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2.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世界有立体的感觉。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喇叭)A、B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A强B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A、C之间某位置,这里人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
3.牛的叫声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的叫声更响,说明牛的声带振动的频率高
B.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高,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幅度较大
C.牛的叫声音调更低,说明牛声带振动的频率较低
D.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低,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振幅较小
4.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由下述物质传播的顺序是( )
A.钢、空气、水 B.钢、水、空气
C.水、空气、钢 D.空气、水、钢
5.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中启动并向湖边驶去,此过程中,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行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距快艇的距离三者都相等,最先察觉快艇起动的是( )
A.鱼B.人C.鸟D.三者同时察觉
6.已知空气、水、铝管中声速分别为340m/s、1500m/s、5000m/s;并且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0.1s,人们才能把两次声音区分开。那么,当含水铝管的长度至少为下列哪个数据的时候,敲击铝管的一端,耳朵贴在铝管另一端的人才能听到三次敲击声( )
A.约36.5mB.约44mC.约214.3mD.约294.8m
7.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下列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A.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用声呐确定潜艇的位置 C.探测核爆炸的强度 D.检测锅炉有没有裂纹
8.蝙蝠是翼手目动物,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蝙蝠中的多数还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喉咙发出超声,然后再依据超声回声来辨别方向、探测目标,有一只在某校大天井里悬停的蝙蝠发出超声后0.12 s接收到了回声。请你帮蝙蝠算算前方的障碍物到它的距离是( )
A.40.8 m B.408 m C.20.4 m D.204 m
二、填空题
9.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______停止,锣声消失.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若不使用无线电装置,即使相距很近也无法交谈,这是由于_______不能传声.
10.声音能靠一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为介质传播出去.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__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______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_________中比在中_________传播得得快.如果这根管子长为1120m,两次响声相隔3s,当时的气温为15℃,则管中的声速为__________.
11.如图,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 ____ 。
12.王聪和李明在学过有关声的知识之后,做了一个实验:王聪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用锤敲击一下,李明在另一端一只耳朵靠在铁管上,你认为李明最多能听到几次响声?_______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到耳朵中的?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13.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是一种自由簧气鸣乐器,它有上下两排小方格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
(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 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 __ (选填“快”或“慢”),频率较大的为 __ 区,图中低音区为 __ 区,高音区为 __ 区。
(3)演奏时,声音通过 __ 传入人们耳中,人能听出是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 __ 辨别的。
14.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__________听到对方的讲话.
三、实验题
15.请你对下面物理实验情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这说明______.
(2)图乙是探究“_____________”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能折叠的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3)图丙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___的位置(选填“铁圈”或“铁夹”);实验时,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16.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_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
(3)如图③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________.
(5)如图⑤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
17.(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而产生的,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越大;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可以传声;
(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____弹起(选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_____弹起(选填“会”或“不会”);
(4)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②研究声音传播条件时,通过空气越稀薄声音越小,来推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防治噪声有多种方法,其中“隔声”是重要的方法之一。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用闹钟作为声源进行“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
观察聆听闹钟指针走动时的“嚓嚓”声,注意它的响度。把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如图所示,将收集到的阻隔声音的材料:羽绒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依次填满纸盒中空隙,并盖上盒盖,注意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化。
(1)为保证测试合理,他们按照课本提供的方案“用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进行比较。这种方案与“在同一位置听声音响度”进行比较更合理,请指出“在同一位置听声音响度”的一点不足:______;
(2)如果是你进行实验,却又找不到闹钟,你打算用什么来替代闹钟作为声源?______;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声源发声响度应______(选填“随填充物改变”或“保持不变”);
(3)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由此数据,这些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
19.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四: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_____,应选编号A,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____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_____.
(4)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选编号B,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同组同学说不能证明以上猜想,其理论依据是没有采用_____的研究方法..
(5)综上分析,同样用力时,琴弦的长短,横截面积,材料和松紧都影响弦振动的_____,因此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A
6.C
7.C
8.C
9.振动 真空
10.固体 液体 气体 钢管 空气 固体 气体 3808
11.丁
12. 李明最多能听到三次响声 铁管 水 空气
13.响度 慢 A C A 空气 音色
14.固体能传声 金属传声性能比棉线强 不能
15.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铁圈 缩短试验时间或节省时间
16.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由高变低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真空不能传声音调变化
17.振动 响度 空气 会 不会 ①
18.难以比较前后两次响度的大小 手机 保持不变 羽绒服
19.二 A、B 55 控制变量法 频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苏科版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