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9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9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①沿岸气候类型为,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阿姆河上游流域水汽输送主要借助,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基础巩固下面两幅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①沿岸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三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形有关B.②地7月份炎热干燥,1月份温和多雨C.③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影响③地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西风带下图是1860—2000年全球气温距平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时间内,全球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逐年下降 B.逐年上升C.波动下降 D.波动上升4.图中所示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农业稳定性增加 B.极端天气事件增多C.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D.山地雪线高度下降能力提升青藏高原的隆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以至整个亚洲的大气环流。下图为青藏高原对气流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 )A.东亚季风势力减弱 B.我国西北降水增多C.我国东部季节变化增强 D.南亚地区降水显著减少6.没有青藏高原的隆起,长江中下游地区会比目前( )A.湿冷 B.湿热 C.干冷 D.干热(2020福建莆田一中高二期中)阿姆河上游流域(图1)东南部为高海拔山区,海拔800~6100米,平均约3600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511毫米,其中雨、雪、冰产流比例约为18∶67∶15。图2为阿姆河上游流域降雨、降雪、融雪量、融冰量年内变化过程图(径流水深=径流总量/流域面积)。据此完成7~8题。图1 图2 7.阿姆河上游流域水汽输送主要借助( )A.盛行西风 B.东北季风C.西南季风 D.极地东风8.该流域融雪期从3月持续到7月,融雪期长的原因是( )A.积雪厚度大 B.海拔高差大C.纬度跨度大 D.气温回升快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据此完成9~10题。 城市4—5月7—8月全年开封0.470.350.20武汉0.270.560.19 9.影响武汉和开封干旱等效频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 B.气温 C.降水 D.河流10.造成武汉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气温快速上升 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秋季晴朗少雨 D.冬季寒冷干燥(2020天津耀华滨海学校高三月考)明末清初,出现了气温较低的“明清小冰期”,极端天气多发,给我国带来了严重影响。下图为食物短缺的程度统计图。据此完成11~12题。11.统计图显示,食物短缺程度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其自然原因推测最合理的是( )A.气温南高北低,北部粮食产量低于南部B.北部降温幅度更大,粮食减产幅度也大C.北部极端天气更多,自然灾害程度更大D.北部地区开垦历史悠久,水土流失严重12.河南食物短缺最严重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密度大 B.山地比例高C.人口迁入多 D.土壤盐渍化严重(2020安徽黄山高三二模)舍尔金井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雅库茨克市中心,总深度约为116.5米,是多年冻土区第一口深度超过100米的深井。下图为不同时间段舍尔金井年均地温变化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工人在井下作业时呼出二氧化碳,导致井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受此影响最适宜施工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4.自1854年以来,舍尔金井内年均地温变化反映了( )A.当地气温低于零下4 ℃ B.全球气候趋于变暖C.周边农作物单产降低 D.井内地温持续上升15.(2020福建建瓯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约为3℃,7月平均气温约为17℃。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下图为温哥华所在区域简图。(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高海拔地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地处亚欧大陆内部的天山山地冰川广泛发育,上万条面积大小不一的冰川为周边地区的人类活动提供了水资源保障。下图为近50年来天山不同海拔及不同面积的冰川的变化统计。(1)据图,归纳天山冰川变化的总体特征。 (2)简析天山冰川出现退缩的气候背景。 (3)推测天山冰川消融导致原冰川覆盖区域气温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4)有人认为天山冰川退缩会增加当地河流的径流量。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课时规范练9 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1~2.1.C 2.B 第1题,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①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故全年高温,干燥少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项正确。第2题,图中①地受东侧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故该气候类型在西部沿海呈狭长状分布,A项正确。②地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为当地的冬季,温和多雨,1月份为当地的夏季,炎热干燥,B项错误。③地位于40°S~60°S,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故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C、D两项正确。3~4.3.D 4.B 第3题,图示时间内,全球气温距平曲线呈波动状态,气温距平由负值变为正值,全球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D项正确。第4题,图中所示气候变化为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B项正确;农业稳定性减弱,A项错误;低温冻害损失可能增大,C项错误;山地雪线高度上升,D项错误。5~6.5.C 6.D 第5题,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冬季北方来的冷空气南下,使东亚北部的冷空气集聚更快,势力更强,A项错误。青藏高原隆起,阻挡了夏季风北上,使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减少,形成干旱气候,B项错误。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季节差异明显,冬季气温更低,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季节变化增强,C项正确。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西南季风北上,使西风分流,青藏高原南部的西风势力更强,使南亚地区降水明显增多,D项错误。第6题,青藏高原的隆起,导致西风分流,西风绕过青藏高原南部转变成西南风,绕过青藏高原北面转变成西北风,两股气流在青藏高原东边的长江中下游汇聚形成丰富降水,持续时间很长,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隆起,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会比目前少,会更干热,D项正确。7~8.7.A 8.B 第7题,图中显示,阿姆河上游地处35°N~40°N地区,属中纬西风带,冬季受南移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从大西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因此阿姆河上游水汽输送主要借助盛行西风,A项正确。因深居内陆,又有高山高原阻挡,受季风影响不明显,B、C两项错误。当地纬度不高,受极地东风影响的可能性不大,D项错误。第8题,题中显示,流域内雪的产流比例约为67%,阿姆河上游流域东南部为高海拔山区,海拔800~6100米,相对高度大,不同海拔地区达到积雪融化温度的时间不同,导致融雪期长,B项正确。从图中可知,当地每月降雪量并不大,积雪厚度不大,A项错误。图中显示,阿姆河上游流域纬度跨度不大,C项错误。气温回升快,会导致积雪融化快,融雪期较短,D项错误。9~10.9.C 10.B 第9题,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读图可知,开封发生旱灾的次数较多,原因是开封地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第10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武汉的降水相对变率在7—8月份最大,说明夏季旱灾严重。7—8月武汉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所以旱灾严重。11~12.11.C 12.A 第11题,由题干可知,“明清小冰期”是寒冷的时期。图示地区北方纬度高,气温比南方更低,雪灾、冻害频繁,极端天气更多,自然灾害影响程度更大,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因此导致北方食物短缺程度比南方严重。C项正确。第12题,河南在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密度大是河南食物短缺最严重的原因,A项正确。河南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平原,平原比例高,B项错误。河南是人口迁出大省,C项错误。图中北方的北京、山东等地土壤盐渍化均较严重,D项错误。13~14.13.D 14.B 第13题,冬季井内温度高,井外温度低,二氧化碳更容易随气流上升运动排出井外,降低井内二氧化碳浓度。D项正确。第14题,读图可知,自1854年以来,井内年均地温在地表以下80米深度以内明显升高,表明全球气候趋于变暖,B项正确。15.答案:(1)特征:向北凸(弯曲)。原因:西侧海洋7月份气温较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气温低。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气温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2)温带海洋性气候。原因:该地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3)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4)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陆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7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等温线向北弯曲,也就是向气温低的方向弯曲,说明温哥华气温较东、西两侧高。原因是温哥华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气温低;西侧为海洋,海水比热容大,升温慢,气温低。第(2)题,从图中看,温哥华位于50°N附近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材料“冬季多刮西南风”可知,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东侧是高大的山地,该地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且该地区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第(3)题,由材料“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可知,该地冬夏主导风向不同。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区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第(4)题,影响气温的因素可从洋流、地形等方面来分析。北太平洋暖流增温增湿,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因此该地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16.答案:(1)总体呈退缩趋势;冰川的退缩速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3 000米以下最明显);冰川的退缩速率与冰川面积呈负相关。(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天山地区气温上升,(蒸发量加大)部分区域的冰川和积雪消融速度加快;部分区域降水形式将由降雪向降雨转变,降雪量减少,导致冰川和积雪的物质来源减少。(3)气温变化趋势:上升。原因:冰川和积雪消融使得原冰雪覆盖区域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率降低,从而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量,加剧山区的升温速度。(冰川退缩对山区升温过程具有“增强”效应)。(4)赞同。天山地区河流补给的主要来源是冰川融水,短期来看,消融量增大,径流量增大。(或不赞同。天山冰川融化导致冰川储水量减少,长期来看,消融量减少,径流量减少。)解析:第(1)题,由图1可知,冰川退缩速率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3000米以下最明显);由图2可知,冰川退缩速率与冰川面积呈负相关。总体来看,冰川面积呈退缩趋势。第(2)题,冰川退缩的大背景为全球气候变暖,随着天山地区气温上升,(蒸发量加大)部分区域的冰川和积雪消融速度加快;气温升高使得部分区域降水形式由降雪向降雨转变,降雪量减少,导致冰川和积雪的物质来源减少。第(3)题,要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冰川和积雪消融使得原冰雪覆盖区域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率降低,从而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量,加剧山区的升温速度。第(4)题,当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从短期来看,冰川消融量加大使得补给量增加,河流径流量增大。长期来看,天山冰川融化导致冰川储水量减少,进而导致未来冰川消融量减少,径流量减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9] 第2章第4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含解析),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11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 含解析 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 (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