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6)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6),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1.(2分)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石蜡熔化 C.粮食酿酒 D.纸张燃烧2.(2分)下列用途是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乙醇作燃料 B.石墨做铅笔芯 C.水用于灭火 D.干冰做制冷剂3.(2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4.(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5.(2分)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3)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一定是无色、无味的 B.氧气可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D.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硫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8.(2分)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B.在化学反应后质量不发生变化 C.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9.(2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连接好仪器,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就立即收集 D.氧气收集满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10.(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任何条件下都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D.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二、填空(每空2分)11.(4分)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烧的现象: ,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12.(16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实验如图。(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 ,说明氧气能 。(2)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生成有 气味的气体。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瓶中装有水的作用: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生成 。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夹持木炭的仪器名称是 ,操作是应由上向下缓慢伸入,目的是: 。(4)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放热,生成 色固体。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 ,瓶底放水或沙的作用: 。13.(10分)实验室常用如图的一些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仪器b的名称 。(2)实验室选用AC制取氧气,写出相对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则验满的方法:将 的木条伸到 。(3)小明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氧气,他应写出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5)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 管进,G装置测量气体体积,气体从 管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1.(2分)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石蜡熔化 C.粮食酿酒 D.纸张燃烧【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铁生锈、粮食酿酒、纸张燃烧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铁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2.(2分)下列用途是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乙醇作燃料 B.石墨做铅笔芯 C.水用于灭火 D.干冰做制冷剂【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解答】解:A、乙醇作燃料是利用乙醇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B、石墨做铅笔芯是利用石墨在纸上划过会留下痕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水用于灭火是利用水气化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干冰做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3.(2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因此氮气属于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可以做保护气。故选:B。4.(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汽水 C.液态氧 D.水泥砂浆【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汽水中含有碳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液态氧中只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砂子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5.(2分)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3)属于( )A.纯净物 B.混合物 C.氧气 D.稀有气体【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臭氧(O3)中只含有氧元素,属于单质。B、臭氧(O3)中只含有氧元素,属于单质,不是混合物。C、臭氧(O3)与氧气分子结构不同,不是同种物质。D、臭氧(O3)中只含有氧元素,不是稀有气体。故选:A。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一定是无色、无味的 B.氧气可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D.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A、液氧是淡蓝色液体;B、氧气支持燃烧,不能燃烧;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D、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解答】解:A、液氧是淡蓝色液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氧气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不能用作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和多种物质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7.(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硫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分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B、点燃时,铁在氧气中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D、硫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即生成了二氧化硫。【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点燃时,铁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情况下铁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硫燃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即生成了二氧化硫,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8.(2分)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B.在化学反应后质量不发生变化 C.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分析】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和特点分析回答此题。【解答】解:A、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选项A正确;B、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选项B正确;C、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选项C正确;D、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质量,选项D错误;故选:D。9.(2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连接好仪器,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就立即收集 D.氧气收集满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分析】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连接好仪器,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B、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正确。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空气,待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气收集满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0.(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任何条件下都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D.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分析】A、空气属于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B、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分析;C、空气的成分中说的是体积分数;D、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考虑.【解答】解:A、空气属于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故A错;B、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它们的性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故B错误;C、空气中氧气体积(不是质量)分数是21%,故C错;D、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每空2分)11.(4分)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1)红磷燃烧的现象: 燃烧,放热,产生白烟 ,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P+O2P2O5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红磷的量不足;或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或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等 。【分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答】解:(1)红磷燃烧的现象:燃烧,放热,产生白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P+O2P2O5。故填:燃烧,放热,产生白烟;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P+O2P2O5。(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故填: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红磷的量不足;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等。故填:红磷的量不足;或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或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等。12.(16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实验如图。(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 复燃 ,说明氧气能 支持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蓝紫色 火焰,生成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硫+氧气二氧化硫或S+O2SO2 ,瓶中装有水的作用: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白光 ,生成 二氧化碳 。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碳+氧气二氧化碳或C+O2CO2 。夹持木炭的仪器名称是 坩埚钳 ,操作是应由上向下缓慢伸入,目的是: 能使氧气完全反应,同时防止过多的氧气外逸 。(4)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放热,生成 黑 色固体。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瓶底放水或沙的作用: 防止铁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分析】(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4)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解答】解:(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故填:复燃;支持燃烧。(2)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或S+O2SO2,瓶中装有水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故填:蓝紫色;刺激性;硫+氧气二氧化硫或S+O2SO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或C+O2CO2,夹持木炭的仪器名称是坩埚钳,操作是应由上向下缓慢伸入,目的是:能使氧气完全反应,同时防止过多的氧气外逸。故填:白光;二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或C+O2CO2;坩埚钳;能使氧气完全反应,同时防止过多的氧气外逸。(4)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文字(或符号)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瓶底放水或沙的作用:防止铁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故填:火星四射;黑;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防止铁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13.(10分)实验室常用如图的一些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试管 ,仪器b的名称 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选用AC制取氧气,写出相对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KClO3KCl+O2或(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 ,则验满的方法:将 带火星 的木条伸到 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3)小明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氧气,他应写出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 ,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集满 。(5)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 管进,G装置测量气体体积,气体从 c 管进。【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或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4)根据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5)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仪器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选用AC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或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KClO3KCl+O2或(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 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4)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所以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集满;(5)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密度比水小,不易溶于水,所以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b管进,G装置测量气体体积,气体从c管进。故答案为:(1)试管;长颈漏斗;(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KClO3KCl+O2或(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带火星;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3)过氧化氢水+氧气或H2O2H2O+O2;催化作用;(4)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证明集满;(5)b;c。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1/11/22 10:51:11;用户:兴义民族中学;邮箱:xymz@xyh.com;学号:4140692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3),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2),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0),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