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五单元18狼练习题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3424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03-第五单元18狼练习题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3424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五单元18 狼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单元18 狼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提升题,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8 狼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基础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假寐(mèi) 意暇(xiá) 眈眈(dān) 苫蔽(shàn)
B.缀行(zhuì) 尻尾(kāo) 顷刻(qīng) 积薪(xīn)
C.大窘(jiŏng) 麦场(cháng) 奔倚(yĭ) 弛担(chí)
D.隧入(suì) 少时(shǎo) 黠矣(xiá) 变诈(zhà)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止有剩骨_________ (2)缀行甚远____________
(3)屠大窘__________ (4)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
(5)苫蔽成丘_________ (6)屠暴起_________
(7)意暇甚________ (8)狼亦黠矣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与成语中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目似瞑 死不瞑目
B.顾野有麦场 三顾茅庐
C.场主积薪其中 卧薪尝胆
D.乃悟前狼假寐 梦寐以求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其一犬坐于前
C.目似瞑,意暇甚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场主/积薪/其中
C.屠/自后/断其股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6.按提示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
(1)表现前狼假寐神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狼贪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后狼径去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学常识填空。
(1)《狼》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_____,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__________;“志”是__________的意思;“异”指________。
二、提升题
8.贪婪的狼最终被屠户所毙,贪婪的人最终也将一无所获。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连贯、得体的话。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孩把手伸进装满栗子的瓶中,他想尽可能地多抓出一些栗子,但当他想把手拿出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一部分栗子,又不能抽出手来,只好痛哭流涕。一个行人对他说:“你还是知足一些吧, ”
9.某校七年级(2)班开展以“关爱动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下面是菲菲同学搜集到的一篇关于“保护动物”的文章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甲]由于人类大规模的围猎与栖息地的丧失,使得地球上濒临灭绝动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300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8 000年灭绝一种;但是自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1 000倍。[乙]因为保护动物刻不容缓,全世界都在积极号召保护动物。
①[甲]处画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 ”或“ ”。
②[乙]处画线句子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把“ ”改为“ ”。
(2)班级准备成立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为此想招聘一名爱心宣传大使。假如你是参与竞聘的一员,请写出你的竞选词。
答:
三、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乙]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③,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 ①黔(qián):今贵州省。②慭慭(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③㘎(hǎn):怒吼。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屠大窘( ) (2)一狼洞其中( )
(3)益狎( ) (4)乃去( )
11.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
(2)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译文:
12.整体看这两则材料,我们得知:屠户之所以没有被贪婪、狡诈、凶狠的狼吃掉,是因为他 ;黔之驴之所以避免不了悲剧命运,是因为它 这充分说明了认清形势的重要性。
答案:
1.答案 B 顷qĭng。
2.答案 (1)仅,只 (2)连接、紧跟 (3)处境困迫,为难 (4)大腿 (5)覆盖、遮盖 (6)突然 (7)从容、悠闲 (8)狡猾
解析 平时学习时应加强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积累。
3.答案 B A.闭上眼睛。B.看,视;拜访。C.柴草。D.睡觉。
4.答案 C A.名词活用作动词,挖洞。B.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D.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5.答案 A 正确的划分应为: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6.答案 (1)目似瞑,意暇甚。
(2)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解析 根据提示选对句子,避免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现象。
7.答案 (1)蒲松龄 留仙 柳泉居士 清代
(2)作者的书斋名称 记述 奇异的故事
解析 平时注意对重点文学常识的积累,要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8.答案 (示例)只要少拿一些,你就能很容易把手抽出来了。
解析 小孩之所以痛哭流涕,归根结底是贪心在作怪。只要从这个角度进行劝告即可,注意语言的简明、得体。
9.答案 (1)①由于 使得 ②因为 所以(因此)
(2)(示例)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同学:我很荣幸能够参加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爱心宣传大使的竞聘。我从小就很喜欢动物,也读过大量的有关野生动物的书籍,我有信心做好组织的宣传工作。希望大家能支持我,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回报大家的信任!
解析 (1)根据提示进行修改。
(2)要紧扣保护野生动物的主题,称呼得当,理由充分,表明自己有信心做好这一工作。
10.答案 (1)处境困迫,为难 (2)挖洞 (3)更加 (4)离开
解析 此题注意词类活用现象,“洞”名词作动词,“挖洞”;古今异义词“去”,古义是“离开”。
11.答案 (1)骨头已经没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老虎)认为(驴)将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解析 (1)并:一起。故:原来。
(2)噬:咬。甚:很,非常。恐:害怕。
12.答案 机智、勇敢 没有什么特殊本领、过早地暴露了自己
解析 [甲]文,屠户开始时对狼存有幻想,一再退让,当他看到狼的贪婪狡猾时,及时丢掉幻想,下了抵抗的决心,并果断地杀死两狼。[乙]文,老虎从对驴的几次试探中,慢慢摸清了驴的技能,“觉无异能者”“技止此耳”,所以驴因过早暴露自己,让老虎熟悉了自己,导致了悲剧命运。
[参考译文]
[乙]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是个庞然大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看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非常害怕,顿时逃到远处,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斗。老虎又逐渐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轻慢,碰撞倚靠、冲击冒犯它。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道:“驴子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狼当堂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0 谈创造性思维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8 狼课后作业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