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人教版同步学案第二章 2 第1课时 实验: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3524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人教版同步学案第二章 2 第1课时 实验: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3524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物理(新教材)新人教版同步学案第二章 2 第1课时 实验: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3524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2 气体的等温变化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2 气体的等温变化第1课时导学案,共8页。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等温变化.2.会测量气体的压强与体积,能作出气体的p-V图像、p-eq \f(1,V)图像,并通过图像得出等温情况下p、V的关系.
一、等温变化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压强与体积变化时的关系.
二、实验思路
在保证密闭注射器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密闭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由压力表读出对应气体的压强值,进而研究在恒温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带铁夹的铁架台、注射器、柱塞(与压力表密封连接)、压力表、橡胶套、刻度尺.
四、物理量的测量
1.如图1所示组装实验器材.
图1
2.利用注射器选取一段空气柱为研究对象,注射器下端的开口有橡胶套,它和柱塞一起把一段空气柱封闭.
3.把柱塞缓慢地向下压或向上拉,读取空气柱的长度与压强的几组数据.空气柱的长度l可以通过刻度尺读取,空气柱的长度l与横截面积S的乘积就是它的体积V.空气柱的压强p可以从与注射器内空气柱相连的压力表读取.
五、数据分析
1.作p-V图像
以压强p为纵坐标,以体积V为横坐标,用采集的各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出等温曲线,如图2所示.观察p-V图像的特点看能否得出p、V的定量关系.
图2
2.作p-eq \f(1,V)图像
以压强p为纵坐标,以eq \f(1,V)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如果p-eq \f(1,V)图像中的各点位于过原点的同一条直线上(图3),就说明压强p跟eq \f(1,V)成正比,即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如果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我们再尝试其他关系.
图3
3.实验结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其压强与体积的倒数成正比.
六、注意事项
1.改变气体体积时,要缓慢进行.
2.实验过程中,不要用手接触注射器的外壁.
3.实验前要在柱塞上涂抹润滑油.
4.读数时视线要与柱塞底面平行.
5.作p-eq \f(1,V)图像时,应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于直线两侧,偏离太大的点应舍弃掉.
一、实验原理与操作
(多选)“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实验过程中应保持被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不发生变化
B.实验中为找到体积与压强的关系,一定要测量空气柱的横截面积
C.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在柱塞上涂润滑油,以减小摩擦
D.处理数据时采用p-eq \f(1,V)图像,是因为p-eq \f(1,V)图像比p-V图像更直观
答案 AD
解析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所以要保持被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不变,A正确;由于注射器的横截面积不变,所以只需测出空气柱的长度即可,B错误;涂润滑油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漏气,使被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C错误;p与V成反比,p-eq \f(1,V)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而p-V图像是双曲线的一支,所以p-eq \f(1,V)图像更直观,D正确.
二、实验数据处理
(2020·启东中学高二开学考试)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得出体积V与压强p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所给数据在坐标纸上(如图5所示)画出p-eq \f(1,V)图线.
图5
(2)由画出的图线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见解析图 (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解析 (1)作图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p-eq \f(1,V)图线过原点,即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体积的倒数eq \f(1,V)成正比,所以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三、创新实验
(2020·上海市高二期末)如图6甲为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
图6
(1)图中①为________传感器,该实验需要保持气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变.
(2)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出多组气体压强与体积值后,利用DIS实验绘图功能,得到如图乙所示的p-V图像,则由图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压强与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3)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
表中数据表明气体的pV乘积随着气体体积的减小而减小,若实验中很好地满足了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则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压强 质量 温度 (2)不能 (3)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
解析 (1)题图甲中①为压强传感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时,应保持气体的质量和温度不变;
(2)压强与体积成反比的图像应为双曲线的一支,题图乙的p-V图像不能确定是不是双曲线的一支,所以不能确定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3)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
1.(多选)(2020·北京高二月考)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为保持温度不变,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推动活塞运动时尽可能慢些
B.在活塞上涂上润滑油,保持良好的密封性
C.不要用手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
D.实验时尽量在注射器中封入较多的空气
答案 AC
解析 缓慢地推拉活塞,可以使封闭气体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度保持一致,从而可以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所以A正确;在活塞上涂上润滑油,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这样是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并不能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故B错误;当用手直接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时,手的温度可能改变封闭气体的温度,所以不要用手直接握住注射器封闭气体部分,所以C正确;只要是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多少不会改变实验的数据,与气体的温度是否会变化无关,所以D错误.
2.(2020·北京市师达中学高二月考)某同学用如图7所示装置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
图7
(1)在实验中,下列哪些操作不是必需的________.
A.用橡胶套密封注射器的下端
B.用游标卡尺测量柱塞的直径
C.读取压力表上显示的气压值
D.读取刻度尺上显示的空气柱长度
(2)实验装置用铁架台固定,而不是用手握住玻璃管(或注射器),并且在实验中要缓慢推动活塞,这些要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图像中,最能直观反映气体做等温变化的规律的是________.
答案 (1)B (2)保证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温度尽可能保持不变 (3)C
解析 (1)为了保证气密性,应用橡胶套密封注射器的下端,A需要;由于注射器的直径均匀恒定,根据V=LS可知体积和空气柱长度成正比,所以只需读取刻度尺上显示的空气柱长度,无需测量直径,B不需要,D需要;为了得知气压的变化情况,需要读取压力表上显示的气压值,C需要.
(2)手温会影响气体的温度,且实验过程中气体压缩太快,温度升高后热量不能快速释放,气体温度会升高,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温度尽可能保持不变.
(3)当气体做等温变化时,p与V成反比,即p∝eq \f(1,V),故p-eq \f(1,V)图像为直线,所以为了能直观反映p与V成反比的关系,应作p-eq \f(1,V)图像,C正确.
3.(2020·莱州一中高二月考)用如图8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在注射器活塞上涂润滑油并插入针管,用细软管将针管小孔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密封一定质量气体,移动活塞改变气体的体积和压强,气体体积由注射器刻度读取,气体压强由压强传感器读取.
图8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必须用国际单位
B.在活塞上涂润滑油目的只是为减小摩擦力
C.移动活塞应缓慢且不能用手握住注射器
D.若实验中连接传感器和注射器的软管脱落,可以立即接上继续实验
(2)交流实验成果时某同学发现各小组所测的pV乘积并不相同,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
(3)某小组实验操作无误,但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V-eq \f(1,p)图像不过坐标原点,如图乙所示,图中V0代表______________的体积.
答案 (1)C (2)密封的气体质量不同 (3)压强传感器与注射器之间气体
解析 (1)本实验研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比例关系,单位无需统一为国际单位,故A错误;为了防止漏气,应当在注射器活塞上涂润滑油,来增加连接处密封性,故B错误;移动活塞要缓慢,实验时不要用手握住注射器,都是为了保证实验的恒温条件,故C正确;压强传感器与注射器之间的软管脱落后,气体质量变化了,应该重新做实验,故D错误.
(2)交流实验成果时某同学发现各小组所测的pV乘积并不相同,是因为密封的气体质量不同.
(3)实验数据画出的V-eq \f(1,p)图线应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实验操作规范正确,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题图乙所示的V-eq \f(1,p)图线不过坐标原点,该图线的方程为V=k·eq \f(1,p)-V0,说明注射器中的气体的体积小于实际的封闭气体的体积,结合实验的器材可知,图中V0代表压强传感器与注射器之间气体的体积.
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9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遵循的规律.
图9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前应将注射器内的空气完全排出
B.空气柱体积变化应尽可能的快些
C.空气柱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减小
D.作出p-eq \f(1,V)的图像可以直观反映出p与V的关系
(2)如图10是甲、乙两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p-eq \f(1,V)图像,若两人实验时均操作无误且选取的坐标标度相同,那么两图像斜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0
答案 (1)D (2)研究气体的质量不同(或同质量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研究)
解析 (1)实验是以注射器内的空气为研究对象,所以实验前注射器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故A错误;空气柱的体积变化不能太快,要缓慢移动注射器保证气体温度不变,故B错误;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空气柱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故C错误;p-eq \f(1,V)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作出p-eq \f(1,V)的图像可以直观反映出p与V的关系,故D正确.
(2)根据p-eq \f(1,V)图像可知,如果温度相同,则说明两次气体质量不同,如果气体质量相同则两次温度不同.V/m3
1.00
0.50
0.40
0.25
0.20
p/
(×105 Pa)
1.45
3.10
3.95
5.98
7.70
次数
1
2
3
4
5
6
压强p/kPa
116.2
124.6
134.3
145.6
158.8
173.2
体积V/cm3
14
13
12
11
10
9
体积倒数
eq \f(1,V)/cm-3
0.071
0.077
0.083
0.091
0.100
0.111
pV乘积
1 626.8
1 619.8
1 611.6
1 601.6
1 588.0
1 558.8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2 气体的等温变化第1课时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等温变化,实验思路,实验器材,物理量的测量,数据分析,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2 气体的等温变化第2课时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1 温度和温标第1课时学案,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