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技术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单细胞生物》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动植物细胞,并掌握了动植物细胞所具有的的一般结构与功能。为让学生进一步构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本节单独介绍学生比较陌生的特殊的生命体——单细胞生物,是对学生认知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一种重要补充,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形成全面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外活动或阅读中,曾经涉猎过一些单细胞生物的知识,对单细胞生物充满好奇与兴趣,但其知识比较零散、认知也较浅显,通过本节对单细胞生物的深入学习,学生能够构建起重要概念“草履虫作为一个单细胞生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能依赖细胞的不同结构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更好的去认识其他的单细胞生物。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掌握了临时装片的制作技巧,同时对显微镜的操作也较为熟练,这位本节课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探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说明草履虫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能够举例说明草履虫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显微镜操作技能与科学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比较、归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让学生关注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提升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手段:
口头语言、纸版图文资料、多媒体网络技术
五、技术准备:
教学流程示意 |
导入:
|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 |||||
教学 阶段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置意图 | 技术应用 | 时间安排 |
导入 | “老师从海淀公园取了池塘水,在学科教室进行了精心的培养,现在如果从这水中取出一滴来,你们说这滴水会有生命的存在吗?” | 根据课外知识与生活经验推测有,有学生猜测有藻类、微生物。
| 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 PPT | 1min |
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 | “到底有没有,如何判断?”
指导学生取一滴水到载玻片上,直接到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
“你们是如何判断的?”
“能动的就一定是生物吗?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
PPT展示显微镜低倍镜下草履虫的照片,结合草履虫的名称介绍其形态特征。
“刚刚我们观察时发现,草履虫运动的太快了,我们无法看清楚它,这里我们有个小技巧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观察草履虫”。
播放小视频指导学生通过擦镜纸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强调观察的目的:着重观察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 | 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提出应该去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回答有生物。
“能动”
学生回忆生物的基本特征:获取营养物质、呼吸、排出废物、生长与繁殖、遗传与变异、应激性
学生根据指导继续进行草履虫观察的实验 | 训练观察技能
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 显微互动系统 | 11min |
探究草履虫能否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 “请一位同学分享自己观察到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遇到纸纤维时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是否算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
“除了应激性,其他特征观察到没有?”
“在现有条件下,其他特征很难观察到,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文字资料来间接推测一下草履虫还能进行哪些生命活动。”
资料: (1)据统计,一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草履虫一天大约可以吃掉4.3万个细菌。 (2) 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其体内物质浓度高于周围环境,且没有细胞壁,细胞却不会因为不断吸水而胀破。 (3) 草履虫一般分布在池塘、洼地、水沟水体的表层。 (4) 草履虫在游动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时,会转身转向,然后游开。 (5) 取少量含草履虫的液体加入到稻草液中(稻草液中富含枯草杆菌,一种草履虫喜爱的食物),24h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草履虫的数目大量增多,并且有的比较大,有的比较小。 (6) 世界上已知的草履虫有22种,常见的有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绿草履虫等。大草履虫的后代一般仍是大草履虫。
组织学生讨论、分享推测结果
小结:草履虫能够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确实是一个生物体。
| 学生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草履虫遇到障碍物时会转向或绕开等。
“是”
学生回忆观察内容,回答“没有”
分析资料,小组讨论,获得如下结论:
草履虫需要摄取营养物质
草履虫能够排泄出体内多余的水分
草履虫需要呼吸(吸收氧气) 草履虫具有应激性
草履虫能够生长与繁殖
草履虫具有遗传与变异的特点 | 培养 提取分析信息能力
锻炼理性思维能力 | PPT
白板
软磁贴 | 5min |
探究草履虫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 | 过渡:“作为一个生物体,草履虫有什么特点呢?”
“人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工作,草履虫是怎么依靠一个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呢?这我们需要在细胞的结构中去寻找答案。”
提供资料:课本P68图2-20,视频《草履虫获取营养与生殖》。
“请大家学习这些资料,从资料中寻找相关信息,最后按照要求用水彩笔完成右图的填色游戏。用不同颜色标注草履虫执行不同生命活动功能的主要结构。并将填色作品拍照。”
小组巡视并进行个别化指导。
组织学生分享与讨论填色作品。 帮助学生总结:草履虫需要一定的结构完成相应的功能,其细胞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 学生回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回答“草履虫只由一个细胞构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看书,用手机观看视频,自己控制学习节奏,完成任务单任务二,探究草履虫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 学生按提示总结: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 翻转课堂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从细胞层面构建 “结构与功能观” | 手机
微信
B站 | 15min |
迁移:根据其他单细胞生物的结构推测其生活方式等特点 | “在自然界,除草履虫,还有很多结构不同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你能不能根据这几种单细胞生物的结构,推测它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呢?”
展示学生作业,组织学生讨论: 为什么眼虫、衣藻有眼点?这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海水中的变形虫没有伸缩泡、淡水中的变形虫有伸缩泡?
帮助学生总结:不同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且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也是相适应的。 |
分组讨论 比较这几种单细胞生物 (1)是否都具有细胞的基本结构 (2)营养方式(自养/异养) (3)能否感光 (4)能否运动 (5)能否排泄出体内多余水分 (6)生活环境(水中/陆地/空中) 学生回答: 具有感光性可以使它们能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光合作用; 海水浓度高,水不容易进入细胞,因此不需要排出多余水分
| 锻炼比较分析能力
强化“结构与功能观” | PPT
白板
软磁贴 | 13min |
反馈: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 大多数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的环境中,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如疟原虫寄生在人的血液中,会使人患上疟疾。单细胞生物和人类还有哪些关系呢?
布置课后调查作业,并明确评价标准
| 思考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进行课下调查 |
|
|
|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
评价方式 一、课堂评价 制定课堂学习和表现标准,为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及小组互评。评价量规见下表。 二、纸笔测验 附测验题: 1. 自我检测: 1.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靠表膜上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B.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因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C.草履虫常生活在有机物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中 D.草履虫能完成运动、消化、呼吸等生命活动,但没有生殖能力 2.小明滴了一滴碳素墨水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些草履虫的某结构被染成了黑色,你推测这种结构是( ) A.细胞核 B.伸缩泡 C.食物泡 D.液泡 3.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分布在淡水、海水和潮湿的环境中 B.都如草履虫一样,必须从周围环境中摄取有机物 C.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 D.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等生命活动
| ||||||||||||||||||||||||||||||
评价量规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第3章 细胞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教学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第3章 细胞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