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强化练5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强化练5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第1页
    专题强化练5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第2页
    专题强化练5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强化练5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的综合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生态系统中某个种群数量的增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通过秸秆还田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C.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仍然保持河水清澈,这说明其恢复力稳定性强D.在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增加可能导致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均增加2.(2020湖南张家界高二上期末,★★☆)假若某自然生态系统仅有一条食物链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的能量关系为a>b>c>dC.长期受汞污染的生物体内汞浓度的顺序为a>b>c>dD.该生态系统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以及信息传递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存在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乙种群个体数量是甲种群个体数量的10%~20%C.在图中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D.如果乙种群大量繁殖,则会使甲种群灭绝4.(★★☆)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5.(★★☆)某池塘中甲、乙、丙和丁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如图1所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2A.1中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1中甲鱼的有机物可用于呼吸消耗、被乙鱼取食和被分解者利用C.2d点绿色植物每年的净光合产量大于0D.森林火灾引起的变化属于图2Q曲线代表的群落演替6.(2020湖南郴州高二上期末,★★☆)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是生产者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C.丁是三级消费者D.无机环境中的CO2一部分来自细胞呼吸7.(2020云南顶级名校高二上期末,★★☆)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表示第二营养级总的同化量,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肯定大于B.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8.(2019广州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广州南沙区拥有两百多公顷的湿地,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受到很大的污染,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的无机盐也越多B.当干扰强度过大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由于污染而死亡的鱼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并导致更多鱼类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D.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数可能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二、非选择题9.(★★★)1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2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2(1)在图1所示的稀树草原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条。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狼种群增重6 kg,需要消耗草    kg (2)若图2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      。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增长速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     。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调查       (4)某年气温明显升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     (负反馈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      ,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10.(2020河南郑州一模,★★☆)池塘中生活着多种浮游动植物,其中大型溞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具有较强的摄食能力,可用于控制水体中藻类的过度增长。为探究大型溞对藻类的影响,某实验室进行了以下相关实验。Ⅰ.多次采集池塘水,混匀后分别装入透明塑料桶中,将塑料桶随机分成5(C0~C4)。向桶中加入大型溞,使其密度依次为0/L5/L15/L25/L50/L。将塑料桶置于适宜光照下,每三天计数一次,统计每组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图1Ⅱ.研究者还统计了各组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的密度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12(1)池塘相当于一个生态系统,输入其中的总能量为          。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池塘中的所有的生物可看作一个     (2)根据上述信息,大型溞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    营养级,它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    。据此分析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3组的原因是                         (3)将塑料桶置于适宜光照下的目的是        。第4天到第7天期间,C0C1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           (写出两项即可) (4)由上述实验可知,投放大型溞可用于防治因水体富营养化(NP污染)造成的藻类大量繁殖,但需考虑大型溞的投放    等问题。  
    答案全解全析一、选择题1.D 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增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仍然保持河水清澈,这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强,C错误;在食物链中,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增加(如生产者)可能导致其他营养级生物数量均增加,D正确。2.B 缩短食物链可以减少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但不改变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的能量关系为a>b>c>d,B正确;汞属于重金属污染物,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则很难被降解或排出,从而沿着食物链富集,所以长期受汞污染的生物体内汞浓度的顺序为a<b<c<d,C错误;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D错误。3.A 由题图可知,曲线表示甲、乙种群数量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而从最高点判断,甲种群数量多,表示被捕食者,在图中D点时甲种群数量大概处于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A正确;10%~20%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能代表个体数量,B错误;C点之后甲种群的种群数量上升,说明C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C错误;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者不会将被捕食者尽数捕杀,D错误。4.B 该食物链中的松毛虫与马尾松的种群数量呈倒金字塔模型,因为一棵马尾松上往往生活着多条松毛虫,A错误;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B正确;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表示,C属于松毛虫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错误;自然情况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所处的仍不是理想环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D错误。5.C 由题图1可知,甲鱼以浮游植物为食,乙鱼以浮游动物为食,丙、丁鱼以池底水草、螺蛳为食,即各种鱼在水中垂直分布,所以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甲鱼的有机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呼吸消耗、被更高的营养级捕食和分解者利用,但甲鱼不能被乙鱼取食,B错误;2d点生物的多样性增多,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由此可判断d点净初级生产量大于0,C正确;森林火灾发生后原有的土壤条件仍然存在,所以其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应该用图2P曲线表示,D错误。6.C 根据碳循环过程可判断,甲是生产者,A正确;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传递方向,B正确;丁是分解者,C错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可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释放到环境中,D正确。7.C 题图中的表示生产者的同化量,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则人工鱼塘中鱼摄入的能量可有很多来自人工投放的饵料,⑤不一定大于①,A错误;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不属于自身同化量,因此不在,B错误;②表示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有一部分会用于自身呼吸,因此②>③+④,C正确;生产者获得的能量依赖光合作用,消费者则依赖食物的消化吸收,分解者依赖分解腐殖质,D错误。8.A 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受到很大的污染,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好氧细菌越多,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则溶解氧减少,NP等的无机盐也越多,A错误;当干扰强度过大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正确;由于污染而死亡的鱼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并导致更多鱼类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C正确;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数可能大量减少,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正确。 二、非选择题9.答案 (1)5 21 300 (2)增长型 6.25N (3)随机取样 物种丰富度 (4)负反馈 速度和方向解析 (1)结合题图1可知,该食物网中包括5条食物链。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狼种群增重6 kg,需要消耗兔和红狐各30 kg,而红狐增重30 kg,需要消耗兔、臭鼬和鸟各=100(kg),依此类推,需要消耗兔、鼠、昆虫分别为(30+100)kg(100÷10%+100÷10%÷2)kg(100÷10%÷2)kg,因此,共需要消耗草约130÷10%+(1 000+500)÷10%+500÷10%=21 300(kg)(2)题图2,C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此时两者的差值最大,因此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所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增长速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N×(1+150%)×(1+150%)=6.25N(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随机取样。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调查物种丰富度。(4)气温明显升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稀树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10.答案 (1)池塘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池塘中的生产者 群落 (2)二和第三 捕食与竞争 大型溞密度过大,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 (3)利于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藻类植物竞争(种内斗争)加剧、环境资源有限、有害代谢产物积累、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水体无机盐得不到及时补充 (4)密度解析 (1)池塘生态系统中输入的总能量为池塘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池塘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可看作一个群落。(2)大型溞是常见杂食浮游动物,以小型浮游动物和生产者为食,所以在该生态系统中可处于第二和第三营养级,小型浮游动物也以藻类为食,所以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不如C3组的原因是大型溞密度过大,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使某些藻类得以繁殖。(3)适宜光照利于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第4天到第7天期间,C0C1C2组藻类植物细胞数量下降可能是藻类植物竞争(种内斗争)加剧、环境资源有限、有害代谢产物积累、浮游动物摄食量大于藻类增殖量、水体无机盐得不到及时补充等。(4)由题意可知,大型溞的密度可影响水样中藻类植物细胞密度。  

    相关试卷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二种群和群落: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二种群和群落,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二种群和群落:

    这是一份202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二种群和群落,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2册专题强化练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综合习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本册综合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