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 树和喜鹊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3518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5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7 怎么都快乐教案 教案 6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教案 8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 静夜思教案 教案 7 次下载
小学语文6 树和喜鹊教案
展开6 树和喜鹊
1.认识“只、窝、孤”等12个生字,会写“单、居、招、呼、快、乐”6个生字,掌握字的笔顺,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读音,认识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字的变调;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才会有快乐。
1.(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AABB”式的叠词。
2.(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大自然是动物的家,懂得保护环境的道理。养成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展开话题,导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的鸟类都有哪些吗?试着告诉老师它们的名字吧。
学生:麻雀、燕子、喜鹊、布谷鸟、乌鸦……
教师:大家的课外知识储备量还不少嘛!在这些鸟里,有一种鸟象征着吉祥,早上出门一看到它,心情就会特别好,谁能把它的名字告诉老师?
学生:喜鹊。
教师:没错。咱们中国人把喜鹊看成是一种吉祥鸟,见到喜鹊心情好。可是呀,有一只喜鹊自己反而心情不好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咱们一起去课文里看看吧。
板书课题:树和喜鹊。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轻声跟读。
(2)教师给学生留时间自由朗读,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
(3)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适合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单独朗读。
2.认识偏旁,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字音方面:本文认读生字里有“只、种、乐”3个多音字,发音要结合具体的词句来判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不要机械地进行以字义确定读音的练习;“窝”的读音要清爽,嘴形不要发生变化;前鼻音“邻”可以和后鼻音“灵”放在一起对比感受区别,重点指导。
字形方面:本课的生字以合体字为主,需要认识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可采用多种方法加强识记。
①拆字法:孤:子+瓜 种:禾+中 静:青+争
②对比法:“都”和“邻”都是双耳旁,可以放在一起识记。
③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招”和“呼”都是左右结构,左边表形,右边表声。
④利用图片来理解字义:“窝”字,可以观察鸟窝、狗窝、兔子窝等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窝”是指禽兽或其他小动物的巢穴。
另外,还可以把一些生词组成词,帮助学生巩固识记。
(2)读写生字。
本文的6个生字比较简单,其中4个生字可以组成词“招呼、快乐”,成对识记。“招呼”一词可以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去分析字形,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想想打招呼的样子来形象识记;“快乐”一词,可以借助近义词“高兴、开心”来理解词义,“快”字还可以与形近字“块”放在一起,对比识记。
“居”字属于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顺序应该是先写左上,再写右下,也就是先外后内。在教学时,可结合右上半包围结构的“这”字先内后外的笔顺特点,对比识记。另外,半包围结构的字,外面部分要把里面部分包起来,这点在范写时,要重点指导。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指导。
本课的朗读,读准“一”的变调,是需要重点辅导的内容。“一”的变调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出现过多次,在这篇课文里出现频次较高,如,一棵树、一个鸟窝、天一亮、一起,要巩固读法。可以先让学生画出带有“一”的词语,自由练习朗读。教师指名请几名学生单独读,读完及时正音。
本文共有6个自然段,朗读时,要求学生能随着课文情感的变化读出自己的感受。可以采用想象画面、创设情景、体会心理等方法进行朗读指导。
(1)朗读第1、2自然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的语境,想象其画面,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把朗读与理解、体会情感融为一体。
(2)朗读第3、4自然段时,可以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作适当迁移,引导学生通过整齐的语言形式把握语言的节奏感,体会课文情感的变化。
(3)朗读第5、6自然段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喜鹊,互相打招呼,体会“快乐”的氛围。这段的情感比较符合学生的心性,可以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
2.理解运用。
这篇课文的情感脉络特别清晰,通过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情感由“孤单”逐渐变得“快乐”起来。这种变化就藏在课文的第2、4、6自然段中,教师可以把这三个自然段专门摘出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这种变化。
课文第2自然段有一个小泡泡提示学法: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时候,要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采用三个步骤:
(1)圈出“孤单”一词,先让学生试着说说是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联系“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了解“孤单”在数量上的含义;
(3)通过读句子,抓住三个“只有”,将句子中的这三个“只”字去掉,对比感受一下句子的表达效果。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
通过两个句子的对比,可以看出,第一句通过三个“只”字反复强调,更能让人感受到树和喜鹊“孤单”的心境。
这种学习方法也可迁移到第4自然段对“邻居”这个词的理解。
课后第二题的泡泡提示教学里提出“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我还能说几个”,这一题要求学生读准词语,了解意思,并能积累一些AABB结构的词语。建议这类词语的理解也随文进行。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更多这种结构的词语,如明明白白、高高兴兴、多多少少等,激发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积累此类词语的意识。
四、板书总结,梳理全文。
树和喜鹊 快乐
五、中心思想体悟。
本文描写了喜鹊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和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做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非常适合用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全文的情感脉络作为重点指导,帮助学生在朗读时更好地体现出语言的情感因素。可以尝试在课堂播放一下这篇课文的故事版朗读音频,让学生模仿讲故事的口吻来朗读这篇课文。通过朗读,亲身感受树和喜鹊的孤单和快乐,去逐渐明白生活中有朋友陪伴的重要性。
这篇课文中出现了“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类AABB结构的词语,课后题中也专门加入了拓展积累此类词语的要求。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也可以专门选一段包含此类词语的文字让学生找一找。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此类词语的熟悉度,激发他们的阅读积累意识。
七、课堂练习。
1.给生字找朋友。
2.辨字组词。
3.用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
__示例:我只有一个书包。__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树和喜鹊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6 树和喜鹊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一年级下册6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6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自读课文,识记生字,引导质疑,畅谈感受,品读词句,感悟内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6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6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共2页。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