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穷人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3974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穷人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3974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4 穷人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4 穷人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快乐导入,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抓住关键词,了解桑娜的心理活动,快乐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第一学期XX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 穷人 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会写15个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 ||
过程与能力: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 |||
情感与价值观: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 |||
教学重点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 ||
教学难点 | 通过学习感悟穷人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美好品质。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部分) | 个人备课部分 | ||
一、快乐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抽查生字,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5.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 便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的家。 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三、抓住关键词,了解桑娜的心理活动 1.自由读课文第1~11自然段。了解人物桑娜,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是什么?(忐忑不安) 2.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学生自由交流) 四、快乐小结 教师:这些心理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桑娜矛盾的心理,表现了她宁愿自己承担痛苦和劳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长大的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下节课我们将走进渔夫一家,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从侧面烘托桑娜虽然贫穷,但她十分勤劳,而且她热爱家人,热爱生活。)
| ||
板书设计 |
| ||
教学反思 |
| ||
安全五分钟教育 |
| ||
2021-2022第一学期XX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 第二课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感悟穷人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美好品质。 | ||
过程与能力: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 |||
情感与价值观: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 |||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 ||
教学难点 | 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部分) | 个人备课部分 | ||
一、回顾导入,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情节,理清了文章脉络。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渔夫一家,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感受人物形象。 二、研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崇高的品德 1.课件出示环境描写的句子:屋外寒风呼啸……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这些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2.课件出示:她的心跳得很厉害……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分男女读) (1)“这样做”是指什么?“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意思? (2)你觉得为什么桑娜会这样做? (作为母亲,她可怜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必然要关心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而作为需要抚养五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她会为今后的生活担忧。因为桑娜看到两个可爱的小孩没有了母亲的抚养,十分可怜,所以没有多考虑,就把他们抱回了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善良的品质。) 3.师:桑娜看到西蒙的两个孩子,想都没有想就把他们抱回家,她有担忧吗? 课件出示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句子: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教师指导读这段话,抓住“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等词语来理解,想一想这段话的大致意思。 (2)师:这段话里出现了几个省略号?请你想象此时桑娜的内心活动。(学生自由交流) 4.教师总结 三、研读渔夫的高尚品德 1.师:桑娜是善良的,那么,渔夫听到邻居去世的噩耗,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2.课件出示课文的重点句: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总能熬过去的”是说一定能度过艰难的日子,家里虽穷,生活困难,但能熬过去。一个“熬”字,很恰当地写出了渔夫的苦日子,也很准确地表现了渔夫的坚强性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 3.教师小结:这段话既是渔夫和桑娜的对话,也是渔夫心理活动的写照。写出了渔夫在决定抱回两个孤儿之前的一番深思熟虑。最后,他下定决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把两个孤儿抱回来抚养。“熬”字恰当地表现了他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 四、快乐小结 《穷人》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列夫·托尔斯泰抓住环境、人物内心活动进行描写,反衬出穷人高贵的品质,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写下了很多作品,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同学们只要用心去阅读,一定会受益匪浅。
|
1.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矛盾心理。 2.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 3.作者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和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了桑娜善良而崇高的品德。
| ||
板书设计 | 13.穷人
桑娜:朴实善良 渔夫:朴实善良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 ||
教学反思 | 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再带领学生走近人物,最后通过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来解决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到渔夫一家的善良,达到陶冶情感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充分地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读出感受,说出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 | ||
安全五分钟教育 |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教学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4 穷人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4 穷人教案设计,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目标,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