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课后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海洋具有广阔的空间可供人类开发利用,不过我们要注意其优缺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所具有的优点是( )
A.能显示先进的技术
B.高压、低温、缺氧
C.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
D.隐蔽性差
2.下列海洋的空间利用方式属于对海底空间利用的是( )
A.海上钻井平台B.海水淡化工厂
C.潜艇D.石油储存罐
【解析】1选C,2选D。第1题,与陆地空间相比,海洋空间具有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的优点。第2题,特殊的海底空间特点,使海底具有储藏的功能。
(2021·烟台高一检测)继煤、石油、天然气后,能源家庭又出现了新成员“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其储量丰富,目前开发技术已日益成熟。据此完成3~5题。
3.“可燃冰”生成在( )
A.南北两极B.海底
C.地壳内部D.地幔内部
4.“可燃冰”生成附近的矿产资源可能还有( )
A.煤、石油、天然气B.有色金属
C.硫、磷D.锰结核
5.海底锰结核矿物由以锰为主的30多种元素构成,主要集中分布在( )
A.北大西洋B.南大西洋
C.北太平洋D.南太平洋
【解析】3选B,4选D,5选C。第3题,近几年探测,“可燃冰”在海底的储量极为丰富。第4题,锰结核也是位于海底洋盆的重要矿产资源。第5题,主要集中在北太平洋,中国也拥有其中一小块的开采权。
下表是“我国2012年与2017年近海海域水质情况对比表”,表中数据代表各类海水所占的比例(单位:%)。据此完成6、7题。
一类海水:清洁,适用于海洋渔业
二类海水:较清洁,适用于水产养殖、海水浴场等
三类海水:轻度污染,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
四类海水:中度污染
6.表中反映了我国近海的水质情况是( )
A.适于水产养殖的海域比例上升了8.4%
B.丧失了养殖功能的海域比例下降到10%以下
C.五年来我国近海海域水质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
D.我国海域广阔,污染海域仅占我国海域的一小部分
7.造成我国近海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
①滥捕滥捞使渔业资源枯竭
②工业生产排放废液
③人类大量开采海底金属矿产
④过往油轮产生石油泄漏
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解析】6选C,7选A。第6题,首先要理解关于各类海水的说明,然后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进行判断。由表可知,适于水产养殖的海域比例上升了13.1%;丧失了养殖功能的海域比例下降,但仍在10%以上;五年来我国近海海域水质有所好转,但劣质海水比例依然不低,形势依然严峻;我国海域广阔,污染海域占比虽在下降,但涉及海域面积较大,不容忽视。第7题,造成海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生活过程中废水、废液的直接排放及石油的泄漏。滥捕滥捞使渔业资源枯竭,主要影响多样性,但对海水污染不大;人类大量开采海底金属矿产会破坏海底的生态环境,但对海水污染影响不大。
读“我国东部某沿海地区及附近水域水质状况示意图”,完成8~10题。
8.关于图中甲河口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的盐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B.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资源
C.河口南岸比北岸泥沙淤积严重
D.夏秋季节易受台风的影响
9.图中海域的水质状况是( )
A.距海岸由远及近水质越来越差
B.距海岸由近及远水质越来越差
C.距海岸由近及远水质由一类到劣四类
D.距海岸远近与水质状况无关
10.此海域是我国近海中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海岸线最为曲折,不利于污染的扩散
B.人口集中,经济规模巨大,排污量大
C.长江流域是我国污染治理最不力的地区
D.长期受赤潮的影响,水质受到很大影响
【解析】8选D,9选A,10选B。第8题,长江口海水盐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锰结核资源分布在大洋海盆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长江口北岸比南岸泥沙淤积严重;夏秋季节易受台风的影响。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海域的水质状况是距海岸由近及远水质由劣四类到一类,说明距海岸由远及近水质越来越差。第10题,长江口海域污染最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人口集中,经济规模巨大,排污量大。
【补偿训练】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据此完成(1)~(3)题。
(1)浙江省的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的渔场是因为( )
①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沿岸有寒流和暖流交汇
④位于寒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近几年,浙江规定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在东海渔区实行三个月的“休渔期”,主要原因是( )
A.避开恶劣的台风天气
B.修补渔船和渔网
C.该时段鱼类游向深海区
D.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3)近几年,广东省在珠江口附近海域沉置大量废弃船只,主要原因是( )
A.阻止渔船在该海域捕鱼
B.为该海域走私船只设置障碍
C.防止捕鱼船拉网作业
D.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解析】(1)选B,(2)选D,(3)选D。第(1)题,渔场一般出现在饵料丰富的海域,即光照充足、营养丰富的海域,如大陆架海域、寒暖流交汇处、大河入海口附近等,①②③正确;温带海区海水季节变化明显,秋冬季节冷海水上泛,底层营养盐类上泛至表层,浮游生物众多,容易形成渔场,④错误。第(2)题,“休渔”是为了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第(3)题,沉船可以起到海底礁石的作用;可增加海水扰动,引起海水上泛,为鱼类提供躲避天敌的场所等,为鱼类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南海地区简图”。
材料二 2017年8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海南省反馈督察时指出,一些沿海县市向海要地、向岸要房情况严重,一批楼盘违规填海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下图),造成了“难以抚平的伤痕”。
(1)除空间资源外,南海的优势资源还有哪些?
(2)简述“向海要地、向岸要房”的主要危害。
(3)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海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第(1)题,南海位于我国领土的南端,拥有丰富的海洋油气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等。第(2)题,“向海要地、向岸要房”会破坏沿海的生态环境,并造成海洋污染。第(3)题,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海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合理控制产业发展规模,限制污染产业的发展,并在重点区域设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1)矿产资源、渔业(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
(2)造成海域污染,破坏海岸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
(3)控制旅游规模;适度捕捞;严控污染产业的发展;建立自然保护区。
【提升性训练】 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海洋中的藻类、浮游生物等初级生产者,生产碳、磷等基本营养元素的能力。下图为我国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注:图中等海洋初级生产力线a为650克碳/平方米·年、b为500克碳/平方米·年、c为350克碳/平方米·年、d为350克碳/平方米·年以下,其中最高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约为2 468克碳/平方米·年,最小为深海海域为100克碳/平方米·年以下)。据此完成12、13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初级生产力由南向北递减
B.长江口岸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明显降低
C.B、P、F三地中,B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最大
D.南海海域初级生产力较低
13.P地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相比于附近海域更高,原因是( )
A.海水更浅,阳光更充足
B.人类活动干扰更多
C.海底地形更平坦
D.入海河流带来更多的营养盐类
【解析】12选D,13选D。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洋初级生产力随离大陆距离增大而递减;南海海域初级生产力等值线向外延伸最短,离海岸线相同距离,南海海洋初级生产力最低;长江口岸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等值线向大洋扩展最远,初级生产力明显增加;根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则,B、P、F三地中,B的海洋初级生产力值为500~650;P为650~800,F<350,因此P地值最大。第13题,P位于长江入海口,河流带来更多的营养盐类,因此P地的海洋初级生产力相比于附近海域更高。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4.读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比较苏东与闽东南海岸线特征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2)比较上述两地海岸带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的差异。
(3)从气候和地形说明淮北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据图得出苏东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苏东地处河口三角洲,属于淤泥质海岸,闽东南属于基岩海岸。第(2)题,苏东属于淤泥质海岸,适合滩涂水产养殖业及制盐业的发展;闽东南海岸属于基岩海岸,且水深,适合建深水港。第(3)题,盐场的形成条件考虑天气、气候及地形等影响因素。
答案:(1)差异:苏东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
原因:苏东海岸线以河口三角洲和平原为主,属于淤泥质海岸;闽东南海岸多以山地、山峦为主,属于基岩海岸。
(2)苏东海岸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及制盐业;闽东南海岸有利于建深水港。
(3)气候条件: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春季及秋季晴天多,气温较高。
地形条件:淤泥质海岸,地形平坦,滩涂广阔,有利于引海水开辟盐场。类别
2012年
2017年
一类海水
21.3
26.0
二类海水
28.4
36.8
三类海水
14.4
11.8
四类海水
8.9
7.1
劣四类海水
27.0
18.3
2020-2021学年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课后测评,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当堂检测题,共7页。