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综合练习(3)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185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光综合练习(3)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185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光综合练习(3)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4185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光综合练习(3)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 一、单选题1.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将三角形小孔正立放置对准点燃的蜡烛,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正立的三角形光斑 D.倒立的三角形光斑2.如图所示,是小萍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视力表的像到她的距离为5 mB.镜中视力表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2mC.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D.镜中视力表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3.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
A.平面镜1的正上方B.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C.平面镜2的前上方D.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4.如图是镜子竖直放置时,电子时钟在镜子里所成的像,则电子时钟的实际时间是( )
A.12:05 B.20:51 C.02:15 D.15:025.小明有一个凸透镜,经常用它观察小物体,也能用它做其他光学实验。一次实验时不小心把这个透镜摔坏了,他就用橡皮泥把遗失的部分补上(如图所示)。小明如果用这个补缺的凸透镜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则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A.光屏上能出现三个烛焰的实像B.光屏上能出现两个烛焰的实像C.光屏上能出现一个残缺的实像D.光屏上的像与原镜片成像情况几乎相同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常温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的大C.光的速度为D.常温下在真空中声音的速度是340m/s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C.在缓缓流淌的河水中可以看到河边垂柳的倒影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部分看起来上翘了8.2021年4月17日晚,在我国部分地区能观测到罕见的“月掩火星”(与日食的成因相同)天象,下列光现象中与“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水中望月 B.海市蜃楼 C.雨后彩虹 D.绿树成荫9.下列光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甲:太阳光的光束透过树叶缝隙照射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亮斑B.乙:凸面镜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C.丙:烛焰通过小孔成像D.丁:手影游戏10.如图所示的光现象所成的几种“倒像”中,其属于虚像的是( )A. 烛焰通过小孔形成“倒像” B. 故宫角楼在水中形成“倒像”C. 景物通过水晶球形成“倒像” D. 字母通过晶状体形成“倒像”11.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声呐利用次声波探测鱼群B.汽车导航仪的摄像头相当于照相机的摄像头C.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D.夜视仪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紫外线进行侦察12.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看到的“云”是虚像②看到的“鱼”是虚像③看到“鱼在云上游”属于光的反射现象④看到“云在水中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二、填空题1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m,若视力表的长度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______m。14.如图所示,光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如图可知:_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_是入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折射角为_________度,界面的_________边是玻璃(选填“左”“右”“上”“下”)。15.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小李同学做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直凸透镜的主光轴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为___________,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_____。
16.有时大厦上的玻璃幕墙发出耀眼的光芒,“刺”的我们睁不开眼睛,这是因为阳光在玻璃上发生了 ________反射。17.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阳光下看到一朵花的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_______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_______色,晴朗的夏天,小明在树荫下看到很多圆形的光斑用_______来解释,仔细观察光斑,发现这些圆形光斑大小不一,这些圆形光斑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选填“树叶间小孔的大小”、“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或“太阳到树叶间小孔的距离”)有关。18.如图是光在空气和水的界面EF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AOF=35°。图中入射光线是___________,反射角大小是___________°,折射光线在___________(水/空气)中。19.国庆期间,看电影《长津湖》时,大家自觉地把手机设置成静音或关闭状态,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影片中嘹亮的冲锋号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到观众耳朵的。银幕常用___________(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反射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___颜色的光,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20.晚上,小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观察到_______(选填“镜子”或“白纸”)较亮,这是因为光在白纸上发生_______反射。
21.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为了检验推断是否正确,他将凸透镜下方的纸张慢慢移近,若观察到纸上呈现的光斑变 ________ (选填“大”或“小”),则他的推断是正确的。22.用形状为“R”的发光物体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屏上成的像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当物体逐渐远离透镜,可观察到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逐渐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题23.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硬纸板分为E、F两部分,NO是纸板中线。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1)图中∠r表示 __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角;(2)实验中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这样的探究方式是为了 _______(选填“A”或“B”);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B.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次数1234∠i20°30°40°50°∠r20°30°40°50°(3)当光沿BO的方向射向O点时,光会沿着OA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___________的;(4)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并保留光路,最后在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 ___________。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在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2)实验中,小亮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便于比较物与像的______关系。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_,且玻璃板越______(选填“厚”或“薄”),实验效果越好。(3)小亮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放点燃的蜡烛A,可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撤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发现光屏上没有承接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4)小亮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乙所示,用______分别测出各点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______。(5)小亮在某次实验中,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未点燃的蜡烛B,发现无论怎样在水平臬面上移动,都不能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25.如图所示,小明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中像的区域最好是在较___________(明亮/黑暗)的环境中。(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将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将蜡烛A点燃的好处是___________。(4)为了确定蜡烛A在平面镜中成像位置,小明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______。(5)为了让右座的小华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蜡烛A适当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___________(向右移动/向左移动/保持不动)。(6)在实验中,小华看到了两个几乎重叠的蜡烛A的像,为了减小这个影响,可以___________(换用较薄的玻璃板/调整观察蜡烛A的像的角度)26.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0.5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8cm,小明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1)B蜡烛的“烛焰”高______cm。(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明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3)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4)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去蜡烛B并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27.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在水槽内滴牛奶可以使光发生 ___________,从而 ___________;实验表明:___________。
28.小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1)如图所示位置,此时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是___________cm。(2)小芳将远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此时应将蜡烛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3)取走镜片,小芳将蜡烛放到光具座上20cm处然后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________(选填序号)范围内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此时成的像和蜡烛在光具座上20cm处成的像相比是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等大”)的。A.50~65cm B.65~80cm C.80~95cm(4)小芳想用大小合适的玻璃板替换凸透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她取两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光具座上的刻度可以方便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__________关系。29.如图所示是重庆一中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光屏上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看到的是倒立的、____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是与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的应用原理相同。(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位同学用手指仅捏住凸透镜的下半块,则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A.下半部有手指的像 B.上半部有手指的像 C.完整的 D.没有成像(4)生活中我们选用凸透镜治疗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限。现将另一个凸透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均不变,仅将蜡烛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
参考答案1.B2.A3.D4.A5.D6.B7.C8.D9.B10.B11.B12.A13.虚 5 0.8 14.BF/FB GO/OG 60 右 15. 16.镜面17.3×108 红 黑 光的直线传播 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 18.AO 55 水 19.声源 音调 空气 漫 各种
20.白纸 漫 21.大22.④ 变小 23.反射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 可逆 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或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24.较暗 大小 确定像的位置 薄 像与物大小相等 虚 刻度尺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放在桌面上 25.大小关系 黑暗 不变
重合 向右移动 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26.8 较暗 大小 虚 27.散射 显示光路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8.等大 15.0 左 B 变小 大小 距离 29.10.0 放大 投影仪 C 远 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光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