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11)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952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 综合实践活动(11)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3952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 】1.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2.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靖江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C.人的正常体温 D.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 】4.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有效、合理和可行的是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学校为每个学生免费佩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 】5.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 】6.对下列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 B.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C.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D.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会儿冰块变小,这是蒸发现象
【 】7.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计时,不能等听到枪声才计时,因为
A.看枪冒烟计时比较方便 B.怕离起跑点较远,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
C.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高 D.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
【 】8.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 】9.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 】10.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音调太低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 】11.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存在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液化和汽化 B.凝固和熔化 C.凝固和汽化 D.凝华和熔化
【 】12.在0℃的温度下,把-5℃的冰放入0℃的水中,则
A.水凝成冰,可能所有的水都会结为冰 B.冰化成水,且水的温度始终为0℃
C.如果放入得冰多,水就凝固,如果水多,冰就化 D.冰、水的多少都不变
【 】1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14.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X k1
二、填空题
1.小明在演奏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如图甲为常见的高音喇叭和医用听诊器,将它们制成这种形状,是为了减小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______________;如图乙在学校附近设立禁止呜笛标志,其减弱噪声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_很小,“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只是在____________阻止了声音。
3.复读机的扬声器发声时,它的纸盆在 ;当复读机加速快放时,发出声音的响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音调 (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
4.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为了防止影响视线司机师傅应该对挡风玻璃吹_________(选择“冷风”、“热风”)
5.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____________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效应。
6.橘农们从天气预报中得知,晚上将有一场霜冻来临,他们傍晚就开始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结成冰,而橘子并没有被冻坏。这是由于水 的缘故,不致使橘子温度降得更低。
7.在电视中我们看到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液,这种药液是沸点只有13.1℃的氯乙烷。它在常温下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成液态储存在铝罐中。喷射到皮肤上的药液很快会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而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8.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m。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 ,音调 ,响度 。(选填“不变”、“改变”)
9.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10.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食物, 的效果好一些,这是因为 .
11.“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上右图.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 现象,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
12.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象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是因为手接触金属时,手上的水分 热量, 发生 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1.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取出温度计 B.估测被测水的温度 C.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 D.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E.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F.让温度计与水充分接触一段时间
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是: 。
3. 请写出下列图中几个实验所揭示的物理道理:
甲: 乙: 丙:
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某固体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1)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第2min时呈 态,对它加热,温度 .
(3)该固体熔化过程加热了 min,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物态呈 态,该固体可能是 .
(4)在第10min时,该物质呈 态.
5.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的______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_℃,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________℃,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 ”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4)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
A.36℃ B.39℃ C.42℃ D.45℃
[#网Z#X#X#K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
(4)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图,在图9C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水沸腾后,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_(能/不能)继续沸腾,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同学在利用图9A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到90℃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1)小明实验中发现烧杯中水沸腾后温度计示数稳定不再上升.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____________.(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3)小华改进实验不足并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选填“A”或“B”).
A.减少实验误差 B.寻找普遍的规律
8.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罝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______态,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90
74
65
60
57
…
21
20
棉絮组水温(℃)
90
70
55
?
33
…
20
2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噪声等级的规定,设计探究方案,探究实验,分析数据,分组展示,交流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