温故而知新 (3)博学而笃志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前一句是讲为人态度,后一句是讲学习的乐趣。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C.第(6)章反复赞叹“贤哉,回也”,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
    (二) 曾子杀彘(6分)
    曾子①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③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曾子:孔子弟子曾参。②女:同“汝”,你。③特:只,只是,只不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顾反为女杀彘/元方入门不顾 B.特与婴儿戏耳/门外戏
    C.子而不信其母/则是无信 D.非所以成教也/非人哉
    1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婴 儿 非 与 戏 也 婴 儿 非 有 知 也 待 父 母 而 学 者 也 听 父 母 之 教
    1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三)阅读古诗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诗歌的后两句反映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18分)
    永不贬值的财富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手里拄着一根拐杖。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风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5、文章标题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什么?而实际上是指什么?(4分)


    16、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6分)
    (1)(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


    (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17、结合文章第3段,说说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4分)


    18、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4分)


    母亲的厨艺(17分)
    (1)母亲说话爱用比喻,那些比喻很俗气但又像菜市场上浓妆艳抹的女人,让人印象深刻。她在外婆膝下做女儿时,不会煮饭,她这样形容自己:“我做小姑娘时,连水和米是怎么成亲的都不知道!”都说环境造就人,我妈为人妻、为人母后才有了相当了得的厨艺,烹炸煎煮全部得心应手,无师自通地成为了一名乡村厨子。
    (2)每一个身处童年时期的小孩子,都像原野上的草般疯长。而“长”常常伴随着一个字“吃”。幼时的我们问得最多的话就是:“妈,家里有没有好吃的?”其实,贫穷的家哪有什么好吃的?但一个母亲总是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失望的。
    (3)母亲能拿得出来的,无非是自家鸡下的蛋、自家种的大白菜、花生、豆子等。母亲常用一个鸡蛋给我们做蒸蛋,她在鸡蛋里放上一把炒米、一摊细细的肉末,撒上葱花,最后蒸出了一大盘别具风味的蛋,让我们吃得心满意足。一颗卷心菜,母亲把白色的梗和黄绿色的叶分开切,菜叶切成大块儿煮汤,白色的梗切成比小指头还细的条儿,下锅里加大量的猪油爆炒,这样做出来的菜特别下饭。母亲也给我们做零食,从花生里选出个小、卖相不好的,等攒够了一碗,就给我们炒挂霜花生米吃。挂霜花生米——花生米上好像裹了一层薄薄的秋霜,邻家主妇们谁也不会,这让我和小弟的虚荣心在小伙伴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妈做得最好的零食是油炸小鱼。那种一片柳叶儿般长短、细窄的小鱼,人家买来喂食猫,但我妈用来油炸。我妈没花几个钱买回来,用大拇指刮去鱼鳞,挖去内脏,洗凈之后擦上薄薄的一层盐,放在太阳下晒干。她用小葱拌干面粉做成糊,裹在小鱼身上,再把小鱼下到滚油里炸,炸到面皮金黄,捞出锅来。一口一个,又鲜又脆。那时,母亲的厨艺正处于巅峰时期。
    (4)我去远方念书的时候,曾把我妈做的藕团子带去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吃,他们说,母亲不开个饭店是我家的重大损失。
    (5)我们日渐长大,家境也渐渐好转,但母亲仍然喜欢在做菜上花心思,仍是一腔热情,厨艺也依然不减当年。可是,母亲的美食已留不住我们向往外面世界的心。母亲是一面湖,但是好像鱼儿的我们,怎么甘心仅仅在湖里,不去看看远方的大海,不去尝尝别处新鲜的吃食?新鲜,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
    (6)终于有一日,我向母亲宣布,我要去吃别人做的菜了。其实,开始的时候,我并不觉得那位母亲做的菜好吃,但因为她的儿子,她做的菜,我也就能心甘情愿吃下去。
    (7)如今,我也做了母亲,母亲做了外婆,我的女儿也长到会品评菜的口味的年纪。一日,在饭桌上,女儿挑剔地对我说:“我觉得外婆做的菜真难吃。奶奶做的菜就特别好吃!”我点头同意孩子的评价,这并不是孩子偏心和厚爱那一位她的祖母,她只是总是说实在话。
    (8)我和小弟离开了家后,父亲去世,剩母亲一个人过日子。母亲再也没有好好地做过饭,炒上一盘青菜可以吃上两天,炖上一碗红烧肉甚至可以吃上三天,她再也不像年轻时候,挖空心思地弄出好吃的。偶尔,我们回家吃饭,她做出满满一桌菜来,不是油多了,就是盐少了,厨艺大不如从前了。
    (9)倒是婆婆,因为我们一家子都围在她身边要吃要喝的,有时我还把办公室里听说到的菜名告诉她,想着我们能吃好的她,就总是愿意一试。婆婆还自创了不少菜式,这些菜无不让家人称好,外人称道。婆婆今日的厨艺早已不是我当初进门时候的样子,她这位母亲的厨艺确实是与日俱好,越发了得。
    (10)母亲们的厨艺的确是儿女历练出来的,儿女在,厨艺长,儿女远,厨艺消。“此消彼长”这一说,妈妈们因爱逃不脱。
    19.本文以“母亲的厨艺”为线索展开叙述。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
    20. 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1.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我做小姑娘时,连水和米是怎么成亲的都不知道!
    女儿挑剔地对我说:“我觉得外婆做的菜真难吃,奶奶做的菜就特别好吃!”
    2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母亲们的厨艺的确是儿女历练出来的。儿女在,厨艺长;儿女远,厨艺消”两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四、作文(40分)
    23.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而我们的成长也需要阳光的照耀。你生命中的那束阳光是什么?它如何照亮你的人生呢?
    请以“ 与 同行”为题作文,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一、基础(25分)
    1.A
    2.略
    3.B
    4.D
    5.(1)《父亲的病》
    (2)用意:通过具体描述医生开的药方,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那些庸医的无能,以此讽刺了所谓的“名医”。
    6.(1)①冬至时间的确定;②冬至名字的由来;③冬至的气候特征;④我国冬至的习俗。
    (2)示例一:雪花漫天卷地落下来,犹如鹅毛一般,纷纷扬扬。示例二:冬天来了,北风呼啸,吹打在人脸上像针扎一样。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10分)
    7.(1)生气,恼怒 (2)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3)坚定
    8.(1)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疑惑。
    (2)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9.A
    (二)(6分)
    10.D
    11.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12.告诉我们:教育者要注意教育方法,要说到做到,以身作则。
    【参考译文】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你可不能跟小孩子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三)(4分)
    13.春雨细滑润泽,春草若有若无,稀疏。
    14.对早春喜爱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18分)
    15、答:表面上是指婆婆给的“两元钱”或一元钱;实际上是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或者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6、(1)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两元钱”作出重大决策的表现。
    (2)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谊,所以这是不能自已的表现。
    17、答: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为什么会变成手中的一元钱的缘由;或者明白了小商贩欺骗瞎婆婆,说好是两元钱,而实际只给了一元钱的事情。
    18、在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才是永痕的财富,它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贬值,它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任何物质所不能比拟的。
    (二)(17分)
    19.①处于巅峰时期 ②大不如从前(意思对即可)
    20.承接上文“我”的女儿说外婆做的菜难吃一事,揭示母亲“厨艺大不如从前”的原因;与母亲过去精湛的厨艺形成对比,更好地揭示了文章主旨。采用插叙的叙述方式,对主要故事情节起补充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21.(1)“成亲”指结婚,此处用来形容煮饭的过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说话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令人印象深刻。
    (2)“挑剔”指在细节上挑选指责,此处表现出女儿对外婆和奶奶厨艺相对比下的态度,更衬托出母亲厨艺的大不如前,为后文“我”的感伤愧疚做铺垫。
    22.这句话写出了母亲们为了让儿女吃上美味的食物,甘愿为儿女改变自己,愿意为儿女默默付出。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们为了儿女默默付出的无私精神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因离开母亲使母亲的厨艺大不如从前而感到愧疚的伤感之情。
    四、作文(40分)(略)
    时期
    母亲的厨艺
    “我”童年时期

    “我”去远方念书时
    可以和饭店大厨相媲美
    我们日渐长大
    不减当年
    如今

    200
    400
    600

    相关试卷

    辽宁省营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4页。

    辽宁省营口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九年级下学期线上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一)(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九年级下学期线上阶段检测语文试题(一)(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