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含解析新人教版专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阴影区域最可能是( )A.工业密集区B.热带雨林分布区C.石油分布区D.季风气候分布区2.给甲地带来降水的主要是( )A.低气压 B.锋面活动C.寒流 D.信风答案:1.B 2.D解析:第1题,图示阴影区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故B项正确。第2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甲地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该地因地处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下图为北半球主要干旱、半干旱区分布图,阴影区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读图,完成第3~4题。3.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区域是( )A.① B.②C.③ D.④4.④区域东北部降水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北信风 B.温带气旋C.寒流 D.地形阻挡答案:3.A 4.D解析:第3题,②③④地均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区,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形成温带沙漠;①地位于非洲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故A项正确。第4题,④区域东北部地处西风带,距海不远,但因西部南北向的高山阻挡,西风难以深入,降水少,故D项正确。2016年1月,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了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下表为四国的首都北京、利雅得、开罗、德黑兰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统计资料。据此完成第5~6题。首都纬度气温/℃降水量/mm 1月7月1月7月全年甲35.7°N2.530.837.22.5229.9乙24.7°N14.035.012.3099.0丙30.1°N13.627.67.0026.0丁39.8°N-4.325.92.6175.6576.95.甲、乙、丙、丁依次为( )A.北京、开罗、德黑兰、利雅得B.利雅得、德黑兰、开罗、北京C.德黑兰、利雅得、开罗、北京D.利雅得、北京、德黑兰、开罗6.甲地冬季降水比夏季多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季风影响B.气压带、风带南移C.河流的调节作用D.受高压带的控制答案:5.C 6.B解析:第5题,联系中国、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朗四国首都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北京在40°N附近,对应丁地,故排除A、D两项;伊朗首都德黑兰相对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纬度偏高,所以甲为德黑兰,乙为利雅得。故C项正确。第6题,甲为德黑兰,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不受季风影响,故排除A项;河流对于气候的调节作用较小,故排除C项;高压控制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少,故排除D项;该地位于30°~40°之间的西亚地区,距地中海较近,冬季有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降水比夏季多,故B项正确。读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图(月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月平均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完成第7~8题。7.位于该地区的城市最可能是( )A.孟买 B.上海C.悉尼 D.圣地亚哥8.该地区6、7月降水距平较大是因为受到( )A.江淮准静止锋影响B.盛行西风影响C.暖流影响D.西南季风影响答案:7.D 8.B解析:第7题,该地1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且1月累计气温增长快,7月累计气温增长慢,说明1月为夏季,7月为冬季,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月降水距平,1月降水少,7月降水多,该地应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6、7月降水多,此时受盛行西风影响。(2019新疆高三月考)左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3℃,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9℃。右图示意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变化。读下图,完成第9~10题。9.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C.地形起伏 D.植被状况10.图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 B.②①C.③① D.②③答案:9.A 10.B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距海洋较远,升温和降温速度快,造成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大;乙地距海洋较近,升温和降温速度慢,造成该地气温年较差较小,A项正确。第10题,甲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南半球夏季为11月至次年1月;乙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为6—9月。结合降水量曲线变化,②为热带草原气候,①为地中海气候,选B项。读某区域气候区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11.影响Ⅰ气候区和Ⅲ气候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C.河流 D.海陆位置12.分布在Ⅱ气候区的R城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风力较弱B.气温较高C.降水较少D.光照较强答案:11.D 12.A解析:第11题,Ⅰ气候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Ⅲ气候区距海较远,降水较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两气候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第12题,Ⅱ气候区的R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常被雾笼罩,是因为风力较弱,A项正确。气温较高、降水较少、光照较强不是大雾多的原因,B、C、D三项错。(2019广东茂名一模)开阔水域是指除去海冰区之外的海洋区域。下图为1982—2016年北极开阔水域面积距平(与多年平均值之差)变化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13.2007年、2012年和2016年北极开阔水域面积异常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关B.人类大规模开采海冰C.北极地区降水减少,太阳辐射增强D.中纬度的气旋进入北极海域,加剧海冰融化14.北极开阔水域面积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有利于北极熊的生存与繁衍B.造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C.增强北大西洋暖流D.北极海域周边陆地降水减少答案:13.D 14.B解析:第13题,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2007年、2012年和2016年的时间间隔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不符,故A项错误;目前人类开采海冰的技术还不成熟,而且大规模开采海冰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故B项错误;北极开阔水域面积异常增大,说明水分增多,北极地区降水应增加,故C项错误;中纬度的气旋进入北极海域,给北极地区带来暖湿气流,造成气温升高,加剧海冰融化,故D项正确。第14题,北极海冰通过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来影响全球气候。海冰像镜子一样,能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反射回天空,大部分的阳光不会被吸收,而海水由于热容量大,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之后又将热量传输给大气,因此海冰融化可以造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故B项正确;海冰融化,北极熊的生活空间范围缩小,因此不利于其生存与繁衍,故A项错误;北大西洋暖流是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与北极开阔水域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北极开阔水域面积变大,空气中水汽增多,北极海域周边陆地降水应增加,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时令河,也称作季节河、间歇性河流,是指河流在枯水季节断流,河床裸露,丰水季节形成水流,甚至洪水奔腾的河流。这类河流通常流经高温干旱的区域,而且年平均流量较小,但因暴雨、融雪引发的洪峰很大。这类河流主要分布于内陆沙漠或沙漠边缘。某水文勘探队于某年12月开始对利比亚的时令河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勘察,基本摸清了利比亚境内时令河的分布状况及水文变化。下图为利比亚时令河分布图。(1)指出利比亚境内的气候区域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说明利比亚多时令河的主要原因。(3)从当地的自然环境考虑,列举该勘探队在利比亚进行时令河勘察应注意的问题。答案:(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中南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2)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终年高温,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沙漠广布,河水下渗严重;人类过度引水截流,导致河流中下游断流。(3)多大风风沙天气,容易迷失方向;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易造成人体脱水;沙漠昼夜温差较大,易造成身体疾病;地表多沙丘和流沙,沙质疏松,易造成车陷;沙漠地区无通信基站,易造成与总部通信联络困难等。解析:第(1)题,利比亚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中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利比亚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水量不足,终年高温,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河流易断流,多时令河。第(3)题,勘探队在利比亚进行时令河勘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以从降水稀少、水源不足、温差较大、沙质疏松等方面分析。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1)据图1说明大气保温作用发生的过程。(2)据图2分析人类活动是如何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3)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例,说明人类活动是如何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产生影响的。答案:(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给地表加热,地表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大部分地面辐射被水汽、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部分大气辐射以大气逆辐射形式返还地面,弥补地面热量的损失。(2)人类燃烧矿物能源、破坏森林,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同时增强了大气逆辐射。(3)人类活动使得大气圈的组成发生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水圈:海平面将升高,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大气圈: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减少,加大病毒和传染病流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影响又会反作用于人类的生存。解析:第(1)题,结合图1,抓住主要环节,阐释大气保温作用发生的过程。第(2)题,抓住“温室气体增加”这一关键,从燃煤和毁林两方面分析。第(3)题,从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角度说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提升训练考点11 全球气候变化与主要气候类型 (含解析),共18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 (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习考点11 全球气候变化与主要气候类型 (含解析),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