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望海潮 》(东南形胜) 课件

    《望海潮 》(东南形胜)  课件第1页
    《望海潮 》(东南形胜)  课件第2页
    《望海潮 》(东南形胜)  课件第3页
    《望海潮 》(东南形胜)  课件第4页
    《望海潮 》(东南形胜)  课件第5页
    《望海潮 》(东南形胜)  课件第6页
    《望海潮 》(东南形胜)  课件第7页
    《望海潮 》(东南形胜)  课件第8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授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的有关知识,豪放派婉约派,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望海潮,地理位置重要,社会条件优越,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最美在西湖。传说金主完颜亮读到《望海潮》,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永也差点成了千古罪人。当然,这只是前人牵强附会的说法,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该词,再度领略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吧。
    学习目标:1.熟读诗词2.理清思路,抓住意象,领略诗歌的美,感知作者感情3.分析诗歌所用手法
    望海潮,词牌名 。为柳永所创,大约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这首词共117字,属于长调、慢词 。 慢词,主要是从体制上来说的,和体制短小的小令相比,慢词的篇幅较大,少则八九十字,多则一二百字。慢词的出现改变了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体制的扩大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涵量,也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
    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岳飞等;
    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柳永  (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至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七(排行第七)。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写下了《望海潮》首词,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1.读准字音2.读准停顿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雕饰华丽的桥,遮挡门窗的帘子与青绿色的帷幕,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树木,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汹涌的波涛卷起如霜似雪的白色浪花。宽广的钱塘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西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这里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盛开。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孙何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在微醉中听着箫鼓管弦,吟咏欣赏山水景色。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到朝廷,向人们夸耀杭州的美景。
    三读诗词:整体感知,体会感情
    1.这首词写的是杭州,哪两个词语最能体现杭州的特征?
    2.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 有长期繁盛的历史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3.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1、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南重镇】2、从历史传统上看【自古繁华】3、从自然景观上看【西湖、钱塘江】4、从市井面貌上看【人口密集】5、从百姓生活上看【安居乐业】
    4.《望海潮》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感?
    5.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点明了词人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借以赞颂他政绩卓著。“好景”,表层意思是指杭州的美好景观,实际代指其政绩成就。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最末两句虽有粉饰升平的味道,却也部分程度的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讨论: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点”:抽象的评点(总写)“染”:具体的描述(分述)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点面结合,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点面结合“点”是从普遍总体中抽出一个典型的代表进行详写。“面”是对要描述的内容进行概括性普遍总结(略写);点染“点”一般用来点明主旨或情感;总写“染”为铺陈渲染,一般为景物描写,在写景抒情诗中常见。分写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点
    重湖叠巘清嘉 ——点
    居住环境华美,钱塘景观壮阔,百姓生活富有 ——染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 染
    6.分析《望海潮》中哪些是“点”,哪些是“染” ?
    除了点染,这首词在写景上还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①工于铺叙,以点带面,虚实相间,渲染烘托②比喻③夸张④动静结合

    相关课件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说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讲解,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精品课件ppt,共51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4.1 *望海潮(东南形胜)精品ppt课件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