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2课 幸福的歌快乐的罗嗦教学设计
展开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二课
《快乐的罗嗦》教案
一、教材分析
《快乐的罗嗦》是一首根据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变而成的弹拨乐合奏曲。这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畅。带有误导性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再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舞、歌唱美好生活的欢快热烈的场面。
、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轻松的音乐传授方式,他们对音乐表现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等性格特点,本课通过聆听、分辨乐曲段落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音乐,为学生接受和喜爱民族音乐打下感性基础。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为学生喜爱民族音乐打下感性基础,对音乐中所表达的幸福生活形成情感共鸣。
2、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并感受音乐情绪;能听辨音乐出现在不同音区。
3、知识目标:能区分乐曲的曲式段落,能够并能记住乐曲的主题旋律。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感知音乐情绪的变化,用肢体语言表现彝族音乐的特点。
难点:对音乐拍子、音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五、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钢琴、响板、串铃等。
七、教学设计
教学 程序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 入 阶 段
| 1.播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出示节奏 3.教师导语 解释“罗嗦”的含义。 | 1.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走进教室
| 1.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复习歌曲,前提导入。 | |
新
课
教
学
| 完 整 聆 听
| 1.指导完整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 2.介绍弹拨类乐器:月琴、琵琶、扬琴 3.播放舞蹈视频,介绍彝族舞蹈动作 4.出示主题 4.指导复听 |
曲,说出乐曲的情绪,认识弹拨乐器。 2.学习彝族舞蹈动作. 3.随琴模唱演唱乐曲主题旋律
出现的次数并说出乐曲的段落 | 感受乐曲情绪,了解中国弹拨乐器及彝族舞蹈动作,并熟悉掌握主题音乐,了解乐曲的曲式段落。 |
分 段 聆听 欣 赏 第 一 部 分
欣 赏 第 二 部 分 | 1、指导聆听第一部分师:我们来听第一部分音乐,听一听音乐有什么规律特征? 2.指导舞蹈。 3.为乐曲加入伴奏 串铃x 0︱ x 0 响板x x ︱ x x
| 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听到不同音区的音乐进一步掌握乐曲的主题旋律,随音乐表演,并为乐曲伴奏。
| 1、培养学生用音乐要素辨别音乐的能力 2、通过舞蹈,身临其境,沉浸音乐当中,感受乐曲欢乐的情绪。 3、紧扣学生的兴趣,关注音乐加深学生对音乐深层次的感知 | |
1、指导完整聆听B乐段 2、指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旋律。
| 聆听第二部分,并随音乐律动。感受节拍变化给乐曲情绪、速度、力度带来的变化。 | 通过身体律动,将音乐形象立体化。让学生充分体验拍子的转换。 | ||
欣 赏 第 三 部 分 | 1、师演奏乐曲最后部分:在速度和力度上乐曲发生了哪些变化? 2、那这一遍的伴奏要比之前有什么变化? 串铃x 0︱ x 0 沙锤x x ︱ x x 响板x 0︱ x 0
| 仔细聆听感受,讨论乐段情绪的变化。 | 通过表演,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 | |
完 整 欣 赏 | 师:,下面让我们再完整表演。 | 完整欣赏乐曲选择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合作表演。 | 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音乐的活动中再次加深、巩固对音乐的了解 | |
结 束 阶 段 | 师;是这首《快乐的啰嗦》让我们进一步走进彝族音乐,感受到彝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充分感受到带有舞曲性的音乐给彝族人民和我们带来了欢乐。老师也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你们能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 | 回顾课堂随音乐舞蹈走出教室。 | 巩固知识,课堂小结 |
人音版第2课 幸福的歌快乐的罗嗦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第2课 幸福的歌快乐的罗嗦精品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欣赏乐曲,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森林水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森林水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罗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罗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组织,导入,新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